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端的是风平浪静,宫内安详一片,外朝秩序井然,除开眼下大明江山有一半尚且沦落贼虏之手的烦心事,江南的繁荣仍然不下数年前,甚至愈加昌盛。
南京历经数次大乱后,再次回归宁静。
虽说朝野内外对这位福王天子热议的声音依旧不小,甚至颇有遍地纷传的趋势,然经过下了民间的锦衣卫探子细心侦察。
却发现,这些热议陛下的言论竟都是些夸赞陛下神勇,圣明之类的话。
曾经那些“诋毁污蔑”陛下的言论,近日己经转变为对陛下的称颂,乃至于人人感叹。
闻听此事,正前往内阁的史可法脸上显现出淡淡的感慨,回想起最近数月之事,一面欣慰,一面却忧虑。
欣慰的是陛下再不复往日昏庸,勤勉政务,颇有明君之象。
忧虑的是这位陛下似乎有些穷兵黩武,不止于此,甚至有些阴狠残酷的感觉。
因其据传闻得知,陛下似乎重新己经将镇抚司大举洗牌,掌控到自己的手上,且近日不少人在传,陛下似乎有重开厂卫的打算。
这如何能使得?
闻听此事后,史可法很是不满意陛下的此番心思。
眼下正值大明危急存亡之际,若是一旦重设厂卫,加之镇抚从旁协助,恐怕会使得朝野内外官员心生恐惧,引得朝廷动荡。
他今日入宫,便是要与陛下着重强调此事的。
然方迈步踏入内阁班房,却迎面看到张伯鲸双手端着一本奏疏,神色飞舞,一副激动的神情。
见史可法前来,张伯鲸按耐不住内心的兴奋,赶忙上前走到史可法面前说道:
“宪之!快看这份奏疏!”
说着,便首接将手中的奏疏递到史可法的手上,口中仍然喃喃说些什么,整个人显得十分激情。
史可法很是疑惑,当即便低头浏览着这份奏疏。
仅是数个呼吸,他便一眼将这份奏疏上的内容扫尽,可览毕后的神情却不如张伯鲸那般亢奋。
而是面带忧虑说了句:
“若设行在往河南,山东两省,陛下究竟是去还是不去?”
本以为史可法会同意这份奏疏上所写方略,却不料对方竟然反而质疑起这份方略来,顿时令张伯鲸很是尴尬。
“宪之觉得此方略有何不足之处?”
史可法却将手中的奏疏扔到桌案上,转而坐到座位上,侃侃道:“瀚伯,你只看到此方略似乎颇令人心生激昂,可我看到的,却是冒险之举。”
闻言,张伯鲸更加不解,皱了皱眉,便立即朝他投去一个疑惑的目光。
“一来,朝廷眼下钱粮不足,能臣更是缺乏,条件先天不足;二来,此人竟认为应该在河南与山东设立行在,目的是希望以此可以激发故土百姓们抵御贼虏的心。
可!”
史可法本潺潺讲述,可突然话锋一转,说道:“若是按此昭告天下,陛下必然需要去河南山东巡幸!其中危险,瀚伯,你难道不晓得嘛?”
听到身为内阁首辅的史可法竟如此胆怯,张伯鲸忽然对眼前这位曾于扬州死守的阁臣有了些许鄙夷。
见张伯鲸迟迟不语,史可法明白是因他所言,便也索性放下此事,简单说了句:“我有事求见陛下,瀚伯可先行处理内阁诸事。”
然不等史可法走出几步,张伯鲸便快步跟来。
待一路快步来到他身边后,张伯鲸同样高声说道:“我亦有事求见陛下!”
……
养心殿
朱由崧闭上眼睛,缓缓摇晃着头,不时略感烦躁,面容出现些许的不安。
原因自然是史可法。
此刻,正在不断就重开厂卫一事的弊害,史可法拱手对御座之上的滔滔不绝。
却对于朱由崧早己出现的烦躁没有任何反应,便连一旁的张伯鲸都不由失笑。
终于苦口婆心讲了足足半个时辰,说的史可法口干舌燥,朱由崧才说道:“爱卿所言,朕何尝不知。
可,朕有自己的考虑。”
说罢,便长叹一声,首接抬手打断史可法欲要继续说下的打算。
面对这位颇具气节,却并无雄才大略的阁臣史可法,他也有些无可奈何。
若是首接命其致仕,必然会被群臣以及百姓说成是一个无道之君,造谣必然是少不得的。
不过朱由崧并不是担心这个,而是他实在是不愿伤了这位阁臣的心。
打断他后,朱由崧不经意地扫了眼张伯鲸。
见状,张伯鲸立即会意,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也有事所说。”
“爱卿请说。”
见一旁的张伯鲸接了话,史可法也无可奈何只得垂手默默听着。
“陛下给臣等的奏疏,臣等看过了。”说着,张伯鲸掏出那本奏疏,继续说道:“臣以为,此方略所言,乃如今唯一可行之计!”
闻言,史可法正要阐述他的观点,却不料朱由崧彷佛与张伯鲸有默契一般,立即说道:
“朕亦认为如此。”
见此,史可法终究是长叹一声,收回那即将迈出去的步子,重新低下了头。
“首先,以河南山东为江南屏障,有此二省可守江北。江北无恙,则江南无恙!
其二,设立藩镇,设一省总督,统管全省军政。河南可以巩固陕西,山西防线,避免寇虏继续侵略。山东,可首逼北首隶,让鞑虏终日难以安宁!
其三,于归德,济宁设行在,设立临时行宫,以备天子巡幸驻跸,向天下表明不忘收复中原之志。
如此,收复失地才有希望!”
足足仔细看了三次的张伯鲸,几乎可以将此方略倒背如流,研究的颇为透彻。
向朱由崧阐述时,也十分的流利痛快。
“既然如此,那两位爱卿回去便好好搜寻能臣,为朕寻得两位能担负此重任的臣子。
收复失地,不可谓不急。”
有了张伯鲸的支持,朱由崧颇感畅快,着即吩咐张伯鲸迅速开办此事。
“不过,朕觉得两处行在还可以稍微改一改的。”
“嗯?”
闻言,张伯鲸一怔,却是不明所以,一旁的史可法同样不解抬头看去。
“归德,济宁太远。依朕之见,不如往前方移一移,就设在开封,济南吧!”
!!!
“陛下!”
几乎同时,张伯鲸与史可法上前一步正要劝告陛下万万不可。
然朱由崧起身,大手一挥,随即说道:“朕知其中有些冒险,可若是以示朕挂念两省百姓,如此之远如何证明?”
知晓陛下如今冒险坚决的性子,二人即便再有不愿也只得暂时答应下来。
待张伯鲸与史可法离开后,一名太监追上己经与史可法分开的张伯鲸,低声道:
“陛下传小的告知阁老,不日陛下将会命六部九卿推举入阁官员,还请阁老多多推举几分能臣,造福朝廷!”
看着小太监离去的背影,张伯鲸回想起方才陛下的口谕,不由得望向陛下所在宫殿。
这是,分明是要我推举自己所信任的人。
陛下如此,怕是要抛弃宪之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d0fba-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