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穷追不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 穷追不舍

 

钟云清与另外几个狙击手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射击位置并瞄准了操控99式轻机枪的鬼子,紧接着连续的开枪点射。

在钟云清和战友的合力射击下,所有的鬼子轻机枪手全部中弹倒地,也就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鬼子的99式轻机枪就哑火了。

要是换作是平时,鬼子兵便会顺着枪声第一时间调转枪口,朝着枪声的方向进行火力压制。但是此时的鬼子兵根本就没有听见任何枪声,也完全没有看见子弹出膛产生的枪焰,就只看见己方的轻机枪手突然趴在轻机枪上不动了,副机枪手小心的扶起射手查看,才发现机枪手己经是中弹身亡了。

这可着实把鬼子兵吓的不轻,原本机枪手阵亡就该由副机枪手补上继续射击,但是这种毫无征兆的中弹情况吓到了鬼子的副机枪手,以至于副机枪手拉开己经死亡的机枪手尸体后,迟迟不敢继续射击。

鬼子的轻机枪一哑火,独立特种营的战士立刻对鬼子展开火力压制,数名战士趁机快速冲到受伤的战友面前,将伤员拖到丛林里隐蔽起来。

“任务己经完成,所有人相互掩护着撤退!”顾大友用对讲机下达了撤退命令。

二连继续担任掩护,一连和三连则边打边带上伤员往丛林深处撤退。

根据远征军的传统,战死官兵的遗体是不会就这样留在战场上给鬼子糟蹋的,只要有能力就必须带他们回去,虽然无法保证能带这些己经战死的战士回国,但至少也要让死去的战友入土为安。

因此,独立特种营的官兵会将战友的遗体装入裹尸袋带走,等回到己方阵地后将遗体上的装备回收,遗体则在丛林里面适当的位置深埋。

三发鬼子的照明弹慢慢落地,这片丛林区域再次陷入了黑暗,只剩下鬼子的叫骂声。15分钟后,两发照明弹再次升空,这时候鬼子的追击部队集结完毕,鬼子兵有了大量的手电筒,还带来了军犬。

独立特种营在敌方阵地上搞出那么大的动静,不但炸掉了鬼子炮兵阵地上所有的明治西十五式240毫米榴弹炮和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还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打死打伤数百头鬼子,鬼子兵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

鬼子组织了两个大队的兵力,朝着独立特种营撤离开方向进行追击。

别看独立特种营只不过撤离进丛林深处15分钟,但是官兵们在夜视热成像仪夜视模式的帮助下,他们的行进速度依然不慢,15分钟时间足够与鬼子的追击部队拉开一定的距离了。

“师长,我是顾大友,任务己经完成,独立特种营正在迅速撤离。”顾大友用对讲机联络了戴师长。

“干得非常漂亮!郑正浩团长己经带领64团前来接应你们。顾大友,带着你的人尽快前往接应地点。”

与顾大友通话完毕,戴师长又用对讲机联系了正在进攻鬼子前沿阵地的598团郑立庭团长。

“立庭,顾大友己经完成了任务,正在撤退的路上,你们再坚持一段时间。”

“顾大友完成任务啦?真是太好了!师长你放心,我这边还能坚持。”

此时的丛林中,工兵营的战士始终在操控着无人机监视鬼子追击部队的一举一动。

鬼子部队因为有手电筒和军犬,他们的追击速度也丝毫不慢。

“顾营长,我们带着伤亡的战友,照这样下去,鬼子不到10分钟便能追上我们。”

听到操控无人机的战士报告情况,顾大友拿出对讲机调至全营频道上。

“弟兄们,小鬼子追得很紧,我们现在的位置地势比较高,我们就在这里守株待鬼子,打鬼子一个伏击。现在22师64团的郑正浩团长正带着部队前来接应,我们先送一波大礼给鬼子,打断鬼子的追击速度,与郑团长的接应部队汇合。”

“顾营长,我们三连留下来断后吧,我们手里的冲锋枪完全可以做到以少打多,能对鬼子的追击部队形成火力压制。”

追击的敌人是独立特种营的数倍人数,这种情况放到以前是必须有人留下来断后的,步连长的请求并不奇怪。

“不需要,我们弟兄一起来,当然也要一起回去。所有人找好射击位置隐蔽,我们给鬼子送一波大礼。”

倒不是顾大友盲目自大,而是根据之前夜袭鬼子炮兵阵地的情况来看,顾大友认为独立特种营完全有能力和鬼子一战,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非得牺牲一部分战士为大部队撤退争取时间。

独立特种营的战士今天出发之前,每个人都携带了8个MP5SD的弹匣,而像钟云清这样使用VSS的则携带了10个VSS专用弹匣。对于战士们来说,他们的子弹从来没有那么富裕过,因此就算之前夜袭鬼子炮兵阵地时消耗了不少子弹,此时他们身上的子弹依然比较充足,足以应付接下来的战斗。

顾大友下达命令之后,经验丰富的老兵们就快速占领了附近地势较高的地带,并拿出一个新的弹匣进行更换。

钟云清、张铁柱和陈大山找到了一处理想的射击地点。

在如此茂密的丛林中,鬼子的掷弹筒肯定是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龙国战士们都穿着防弹衣,因而对独立特种营战士造成威胁的主要手段就只剩下了手榴弹。

但是在这样错综复杂又黑暗的环境下,战士们又占领了制高点,鬼子投掷手榴弹的准确度会大大降低,这场战斗看似双方的人数极其不对称,但其实对独立特种营很有利。

工兵营操控无人机的战士的估计是准确的,不到10分钟的时间,原始森林的一头便出现了连片的犬吠声,接着越来越多的手电筒光束便在森林里闪现。

两个大队的鬼子足足两千多人,就这样呈扇形声势浩大的搜索过来了。

鬼子早就进入了MP5SD冲锋枪的射程范围,但是碍于茂密的丛林环境,独立特种营的射界并不理想,必须要将鬼子放到很近的距离,然后猝不及防地开打才行。

100米、80米、60米,鬼子的排头兵离独立特种营的伏击位置越来越近了,犬吠声越来越响。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dggia-1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