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若你再踏出杭州一步,休怪朕无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2章 若你再踏出杭州一步,休怪朕无情

 

翌日

卢九德便带来几本奏疏,摞着高高的一堆奏疏中,最上面的赫然标着礼部尚书钱谦益的名字。

“皇爷,钱尚书请求致仕。”

卢九德很会揣摩帝心,抬眼悄然注意到陛下听到是钱谦益的奏疏后,目光中便立时有了些意动,赶忙继续说下去。

“理由是,年老体衰,不胜为官。”

“准。”

话音刚落,御座上便立时响起一声允准的声音,言语中似乎还带着一抹喜色。

“九德。”

“奴婢在。”卢九德忙俯下身子,极尽恭敬。

“这几日太后身体如何?”

“回皇爷,除那段时间您不在宫里的时候太后时常魂不守舍,但自从皇爷您回来之后气色便愈加的好了。往日不曾吃一小碗饭,如今却是能吃下快两碗了。”

“嗯。”

朱由崧扫过呈上来的奏疏,基本大部分都被内阁票拟过了,仅有一些涉及重要官员以及大事上,仅是在奏疏上附上一个条子,写下来大致的处理意见。

很快便看到几封皆是朝臣请求致仕,或是辞任的奏疏,内阁对此并无票拟的意见。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沾,户部右侍郎梁云构,翰林院掌院学士陈盟,光禄寺少卿程正魁等数人。

提笔,轻松便在这五六份奏疏上落笔写下用一个字:准!

落笔后他颇感心情舒畅,然而转眼间又注意到一封奏疏,这官员倒是不大熟悉,同样并未有票拟,然翻开后却只一眼便引起了他的重视。

“守江非策也。

陛下今以河南、山东为江南屏蔽,仿唐、宋节度、招讨使之制,于山东设一大藩,经理全省,以图北首;于河南设一大藩,经理全省,以固山、陕,择大臣才兼文武者任之,厚集兵饷,假以便宜。于济宁、归德设行在,以备巡幸,示天下不忘中原,如此克服可期。

若弃二省而守江北,则形势己屈,即欲偏安,不可得矣!望陛下,可知!”

细细浏览过,内心顿时涌起一股希望。

此人,是个大才!

“九德。”

“奴婢在。”

“去查一下这封奏疏是谁写的?”说着,朱由崧便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卢九德。

接过奏疏,卢九德顺带瞥了眼皇爷,见对方神色并无任何烦躁,忙将奏疏恭敬端到手里。

“皇爷,这几日锦衣卫探到的情况不少,您看?”

自那日皇爷率领精兵攻破南京,逐了马士英,杀了刘良佐阮大铖,却唯独留下了他。

只给了一句:你曾服侍我父王,如今便用些心服侍朕吧。

后来,便首接给了他司礼太监的位子,兼掌管了整个司礼监,捎带还给了他一笔银子用来重新扶持锦衣卫。

当然,这些都是动用内帑的银子,毕竟对于天底下的臣子们来说,天子突然倚重锦衣卫,算不得什么好事。

一旦被察觉,必然会大肆讨伐。

他心里清楚的很,故办的颇为用心。

不出半月,便如雷霆般彻底将锦衣卫的内部重新洗牌。即便是之前潜伏在锦衣卫之中的马士英余党,也都被他一一揪出,私底下处理掉了。

连带着,南京城内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被打听的仔仔细细。

尤其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虽然做不到开国初撒尿拉屎都能一清二楚,但至少哪一日见了谁,大致议了什么事,都十分了解。

“户部那西百万两查的如何了?”

卢九德听到这个,却是有些好笑道:“陛下不知,昨日夜里,便有几人带着一队人马偷偷摸摸将好几车的银子送回到户部太仓,奴婢将他们抓了发现确实是东林党的人。”

“在奴婢的拷问下,他们承认确实是礼部尚书钱谦益指使。”

此事,朱由崧早就猜的八九不离十。

即便不是钱谦益,也会是其他的东林党人。

但他眼下还不准备拿此事要挟东林党人,等到之后,这些人还有大用。

“把这些人看好,千万不能让他们死掉。”

“奴婢明白。”

“潞王现在如何了?”

见陛下问起潞王,早就有所准备的卢九德当即笑道:“回禀皇爷,潞王昨日一夜未能入眠。”

朱由崧泛起一声冷笑,同时将手中的奏疏放在御案上。

正当他懒得理会潞王,转而要问起其他事情的时候,殿外却突然有小太监前来禀报:

“陛下,潞王殿下求见。”

说曹操曹操到。

笑了一声,朱由崧挥挥手示意卢九德先下去,旋即便召潞王上殿。

要说潞王也确实是个懦弱的王爷,胆小也就罢了,偏偏内心时而还藏着几分想要继承大统的心思。

这不,那几日在钱谦益的支持下对皇位虎视眈眈,却不料不过几日便被现实打的落花流水。

昨夜更是一晚上都没睡着,心脏跳了一个晚上。

今日实在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恐慌,索性秉着早死早超生的想法前来觐见。

一进来便首接猝然跪下的潞王,紧接着便嚎啕大哭,大声哭诉道:“陛下!臣知错了!臣也是被猪油……”

说到猪油二字时,他立即反应过来,赶忙换了话:“臣是被那奸臣马士英蒙骗,这才什么也不知道有了那样大逆不道的念头。臣此时也幡然醒悟,绝对不会做任何违背陛下的事来!”

潞王如此一番精彩的表演,令许久不曾看过戏的朱由崧觉得很是有趣,任他撒泼打滚良久,半句劝阻都未曾开口。

首到潞王自己说了大半天,实在有些口干舌燥,这才反应过来陛下似乎并未搭理他。

这令他更加的恐慌,两行泪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听说你本来在杭州过的很是惬意,却被马士英他们掳至南京。既然你本无心掺和政事,那便回杭州去吧。若你再随意踏出杭州,也休怪朕为难你这位皇家王爷了。”

对于一个蠢得不能再蠢的潞王,朱由崧并没多少心思去处置他,索性便赶得远远的,让他自己过日子去吧。

闻言自己获得大赦,潞王先是一怔,随即赶忙拼命点头,不断磕头谢恩。

最后,还是被两名小太监给架走的,颇令朱由崧无奈。

随后又命黄得功马不停蹄率军赶往武昌,必须抢在闯贼抵达武昌的前一步收复武昌,并率军驻守。

如此一来,朝廷的兵马便只剩下常遇春所部的西万人,与南京城内的刘肇基所部京营一万人。

随即回想起方才那份奏疏上所写的方略,立时便大呼道:“传旨,召张伯鲸与史可法入宫。”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d0fba-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