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以退为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8章 以退为守

 

“竹宽文内阁下,失去了野战重炮第三联队的重型榴弹炮,我们就丧失了对龙国重炮的反制能力;如果龙国军真的有能够夜视的装备和无声的枪械,就会极大的增强他们夜间渗透作战的能力。

“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依然坚持和龙国部队进行消耗战,长期以往下去,将明显对我方更加不利。因此,我的想法是停止消耗战,借助97式中型坦克等利器,在龙国部队防御的奥敦阵地上撕开一个口子,接着步兵长驱首入一举拿下奥敦阵地。如此一来,战局就会产生有利于我军的转变。”

联合师团指挥所内,众参谋和军官就渡边小夫中将的提议展开了讨论。

目前来看,龙国部队防守的奥敦阵地上只剩下一辆T-26坦克,这辆老毛子的轻型坦克是唯一能够对帝国97式中型坦克造成威胁的重型武器。至于龙国部队拥有的不列颠国的博伊斯战防枪,即使在很近的距离博伊斯战防枪也很难击穿97式中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因此,只要龙国士兵手中的武器拿97式中型坦克没有办法,渡边小夫中将的提议就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最终经过一个小时的会议,竹宽文内中将和渡边小夫中将达成了共识,决定明天早上放手一搏。

此时,另一边的200师和22师联合指挥所里,尽管顾大友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但是指挥所里的戴师长、廖向文师长及一众军官和参谋神色都异常凝重。

就在半个小时前,200师工兵营长庞万通过无人机热感应效果拍摄到的画面,看到了鬼子有大动静,大量的鬼子兵朝着他们的前沿阵地集结;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的鬼子坦克也同样朝着前沿阵地集结。

“老戴,鬼子这么大的阵仗,不会是真的打算明天发起猛攻吧?”

“不然呢?那么多的士兵和坦克集结到前沿阵地就只是为了阅兵?看来鬼子的指挥官是一个很果断的家伙,他知道继续和我们进行消耗战未必消耗得过我们,所以打算和我们速战速决了。”

“鬼子现在每天少说都要被我们打爆两三辆95式轻型坦克,怎么他们居然还有那么多的95式坦克?”廖向文师长有些纳闷。

“廖师长,从无人机传回来的画面显示,那些不是95式轻型坦克,而是鬼子的97式中型坦克。”工兵营长庞万说道。

听庞万这么一说,廖向文师长神色随即沉了下去,他有了不好的预感。

“庞营长,我们手里的博伊斯战防枪能够击穿鬼子97式中型坦克的装甲吗?”

“廖师长,很遗憾,即使是在非常近的距离,博伊斯战防枪也很难击穿97式中型坦克的正面装甲。目前奥敦阵地上只有T-26坦克的主炮能够有效击穿97式坦克的正面装甲。”

庞万这么一说,戴师长、廖向文师长以及其他军官和参谋都感到无比头疼。

原因就是在自己防守的奥敦阵地上,老毛子的T-26坦克只剩下最后一辆了。

如果鬼子只是依靠人海战术外加95式轻型坦克进行步坦协同作战,尽管这仗很难打,但总是会有应对的办法。

可问题是,鬼子明天将会投入97式中型坦克,要是搞不定97式中型坦克,鬼子的中型坦克便很有可能冲破奥顿阵地的防线,一旦坦克冲破防线,那么跟在坦克后面的鬼子步兵攻进奥敦阵地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总之一句话,解决不了鬼子的97式中型坦克,奥敦阵地失守便只是时间问题。

“老廖,我的想法是先放弃奥敦和坦德宾两个阵地,我们的部队撤到同古城外的西边和南边布防。”

“老戴,你的意思是,我们收缩防线,以此来大幅拉长鬼子的战线,接着利用周边的原始森林对鬼子的部队进行袭扰?”

“向文,你是了解我的。既然阵地战对我军不利,那我们就利用原始森林对鬼子部队进行局部袭扰和打击,尤其是要打击鬼子的后勤补给部队。”

“老戴,你的建议我总体上赞成的。但是收缩防线之后,我军就没有退路了,如果战局再出现失误,我们就有被鬼子包围的风险。”

“向文,打仗哪会不冒风险的。就目前情况来说,我们既然己经无法守住奥敦和坦德宾两个阵地,那么鬼子长驱首入就是迟早的事情。因此,与其被动等着鬼子攻破我们的阵地,不如我们及早布局请鬼子入瓮。老廖,你可别忘了游击和埋伏是你最擅长的战术。”

“行吧,老戴,既然如此,我的部队负责游击和埋伏;防御同古城的重担就落在你的头上了。”

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既己商定,戴师长和廖向文师长便用对讲机向部队各部快速传达了下一步的作战指令。

戴师长和廖师长相信,即使放弃了奥敦和坦德宾两个阵地,200师和22师相较于鬼子部队依然占据了情报、武器装备、士气等多方面的优势,这一仗并不是不能打。

很多时候,以退为攻并不是示弱,反而是一种极好的策略。

这时候,对讲机的高效性能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200师或是22师,对讲机都是分配到排级的基层军官,官兵们在收到了各自师长的命令以后,立刻紧锣密鼓的开始执行各自的命令。

“师长,临时野战医院的张院长想要见你。”警卫连长向戴师长进行了报告。

戴师长这才想起张院长说过,今天会将盘尼西林的使用情况向他做汇报。

“请张院长进来。”

张院长快步走进了联合指挥所的帐篷内。尽管这时候都快天亮了,但是看得出张院长面带微笑,想必他的心情很不错。

指挥所里面的所有人都看向了张院长,大家都想知道盘尼西林的使用情况,不夸张的说,在战场上盘尼西林就是抢救伤员的利器。

“张院长,我猜你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戴师长不等张院长说话,笑着抢先开了口。

“师长,确实有好消息。我们的伤员在经过三天使用盘尼西林和配套药品的治疗以后,伤势恢复情况很理想,就算是严重创伤的伤员,伤势也得到了控制。我估计即使是最严重的伤员在经过五天的治疗以后,伤情都能够得到控制和好转。”

“张院长,这批盘尼西林你估计够多少伤员的用量?”

廖师长问了一个他最想知道、也是这里的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dggia-1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