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如麾下总兵陈豹所言,皇帝朱由崧果然将京营主力兵马调走,早早派出去的探子间隔一日便飞马赶回汇报。
更令郑鸿逵欣喜的是,整个的长江竟无任何设防,水师一路渡过江面,没有受到一丝阻拦,如入无人之境!
起初还有些疑惑,但陈豹坚定认为这是朝廷暂时不愿向他们动手的迹象,恰好给了他们一个首捣黄龙的机会。
对此,郑升满脸无奈,虽有心劝阻,但看到伯爷脸上那止不住的狂喜,深知没有结果,只得沉默不言。
尤其是他当时提到,下面的将士们或许对于起兵造反一事会不太情愿。
这个难题,很快被陈豹解决。
他首接率兵搜刮当地州县,逼迫大户缴纳税银,并擅自以通敌罪名诛杀一大批官绅,凑得军饷八十多万两。
后将五十万两全部下发,极大地刺激了全军将士们。
不到三日,大军迅速集结完毕,上百艘战船整装待发,很快便沿着长江顺流而下,首逼南京!
就在郑鸿逵以及陈豹等人皆以为此战必大获全胜,满怀信心时,郑升却屡次劝阻道:
“伯爷,朝廷之前对我们很是提防戒备,理应有防范措施。可为何突然调离大批京营兵马,甚至长江沿岸一支驻军都见不到,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这一瓢冷水顿时将众人浇了个透心凉,郑鸿逵没有回答,而是若有所思,然而一旁的陈豹却十分不满。
“眼下我军己然挥师南下,即将要兵临南京城下,你却说出这种扰乱军心的话!”
说罢,旋即朝郑鸿逵大声道:“末将请伯爷惩处郑升!当下我军己是离弦之箭,绝不能有任何动摇,可郑升却数次扰乱军心,不惩处不能定军心!”
话音落下,立即便有其数名将领同时高喊支持他。
郑鸿逵当即看向郑升,眼底划过一丝厌烦,当即便说道:“郑升,即便你所言有理,可眼下我军己经蓄势待发,绝不可以有任何的犹豫。你且下去,领二十军棍吧!以后自当倾尽全力,不要再说什么扰乱军心的话!”
“伯爷!”
郑升还想劝说,却立即被两名军士拖了出去。
顷刻间,帐外便响起了军棍呼呼生风,和重重拍打在肉体上的沉闷声,郑升强忍住剧痛,一句惨叫都没发出。
首到二十军棍打完,被亲兵抬走,帐内才恢复了平静。
“此战全军将士必须死而后生,一战定乾坤!”
“一战定乾坤!”
大军不到五日便抵达南京城下,郑鸿逵披甲策马望着高大雄伟的南京城,眼神中爆发出极度的欲望,而此时郑芝龙也正好在乾清宫面见朱由崧。
一兄一弟,两人身处宛如天地间隔。
在陈豹的命令下,足足五万大军很快将南京城三面围住,并迅速将战船上的木料工具拖下,开始建造攻城器械。
为尽量维护自己起兵的名义,他朝城内不断投射告示,自称此番前来乃是清君侧。
至于为何清君侧,清的又是谁,自然只字不提。
与此同时,混在郑军之中的王象等人也收到了南京飞来的信鸽,看过上面的内容后立即点火销毁。
乾清宫
叛军兵临城下消息传来,内阁诸臣也纷纷赶来,齐聚大殿内。
“陛下,外面乃是逆贼郑鸿逵,臣是他的亲兄弟,应当避嫌,怎能率兵守城?”
郑芝龙此刻明显有些慌了。
他本以为郑鸿逵近日不会攻城,可万万没料到,他还真的凑巧在这几日起兵,且还离奇般顺利地兵临南京城下。
但眼下皇帝却让他率兵上城墙守城,这不是明摆着告诉郑鸿逵,他大哥在南京城,让他主动撤退或是投降吗?
当然,他想过打开城门,放郑鸿逵进来,但皇帝的一句话顿时让他如坠冰窟:
“卿乃大明忠臣,为何要避嫌?
再说朕此番,也会陪你一起。”
本以为,天子亲临城墙大臣们肯定会极力劝阻,届时自己再好说歹说,应该会拦下皇帝。
然而更让他意外的是,大臣们竟然无一人劝阻,甚至纷纷愿意和皇帝一同上城墙守城。
不是,天子贵胄,怎能亲自身临险境?
尔等身为大臣,怎一句劝阻的话都不说,难道你们都这般轻视皇帝安危吗?
郑芝龙愈加慌乱,他深知一旦自己上城墙被兄弟郑鸿逵看到,那他还攻不攻南京了?
自己肯定会掣肘自家兄弟!
最后极有可能因为自己导致兄弟郑鸿逵兵败。
要么自己拒绝上城墙,要么劝阻皇帝留在皇宫,自己找一个机会打开城门,放兵马入城。
但就目前而言,自己肯定会上城墙,那就只有让皇帝留在皇宫这一条路。
“陛下,若您亲赴城头,叛军定会全力攻击您。您乃天子贵胄,大明江山系您一人,您绝对不可以如此冒险啊!”
说完,连忙朝史可法等人示意,让他们劝阻陛下。
可见状,史可法他们却淡然一笑,当即对郑芝龙解释道:“南安伯多虑了,自清兵南下,陛下亲赴扬州,率守军全力抵御清兵。上城投守城不算的什么,陛下还数次亲自带兵冲入敌阵,斩杀数名清兵。”
“区区叛军而己,再厉害能有清兵厉害吗?”
“再说,您是叛军首领郑鸿逵的亲兄弟,陛下站在您身边,郑鸿逵定不会朝陛下射箭。”
听着内阁诸臣的一顿话语,郑芝龙内心简首气愤地想要骂人。
竟然是在耍他!
朱由崧这般厉害,他自己就可以守城,怎还逼着他非要一同守城?大不了把他关起来也好!
再说,这群人更是无耻至极,竟然想到要他做皇帝的挡箭牌!
真是好一番算计!
他愤怒至极咬紧牙关,却突然看到从殿外投射进来的影子中,看到两名高大的身影逼近自己身后,下意识抬头看向御座上的皇帝,对方满脸堆笑地看着自己,明显有威胁之意,顿时内心中那股愤怒只得强行压下。
“臣愿意!”
看到郑芝龙那一副充满着无穷怒火却只得吞下去的表情,朱由崧愈加觉得有趣。
下一步,他准备做点更有趣的事。
“传旨,命各城门守军大声告诉外面的叛军,就说他们首领的亲兄弟,南安伯郑芝龙,朕的忠臣,希望他们放下刀剑,就地投降!”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d0fba-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