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时间中午11点半,法兰克福机场的广播正用德语和英语播报着登机信息。东拖着登机箱,刚办完托运手续,站在登机口附近的落地窗前,给我发了条消息:“办好手续了,选了靠窗的座位,你不是总说靠窗能看到云海里的光吗?”
我这边刚好下班,坐进车里系好安全带,看到消息时嘴角忍不住上扬。发动车子,连上蓝牙,首接拨了他的电话。
“喂,在登机口了?”我的声音透过车载音响传出,带着刚下班的松弛。
“嗯,还有二十分钟登机,”他那边很安静,只有隐约的行李箱滚轮声,“你刚下班?开车小心点。”
“知道啦,”我转动方向盘驶出停车场,“选靠窗的座位是为了看风景,还是为了替我看风景啊?”
他在那头低笑,声音里带着点被戳穿的狡黠:“都有。你不是喜欢看晚上飞机上往下看的城市灯光吗?这次飞上海,正好能赶上夜里过中亚,到时候给你拍视频。”
“不用特意拍,”我看着前方亮起的红灯,轻轻踩下刹车,“长途飞机那么累,你多睡会儿。上次从德国回来,你倒时差倒了三天,黑眼圈重得像熊猫。”
“没事,我在飞机上能眯会儿,”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些,“到上海应该是明天早上六点,想赶在你起床前叫你,就像平时那样。”
我心里一暖,握着方向盘的手指紧了紧:“不用急着叫我,你落地先好好休息。海关、取行李都要时间,别累着。”
正说着,他那边突然传来登机广播,德语的播报声清晰地透过听筒传来。
“要登机了?”我问。
“嗯,广播让关机了,”他的声音里带着点不舍,“那我先挂了。”
“好,”我吸了口气,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松些,“你好好休息,落地给我发消息。”
“等我回家。”他说。
“等你回家,”我重复道,“一路平安。”
电话挂断,车载音响里的音乐重新响起,却衬得车厢格外安静。我看着前方逐渐亮起的路灯,突然觉得这条路好像短了很多——因为知道终点在等的人,很快也要踏上归途了。
回到家时,天色己经完全暗了。打开门,客厅里空荡荡的,只有玄关的感应灯应声亮起,暖黄的光落在地板上,像一块被遗忘的光斑。
我换了鞋,把包扔在沙发上,没有像往常那样打开电视,而是拿起手机,点开了和东的聊天框。
虽然知道他在飞机上收不到,但还是想对着手机说说话,就像他在德国时,明知我睡了,还坚持发那些絮絮叨叨的语音一样。
“我到家啦,”我按下语音键,在客厅里慢慢走着,“今天下班路上不堵车,比平时早十分钟到家。你那边应该刚起飞吧?飞机餐要是不好吃,就别勉强吃,回来我给你做番茄牛腩面。”
走到厨房,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还有上周买的草莓。我对着手机继续说:“冰箱里的草莓快坏了,我明天早上做草莓酱吧,你不是喜欢抹在吐司上吃吗?等你回来就能吃了。”
烧了壶热水,倒在杯子里,水汽氤氲了镜片。“刚烧了热水,泡了点你喜欢的乌龙茶,不过没有你泡的好喝。你说奇怪不奇怪,同样的茶叶,你泡的就是比我泡的香。”
坐在沙发上,翻看手机里他发的德国街景照片,手指划过屏幕上的萨尔布吕肯俱乐部蓝毛巾:“今天整理相册,看到你发的俱乐部毛巾照片了,等你回来,我们把你的蓝白色毛巾和我的蓝黄色应援毛巾挂在一起,就像两个并肩作战的小士兵。”
窗外的月光透过纱帘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我打了个哈欠,声音开始发黏:“不早了,快十一点了,我要睡啦。你在飞机上别总看书,多睡会儿,不然明天落地该没精神了。晚安呀,等你落地的消息。”
发完最后一条语音,我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屏幕朝上,像在等一个不会迟到的回复。
关了灯,房间里只剩下窗帘缝隙漏进来的微光,我抱着枕头翻了个身,突然觉得这样也很好——即使隔着万米高空,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也能顺着信号,悄悄飘向他所在的方向。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cbc0d-1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