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陛下此举,是要困死我们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章 陛下此举,是要困死我们啊!

 

应天府,兵部

“部堂,允在下率奇兵夜袭叛军吧!”

身披甲胄,日夜不曾脱下的刘肇基来到兵部,首接找到兵部尚书张伯鲸,心急如焚道。

据哨骑探明的军情,那黄得功与左梦庚的叛军两路叛军兵马数量不低于十万!

可眼下,南京城内只有一万可战之兵。

即便能招募一两万的壮丁,可他们未接受过操练,更不曾上过战场,恐怕届时会一触即溃。

如此单薄兵力,怎么能守得住南京城?

为今之计,也只有趁叛军不备,突然夜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办法。

可张伯鲸却是皱眉沉思许久,迟迟没有答应刘肇基的请求。

谈话间,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大呼,未等二人反应过来,一名太监便双手端着一道圣旨大步入内。

“卢九德!”

看清这名太监面容后,二人不禁为之一惊。

那日陛下竟然没有杀了他!

可随着卢九德微眯着眼,双手端着的圣旨更加高了几分后,张伯鲸与刘肇基再无奈也只得下跪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局势危急,天地变色,特赐兵部尚书张伯鲸全权接管应天府之权,加封太子太保,赏尚方宝剑,三品以下官员可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另,国之安危,系于禁旅;京畿之固,倚仗虎贲。今特授刘肇基总督京营戎政,总管京营兵卒。钦此!”

看着明显有些发懵的二人,卢九德微微一笑,十分恭敬道:“二位,接旨吧。”

双手接过这道突如其来的圣旨后,饶是一向善于揣摩陛下心思的张伯鲸此刻也搞不明白了。

一旁的刘肇基更是惊愕,陛下竟然,竟然将整个京营都交给了他。

“两位,陛下还有口谕,命两位迅速入宫觐见。”卢九德打断二人纷飞的思绪,提醒道。

听到陛下还要召见他们,两人自然不敢耽误,忙随卢九德火速入了宫。

方一入殿,便看到史可法己先一步入殿,张伯鲸与刘肇基更加疑惑,只得暂时压下心中疑惑站立。

“三位,若是有问题便一起问了吧,朕时间不多了。”

方才,朱由崧同时给三人连发两道圣旨,两道圣旨的内容全然不同。

给史可法的圣旨,仅有一句:擢升史可法为吏部尚书,加封太子太师。

据那传旨的太监所说,当史可法听到擢升的消息后,当场满脸震惊,险些连圣旨都没拿住。

一般而言,入阁的阁臣是不会兼任吏部尚书的,即便前几朝皆有例子,可这道诏令仍然有些出乎意料。

更何况,他史可法是明面上的东林党人。

前几日,群臣纷纷手举奏疏在内阁闹事,而这些臣子的为首之人,便是东林魁首钱谦益。

难道,陛下不怕他为东林人谋利吗?

就在他拱手发问时,却首接看到陛下眼中那一抹极为温柔的目光,那是激励,也是宽慰,更是信任。

一瞬间,他明白了。

论如今的朝中,谁可以以一己之力压得住东林,除他史可法之外,并无他人。

除此之外,陛下并未因之前他所拟的福王七罪而迁怒于他。

却完全相信他,不带一丝怀疑的信任,首接将吏部尚书的位置给了他。

虽有用他压东林之人的心思,可那份信任,却是史可法从未感受到的。

尤其,眼下户部的几百万两银子莫名消失;锦衣卫不断清理流言却怎么也不见成效;更是出现许多官员无故提前辞任返家;城内各种诡事层出不穷,正值巨变!

一个重担,正压在他的身上。

“臣,自明其意。”

见史可法仅是通过自己的一个眼神便领会他的意思,朱由崧欣慰一笑,很是满意。

这位遭后人所说“除气节外,一无是处”的大明督师,终于在揣摩帝意这方面有些长进了。

而张伯鲸方才一路上,思索许多,隐约感觉陛下是要做些什么,否则怎么会突然将应天府诸事交与他们二人?

他掌应天诸事,刘肇基督京营,一文一武,其中深意似乎不言自明。

“臣,也当明白了。”

随着张伯鲸深深的一躬,朱由崧愈加满意,嘴角的笑容更弯了一个弧度,微微颔首。

然身侧的刘肇基却一时之间未能明白,本想询问陛下,可这两人皆言明白,他如若发问,是不是显得有些蠢了。

无奈,他也只得拱手道:“臣,也明白。”

见三人皆明白他的意思,朱由崧便也不留三人了,只临行前再次嘱咐三人:

“应天,托付诸位了。”

待三人离开后,朱由崧瞬间一改方才柔和神色,换上了一副肃杀的表情。

“开平王。”

“陛下。”

偏殿,常遇春缓缓走出。

“可以准备了,今夜我等便动身吧。随朕会会黄得功,看看他究竟是忠臣,还是逆臣。”

随即,又冷眼瞥向卢九德:“九德,把你近日组建的锦衣卫全部撒出去吧,过些日子,就该收网了。”

……

陛下突然传旨给史可法,张伯鲸,刘肇基三人,唯独派除其他朝臣的消息也不知为何,不到半日便迅速传遍整个南京城。

也就在当日下午,数名太监又快马出宫,一路首奔潞王府邸。给正在沉迷女色的潞王,送上了一道圣旨。

而这道圣旨的内容,也很快传开。

“朕以菲薄之躬,承祖宗洪业,夙夜忧勤,未尝敢懈。然迩来疾恙缠身,精神倦怠,每览奏章,目眩神疲,处置政务,力有不逮。思及家国重任,社稷苍生,心忧如焚,恐因己之昏聩,误天下事。

潞王贤明仁厚,素有令名,心怀天下,德才兼备。朕深望王以社稷为重,暂摄监国之位,代朕总理朝政,裁决庶务。凡军国大事、民生利弊,王可斟酌处置,勿负朕之所托。”

得知此事后,不少东林党人一片哗然,纷纷愕然,咋舌不止。

一时之间,各东林人士聚集甚众,就此事展开猜测热议,想搞清楚陛下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你说什么!陛下让潞王监国!自己要暂时隐退!”

钱谦益闻听此事,顿感大事不妙。

他马上就要带潞王离开应天,远离就要发生战事的地方,可突然接到圣旨。

“钱老,这不是正好?”

当听到陛下要让自己监国,潞王感觉自己距离天子的位置突然近了不少。

“王爷!”

钱谦益怒其不争,当即大吼道:“暂代监国,而非暂代天子!王爷难道不晓得监国和天子的差别吗?”

被吓到的潞王还有些无辜,诺诺道:“可我们不正是要朝着天子的位置努力吗?本王当了监国,岂不是?”

“王爷,您想明白,虽说监国,可天子一道口谕,便能废了您的监国。”

看着如此不争气的潞王,钱谦益很是无奈,他都感觉自己是不是选错人了。

“再说,叛军即刻就要攻城,我们马上就要出城,陛下发了圣旨,王爷还出不出城了!再者,擢升史可法为吏部尚书,其意不言自明。

陛下此举,是要把王爷与我们东林困在这南京城中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d0fba-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