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车祸真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6章 车祸真相

 

蒋梦瑶第一次发现陈默的异常,是在导航失灵的那个雨天。

"前方500米右转,驶入东海大道。"机械女声重复第三遍时,陈默突然打了把方向盘,车子猛地扎进一条泥泞小路。

"陈默!"蒋梦瑶抓住车门扶手,"你开错——"

话音戛然而止。

后视镜里,男人的指节死死扣着方向盘,青白如骨瓷。雨刷器在玻璃上划出急促的扇形,却擦不净他额角的冷汗。

那天之后,她开始留意这个细节——每次途经城东开发区,陈默总会不自然地调整坐姿,脖颈线条绷得像拉满的弓。

首到她在旧报纸电子档输入"东海大道+车祸",搜索引擎自动补全了日期:2003年11月28日。

黑白照片里,扭曲的轿车护栏旁,站着个浑身是血的少年。

他的眼睛,和现在的陈默一模一样。

市立图书馆的地下档案室散发着霉味。

蒋梦瑶用围巾捂住口鼻,指尖掠过微缩胶卷盒。2003年的社会新闻栏,《东海大道恶性车祸致两死》的标题下,有一行小字:【疑与商业机密泄露有关】

胶卷机沙沙运转,投射在墙上的画面让她胃部绞痛——

12岁的陈默站在警戒线外,校服半边染红。他怀里抱着个变形的公文包,里面露出半页写满公式的纸。

报道最后一段被墨水涂黑,只隐约可见"肇事司机当庭翻供"几个字。

"需要帮忙吗?"管理员突然出现。

蒋梦瑶慌忙合上档案,碰倒了咖啡杯。褐色液体在报纸复印件上洇开,恰好显出一行此前被油墨遮盖的字:【遇难者陈氏夫妇系默渊科技前身"晨星实验室"创始人】

她的手机震动起来。陈默的短信简洁如常:【加班,别等吃饭】

可她知道,此刻他正独自坐在默渊顶楼,面对那面永远拉紧的百叶窗。

蒋梦瑶抱着档案袋冲进雨幕时,雷声正碾过天际。

她浑身湿透地推开家门,看见陈默站在厨房煮面。热气模糊了他的轮廓,锅里翻滚的方便面己经糊成一团——他维持这个姿势至少二十分钟了。

"陈默。"

他转身的瞬间,档案袋从她手中滑落。泛黄的报纸铺展在瓷砖上,车祸照片像道伤疤横亘在两人之间。

燃气灶的蓝火还在燃烧,映得他脸色惨白。

"十二岁那年,"蒋梦瑶轻声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道闪电劈落。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仿佛又看见那辆失控的货车,听见金属扭曲的尖叫,闻到汽油混合血腥的味道——

"他们当着我的面......"他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碾碎了公文包。"

蒋梦瑶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总把重要文件备份三份。为什么每次签合同都要用那支摔不坏的钢笔。为什么......

宁愿绕行整个城市,也不敢再走东海大道。

周日清晨,蒋梦瑶把车钥匙放在早餐桌上。

"今天走东海大道。"她推过去一张照片——陈默父母站在实验室门前的合影,"我查过了,晨星实验室旧址还在。"

陈默的叉子戳破了煎蛋,蛋黄像融化的琥珀漫过盘沿。

"不必。"

"不是为你。"蒋梦瑶咬了口吐司,"我想看看我公公婆婆工作过的地方。"

这句话像把钝刀,缓慢而坚决地撬开了他紧闭二十年的心门。

车子驶入东海大道时,陈默的呼吸变得又浅又快。蒋梦瑶打开车窗,让初夏的风灌进来,混合着路边摊烤红薯的甜香。

"看,"她突然指向窗外,"那家甜品店!"

玻璃橱窗里,店员正在装饰蛋糕——用蓝色的奶油画着分子结构图。陈默猛地踩下刹车。

"爸妈......"他的喉结滚动,"最爱吃甜食。"

原来最痛的记忆里,也藏着糖。

晨星实验室旧址现在是所幼儿园。

彩色的橡胶地垫覆盖了当年车祸的位置,滑梯旁开着大丛绣球花。蒋梦瑶从包里掏出个小铁盒,里面是几株铃兰幼苗。

"帮我挖土。"她塞给陈默一把儿童铲。

他跪在花坛边,泥土嵌入指甲缝的感觉陌生又熟悉。十二岁之后,他再没碰过任何园艺——那是母亲生前的爱好。

蒋梦瑶将幼苗栽进坑里,突然握住他沾满泥土的手:"现在这里有了新记忆。"

阳光穿过铃兰细长的叶片,在他们交握的手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孩子们嬉闹的声音,像一场跨越时空的和解。

返程时,陈默主动驶入东海大道。后视镜里,新栽的铃兰在风中轻轻摇曳,而副驾驶上的蒋梦瑶,己经靠着车窗睡着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eagfb-3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