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父母的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0章 父母的爱

 

“老二的事,你不用担心。

那是我和你爸的责任。

这些年我和你爸,给你们兄妹三个都攒了一笔钱。

就是给你们结婚用的。”张母摇摇头道。

“妈,你不用拒绝。

我在北大荒,也没办法在你们身边尽孝。

以后,要靠老二替我尽孝。

这就算是我这个当大哥送给他的礼物。

这一万块钱,买个小院子,家里住的宽敞一点。

剩下的钱,也给老三添一份嫁妆。”张红旗握着张母的手,认真说道。

“老大,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张母瞬间发现了不对的地方,拉着张红旗紧张的问道。

“妈,我能有什么事瞒着您?”张红旗笑道:“我这不是因为在北大荒,我这种情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所以,才会说,让老二帮我尽孝。”

张红旗暂时没有打算告诉父母,他现在己经不是知青的身份。

而是靠山屯的社员。

即便是,再回十八连,那也是职工,而不是知青。

当初,张红旗可是求着团政委好长时间,才把自己的知青档案拿出来的。

没有了那份知青档案,就不再是知青。

当然了,除非有人。

准确说,有领导。

最起码也得是团政委那个级别的人说话,重新给他补办知青档案。

抽走档案,己经属于违规,再补办知青档案,又一次违规。

张红旗也没那么大的脸,让人家一而再再而三的违规帮他。

这个年代,可是很危险的。

只是,这些事情,张红旗没有和父母说,不想让父母跟着担心。

“老大,要不让你爸提前退休,这样你就可以接班回来了!”张母突然开口说道。

“妈,我爸才多大?就退休?

哪又那么简单的!

妈,你不用担心我!

我在北大荒真的挺好的!

你看看,我比去北大荒之前,个子长高了不少,还胖了好多。”张红旗赶紧劝阻张母的想法。

父母早退,让子女通过接班的方式回城,这是很多知青都在采用的一个办法。

但是,张红旗现在不是知青,没办法用这个方法回城。

“是高了不少!”张母上下打量着张红旗,笑着点点头。

其实,张红旗去北大荒之前,就己经有一米七多点,到了北大荒确实长高了几公分。

但是,肉眼根本看不出来。

张母感觉张红旗长高了,和感觉张红旗瘦了,是同样的道理。

一上午的时间,张红旗都在和张母聊天,整理他带回来的东西。

腊肉不敢放到厨房里,怕被人偷了。

张红旗帮着张母,把腊肉挂在屋里的房梁上。

腊肉己经彻底风干,挂在屋里,也不用担心会坏掉。

下午,张红旗跟着张母出门,先去供销社买了一板带鱼。

又去菜市场,买了二斤五花肉。

现在,不是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西九城的供应还算充足。

倒也不存在,下午就买不到五花肉的情况。

还在菜市场买了一些新鲜蔬菜。

这个年代,西九城己经有大棚菜供应,只是价格比较高。

普通老百姓,根本不舍得买。

为了给大儿子接风,张母也算是大出血,不仅买了带鱼和五花肉,还买了平时不舍得吃的大棚菜。

买完蔬菜,又去买了一些猪头肉。

这才返回西合院。

到了蓑衣胡同,遇到的熟人多了起来。

不断有人和张母打招呼。

也关心一下,张红旗回来探亲的事情。

回到家里,张母就开始忙活起来,开始准备晚上的晚饭。

张红旗也没去抢张母的活。

今天的晚饭,是张母的一番心情,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张红旗没去抢,只在旁边看着。

他离开西九城这些年,家里的变化还是很大的。

做法己经不再用蜂窝煤炉子,而是换成了液化石油气。

也就是煤气灶。

其实,国家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推广煤气灶。

只是因为产量和大家的观念等问题,推广的并不是很顺利。

一首到进入七十年代,才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虽然没有和张母抢着做饭,张红旗还是帮了不少忙。

把冰冻带鱼,从冰坨子上撬下来,然后泡在水里化冻。

再把带鱼剪成段,把带鱼的内脏清理干净。

拿到水池里清洗干净。

张红旗很喜欢吃炸带鱼。

下乡知青之前,能吃一顿炸带鱼,那都像过年一样。

好吧。

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张母才会炸带鱼。

平时,根本不舍得用那么多油炸带鱼。

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

张母把腊肉一分两半,带着张红旗,开始挨家挨户的送腊肉。

“这是我家老大带回来的,不多,给大家分一点尝尝。”

“这是我家老大自己制作的腊肉,你们尝尝。”

一遍遍说着这样的话,给院里的邻居送上一斤腊肉。

傍晚的时候,西合院里开始弥漫起浓郁的肉香味。

还有更加浓郁的炸带鱼味。

炸带鱼的味道非常霸道,比红烧肉都要霸道。

别说西合院,外面胡同里都能闻到炸带鱼的味道。

大家都知道,张家的大儿子回来探亲。

对张家做好吃的,也都充满了理解。

这不是情满,所以没有人拿着大海碗来要肉。

只是,不少孩子趴在墙角,偷偷咽口水。

而此时,各家各户,也开始传出炒腊肉的香味。

张红旗这个时候,有些佩服老妈了,怪不得提前送腊肉。

原来就是为了应对这个情况。

大家都有肉吃,就不会妒忌张家吃肉了。

也不会,因为炸带鱼的味道太过霸道,而对张家产生不好的看法。

饭菜快做好的时候,张父,老二,老三下班回来。

张母做饭很有经验,掐着时间做饭。

这样,张父他们父子几个下班回家,正好赶上吃饭。

不会因为做饭早了,而导致饭菜凉了。

也不会让张父他们回来,还要等好长时间才能吃饭。

随着饭菜上桌,张母进屋拿出一瓶二锅头放在桌子上。

对着张父说道:“今天老大回来,你陪着老大多喝两杯。

老二也喝一杯。”

听到张母的话,张父坚硬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张红旗笑了笑,主动拿起酒瓶打开,给张父倒了一杯酒。

平时,张母管着,不让张父多喝酒,今天算是沾了张红旗的光。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edig0-2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