第54章发烧的三个阶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章发烧的三个阶段

 

这个时候,不是研究房子的时候。

张红旗也没多看,跟着中年人走进院子,来到西侧一个房间。

进了里间屋,在北炕上,躺着一个十三西岁的少年。

此时少年满脸通红,身上盖着被子。

张红旗看到后,上前先把被子掀开,“高烧的时候,不能盖太厚的被子,这样不利于散热,严重了,甚至有可能导致高热昏厥。”

按照西医的说法,感冒发烧分为三个阶段。

一个是体温上升期,这个时候身体会出现畏寒的情况,需要盖被子保暖。

第二个是高烧持续期,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盖厚被子,不然会阻碍身体的热量散发,还会导致体温持续升高。

第三个阶段是体温下降期,这个时候也不能盖厚被子,同样是影响体温散发。

当然了,也不是说不能盖被子,而是需要选择合适的被子。

张红旗科普了一句感冒发烧需要注意的知识,就开始给少年号脉。

“是不是还有头痛、咳嗽、口干舌燥、胸胁痛?”张红旗一边号脉,一边开口问道。

“咳咳·····是!”少年虚弱的说道。

“这是伤寒!”张红旗道

其实,说伤害有点太笼统。

在中医辩证里,伤寒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等。

狭义伤寒则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而中医的伤害,又和现代的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不一样。

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就是咱们常说的病毒性感冒。

而中医里狭义的伤害病,也分了六种情况: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也叫六经辨证。

说的是伤害的六种不同的情况。

不要认为六经辨证不重要,六种不同的伤害,用的药也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得了伤寒,去药房买一盒小柴胡颗粒,或者板蓝根颗粒。

有的吃完就好,有的吃了好多,效果也很不咋地。

于是就有人瞎逼逼,中医不行,中药效果慢。

其实,这还真是冤枉了中医和中药。

比如眼前这个少年,得的是伤寒,但是按照六经辨证,属于太阳症。

治疗太阳症可以用桂枝汤或者麻黄汤,你吃治疗少阳病的小柴胡颗粒。

你能怪中药的效果不好?

“没大问题,就是前段时间农忙,累的狠了点,又赶上暴风雪,受了风寒。

我先给他针灸一下,把烧退了。

等一会,你再跟着我去卫生室,给孩子抓副药。

吃完,睡一觉就能好!”张红旗松开手,笑着对中年夫妇说道。

“麻烦你了张卫生员!”中年人连忙道谢。

张红旗打开药箱,从里面拿出针灸包,酒精灯和酒精棉。

点燃酒精灯,烧灼一下银针,又用酒精棉擦拭了一下。

才开始用针。

这也算是与时俱进了,以前针灸可不讲究这个。

最多就是拿开水煮一下,平时都是拿出来首接下针。

别说什么不卫生,以前不讲究这个,就是给皇帝老儿针灸,也这样。

针灸治疗太阳伤害症用的是泻法。

张红旗一番提插、捻转后收针。

“好了,被子盖一床就行。”张红旗又交代了一番,才收起药箱,起身准备离开。

“张卫生员,麻烦你了,中午别走了,在家吃饭吧!”中年人客气的挽留道。

“不用客气,还得麻烦你跟着我走一趟,给孩子抓药。”张红旗客气的拒绝了对方的挽留。

别以为对方只是客气,在东北这边,还真不是假客气。

张红旗但凡答应,这户人家,就会立马杀鸡做饭。

当然了,这并不说东北人就是好的。

东北人对朋友是真热情,也是真实诚。

但是,狠的时候,也是真狠!

除了五六十年代逃荒过来的那些人。

能在东北活下来的汉人,祖上都不简单。

阴狠奸滑坏,必然占一样。

回到卫生室,果然就像张红旗猜想的那样,己经有人在卫生室等着他。

张红旗在北大荒待了好几年,自然清楚,每年第一场雪,或者暴风雪之后,患者都会暴涨。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伤寒病,少部分则是心脑血管病。

张红旗快速给刚刚的中年人抓了一副桂枝汤。

“张卫生员,就这一副药能行?”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放心吧!

你家老三年轻,这病来的快,去的也快。

一副药吃完,睡一觉,吃点有营养的,这病就好了。”张红旗笑道。

“我知道了,谢谢张卫生员。”中年人这才道谢,拿着药离开。

“张卫生员,我家那口子打摆子了,你快去看看吧!”来找张红旗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看着张红旗可怜巴巴的央求道。

打摆子?

张红旗愣了一下,东北这疙瘩想得这种病可不容易。

所谓打摆子就是疟疾。

因为冷热交加,浑身打颤,所以在民间被叫作打摆子。

随即明白过来,这个嘴里的打摆子,并不是说疟疾,而是类似于疟疾的寒热病。

比如少阳症,发病的时候就是一会冷一会热,表现出来就像疟疾一样,浑身打颤。

“稍等一下,我拿点东西咱们就走!”张红旗说完,从百子柜里,抓了一些药材放到药箱里面。

之前,张红旗只是在药箱里面放了针灸用的工具,以及急救用的缝合工具。

其实,药箱里面还能放不少药材。

就像一个小型的百子柜。

张红旗这个药箱属于小型药箱,设计的很精妙,里面有很多独立的小抽屉,能放十多味药材。

考虑现在的天气,张红旗把治疗伤寒的常用药材,拿了一部分放在药箱里。

然后背上药箱,跟着出了卫生室。

一路趟着雪,来到的家里。

通过路上闲聊,张红旗己经知道了的名字,叫陈梅。

去年刚结婚,还没有孩子。

到了陈梅家,张红旗发现,陈梅家的房子,不比他家好。

都是有些年数的土坯房,还只有两间。

就连院墙也有些破败。

真是一个幸福的年代,这样的破房子,也能娶到媳妇。

“我们今年刚和公公婆婆分了家 。

还没来得及翻盖。”看到张红旗打量房子,陈梅突然开门解释了一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edig0-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