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金国右副元帅完颜宗翰,即粘罕者,统领二太子宗辅、大将娄室、撒离曷、希尹、刘彦宗等,并女真、蒙古及新降各部雄兵二十万,号称西十万,于西京道大同府击败辽主耶律大石残部后,声势愈发煊赫。他未作过多耽搁,便依金主完颜吴乞买之令,挥师南下,首逼河东重镇太原府。
太原府自古便是战略要地,控扼河东,乃是抵御北方入侵的重要屏障。北宋朝廷在此设有重兵,隶属西军序列,素以精锐著称。此时太原府的知府兼兵马都总管,乃是名臣张孝纯;而城中驻扎的宋军,则由骁勇善战的副总管王禀节制。二人皆是忠心为国,颇有才干。
粘罕兵锋未至,太原府上下己然知晓。金兵破西京道的凶残消息,如同寒风般刮过河东大地。百姓惶恐,官吏不安。然张孝纯与王禀却并未慌乱。他们深知太原府的战略意义,誓与城池共存亡。一面紧急召集城中青壮,协助守城;一面清点粮草军械,加固城防。太原府城墙高厚,护城河深阔,本就易守难攻。在张孝纯与王禀的组织下,城内军民同心,气氛虽紧张,却也充满一股决死之意。
数日之后,粘罕的金军浩浩荡荡,抵达太原城下。放眼望去,金军营盘连绵数十里,旌旗招展,刀枪如林,黑压压一片,仿佛要将整座太原城吞没。那粘罕立马于阵前,见太原城墙雄伟,守备森严,心中虽有几分凝重,但想到麾下皆是百战精兵,又素来看不起宋朝兵马,不觉轻蔑一笑。
他指着太原城,对身边的诸将道:“这便是宋朝的太原府了。听闻宋人孱弱,兵马不堪一击。此城虽高,然在我大金勇士面前,不过是沙土堆砌尔!谁愿为先锋,替本帅拔下此城头筹?” 金将娄室出列道:“元帅,末将愿往!区区宋人,何足挂齿!” 粘罕点头道:“好!娄室,你领本部精兵三万,先行试探攻打东门,看宋人虚实。记住,不必死战,探明虚实即可!” 娄室领命而去。
金军战鼓擂动,杀声震天。娄室率领三万精兵,如猛虎下山般扑向太原东门。他们抬着简易的云梯,推着冲车,呐喊着冲到城下。
太原城头之上,张孝纯与王禀早己严阵以待。王禀见金军来攻,面色冷峻,喝道:“金狗来犯!儿郎们,今日便是报效朝廷,保卫家园之时!随我死守,绝不后退一步!”
“誓死守卫太原!”
城上宋军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金军冲至城下,架起云梯,便要攀爬。城头宋军立时箭矢齐发,滚木礌石如雨般落下。金军虽悍勇,然在箭雨和飞石之下,不断有人中箭坠落,或被砸得骨断筋折。
娄室见状,知宋军早有准备,且守备严密,心中一凛。他挥刀指挥,催促军士继续猛攻。金军强弩手亦在城下抛射箭矢,试图压制城头宋军。 双方在东门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金军虽勇,但太原城防坚固,宋军又有主场之利,居高临下,打击效率极高。滚油火球不断从城上泼下,将靠近城墙的金兵烧得惨叫连连。
粘罕在中军看得清楚,见娄室攻势受阻,金军伤亡不小,心知今日难以得手。他本以为宋军会望风而降,或是不堪一击,却没想到太原守军如此顽强。他恼怒地一挥手:“鸣金收兵!”
金军潮水般退去,城下留下了数百具尸体,血迹斑斑。这是粘罕此次南下以来,第一次在宋朝一座城池面前吃到败仗。 张孝纯与王禀见金军退去,心中稍安,但并未放松警惕。他们知道,这不过是金军的试探性进攻,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粘罕回到营中,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狠狠地将马鞭摔在地上,怒吼道:“这帮宋人,竟敢抵挡!还以为他们都是软骨头!”
娄室上前请罪:“末将无能,未能攻下城池,请元帅责罚!”
粘罕摆手道:“不怪你。是本帅小瞧了宋人。”
他冷静下来,目光扫过地图上的太原府,沉声道:“看来这太原,不是能轻易拿下的。宋人在此经营多年,城防坚固,军民一心,硬攻只会徒增伤亡。”
他踱步半晌,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既然如此,便改强攻为围困!传我将令,全军散开,将太原城团团围住,不留一丝缝隙!挖掘宽深堑壕,环绕城外,防止宋人突围或外援进入!修筑坚固营垒,做好长期驻扎的准备!断绝太原府一切内外联系,我要将这座城,活活困死!”
诸将闻令,皆心头一凛。粘罕这一招,乃是攻城下策,费时费力,却也最为稳妥狠辣。一旦太原府被彻底围死,城中粮草耗尽,士气衰竭,终究难逃陷落的命运。
于是,金军放弃了猛烈的攻城,转而投入了浩大的围城工程。无数金兵被驱赶着,在太原城外挖掘壕沟,修筑营墙。宽大的堑壕如同一条巨蟒,迅速环绕太原城,将这座孤城与外界彻底隔绝。一座座坚固的金军营垒拔地而起,如同铜墙铁壁般将太原围得水泄不通。
太原城头,张孝纯与王禀看着城外金军的动作,心知金贼这是要长期围困了。
城中军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气氛变得更加凝重。虽然成功挫败了金军的第一波强攻,带来了一丝喘息之机,但面对金军数十万的围困,以及被切断一切外援的困境,所有人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王禀紧握刀柄,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张总管,金贼势大,欲困死我等。城中粮草虽有储备,但长久下去,终非办法。不知朝廷派来的援军,何时能够抵达?”
张孝纯望着北方,长叹一声:“希望朝廷能尽快派兵前来吧。如今之计,唯有坚守待援,与城中军民共度时艰了。”
他二人并不知道,梁山泊的总管鲁智深,早己在大名府点将遣兵。青面兽杨志正率领一万梁山精兵,星夜兼程,赶赴太原。只是路途遥远,前途未卜,能否及时突破金军的封锁,抵达太原城下,尚是未知之数。
太原城,这座河东重镇,成功顶住了金军的第一波雷霆冲击,展现出了宋朝西军的坚韧与决心。然而,胜利的喜悦转瞬即逝,更加艰苦卓绝的长期围困阶段,己然开始。城中军民,如同怒海中的一叶扁舟,在金军的重重包围下,开始了他们漫长而悲壮的坚守。
正是:金兵围城势滔天,宋军坚守城不陷。太原孤立援未至,生死一线待来年。 毕竟太原府能否在金军的长期围困下坚持下去?杨志的梁山援军能否及时赶到?且听下回分解。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cahcf-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