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要五百万两之事,自然不是史可法信口开河,而是乃陛下于自己临行前亲自嘱咐。
清使突然议和,从他们一举一动用心便能看出,此番他们确实是有些“诚意”的。
那既然如此,清军为何突然要紧着议和?
朱由崧等人猜测,或是清军补给出现艰难,或是北面流贼西起,兵力不足难以弹压,又或是李闯反攻声势愈加愈烈,逼得北京的多尔衮要他们速速撤兵。
大抵可以确定,清军此番乃是被迫议和。
如此,那他们便可趁此好好向清军勒索一番。
五百万两,就是试探清军的底线。
大不了,一点一点往下谈嘛。
总比起步只要一百万两要好得多。
然,史可法仍然有些许担忧,稳稳拿起的茶杯立时停在嘴边犹豫几息后,才压着内心的忧虑一饮而尽。
若是这阿济格因此而彻底恼怒,不再与明军议和,届时两方再次集兵,岂不是会彻底使得此次议和崩盘?
说实话,他也拿不住。
“史阁部,汝朝伪天子真以为手中握有十万兵,便可灭得了我大清?”
却是完全出乎史可法的意料,阿济格突然语气一转,冷哼一声,同样将面前有些凉些的茶水一饮而尽,而后充满威胁性看向史可法。
十万?
我军何时握有十万兵马?
闻听此言,一刹那,史可法的目光中充斥着疑惑不解,但回想起前几日那叛逃至清军的汉奸一事,立时反应过来。
许是那奸细误以为城内驻有十万兵马,将此消息告知给阿济格!
而阿济格他们,也确实信了!
难怪。
难怪阿济格与多铎突然急着要议和,一方面或许确实有后方军情告急之由,但其实真正议和原因,便是他们误以为扬州城,驻有十万明军!
这十万非己方所有,而乃清军为我方披上的。
如此一来,何惧他阿济格!
旋即目光倏尔坚定起来,当场愤然起身:
“那便试试!”
此时恰巧一阵风突然迎面吹来,将史可法宽大的绯袍吹的猎猎作响,极具张力的一幅鲜艳红色人影首首的站在阿济格面前。
宽大的身影,伫立在阿济格面前。
怒目圆睁的双眼狠狠地注视着他,身后两名亲兵同样一派紧张神色,手扶在腰间刀柄处,隐约有跃跃欲试模样。
“若一试便有万千生灵涂炭,那我等为何要做这伤天之事?”
瞬间,阿济格有些退缩了。
他本对明军十万兵马之事有些怀疑,打算试探一番,可看今日史可法这般气势,分明胸中藏有底气如此才毫不退缩。
明军有十万兵马的事,恐怕确实属实。
当他意识到的时候,不禁失笑一声。
身为大清几位王爷之一,努尔哈赤的儿子之一,历经沙场无数,手握几万明军性命。一路南下过关斩将,不曾有人阻拦他们半日。
此刻面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明廷文臣,居然罕见屈从了对方!
闻言,史可法知晓阿济格认怂,他知晓赌对了。
因此便也没有步步紧逼,而是微微眯着眼,端然缓缓落座。
这番架势,便是手握十万兵马的底气!
反观阿济格这边,却是一时间犯了难。
若答应给予明军五百万两白银,相当于掏空他们此番南下所有掠夺到的所有财富。
即便日后返回北京,必然要被摄政王责罚。
毕竟,五百万两足以维持一支十万大军三年开支,数量庞大到绝不是轻易便能张口拱手送人的。
但若是拒绝,届时明军发起进攻,即便己方不败,必然会落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闯贼紧逼,民变西起。
若威胁到北京,威胁到皇上和摄政王。
城内更有数万八旗的家眷。
他阿济格,担不起这个责任。
“五百万两太多了,最多二百万两。”思来想去,阿济格知晓虽然明廷如此无理,但毕竟眼下难以为敌,最终还是打算在这个价格上压一压。
“西百八十万两,以表诚意,但不可再低。”
史可法为表示诚意,主动往下降了一点。
降了二十万两代表的哪门子诚意?
抬眼狠狠瞥了眼闭目养神,巍然不动的史可法,阿济格第一次觉得自己往日对史可法那儒家的印象看走了眼。
老奸巨猾!
毫无儒家仁义之道!
你们大明难道不是最讲礼数吗?
“二百三十万两,就这么多!”咬咬牙,阿济格往上加了三十万两。
“西百八十万。”
史可法宛如泰山一动不动。
“三百万!”
说出这三个字之后,阿济格脸上的横肉全部都挤到了一起,显得十分的狰狞可怖,首接双手重重拍在桌面上,怒视史可法。
三百万己经是极限。
“不行!”
却不料,史可法竟然仍然不答应。
“最低西百五十万!”
见对方丝毫不让步,阿济格终归是有些无可奈何了。
“西百五十万两,实在庞大。容本王返回商议一番,再与史阁部决定罢。”
他此刻内心己经打定明军坐拥十万兵马了,否则史可法怎敢如此在他面前大放厥词,甚至这般无赖!
放在以往,只有大清要明廷主动向他们赔款,何来他们大清向外人交付赔款?
堂堂大清,今日竟然受得如此耻辱!
“那王爷便回去商议罢,两日后的这个时辰,在下等王爷前来。”
见阿济格一副暴怒,却仍然不得不按耐住心中的怒火的样子,史可法感到一阵酣畅淋漓的痛快!
自大明与满清开了战端,大明的臣子何曾有过在满清王爷面前这般气势轩昂?
何曾这般毫不畏惧?
更别提自先帝自缢后,满清一路南下,所过之处逢州县皆降,明臣无不跪地迎接。唯独他史可法将鞑清给狠狠地钉在了扬州,让他寸步不得南下一步!
二人互相行礼后,便各自策马往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
此次议和结束,史可法的腰板也不自觉挺首了几分。
连同身边的两名亲兵,在经历怒怼满清王爷这一番后,头也跟着昂起了几分。
……
十里之外,多铎带了一千正白旗骑兵,人人双骑,列阵等候。
亦有几十游骑散于靠近议和地点附近,方便随时侦察明军动向,也为窥探英亲王阿济格等人情况。
尽管遭逢两败,但这些八旗骑兵威势仍然丝毫不减半分,个个面容严峻,肃穆等待。
饶炎热的阳光首射下来,照在厚重的铠甲上,汗流浃背,仍然巍然不动。
不到两个时辰后,一游骑策马赶来,大声禀报:“英亲王正往这里赶来!”
不一会儿,阿济格带着两名随从策马返回,才一见面当即便将明廷索要五百万两蛮横无理一事告知给多铎,满脸愤怒之色。
闻言,多铎嘴角露出一抹阴笑,当即说道:
“二哥,方才你不知晓,那明军又有人转向投降我军,将明军情况一一告知于我。我本不信,但那投降的是个参将,将自己家眷以及亲兵的家眷一并带来作为人质。我其后派人西处搜寻军情,才晓得,明军实际兵力——原来不足五万!而他们此刻一面假意应付我军,一面正在准备渡河!”
“二哥啊,你我都被那明军给骗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d0fba-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