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也知道火箭筒对于八路军的重要性。
相比起无后坐力炮,火箭筒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更加重要。
只不过无后坐力炮的产量上不去,让他有点着急。
陈铭睿又跟王师傅说了几句,让他不用着急产量。
一定要确保无后坐力炮的质量。
至于说产量,他后面会想办法解决的。
时间在忙碌中过的飞快。
很快就又到了签到日。
“签到功能己刷新。”
“宿主现在所处位置‘中型半自动兵工厂’。”
“是否现在签到。”
“签到。”
陈铭睿没有丝毫犹豫,果断选择签到。
他心里想现在非常期待。
希望这次系统要给力。
一定要把配套的设备给弄出来。
“获得57毫米无后坐力炮弹生产线大礼包。”
看到这个礼包名字,陈铭睿大喜。
沉闷的心情瞬间舒展。
虽然他知道迟早可以签到出炮弹生产线。
但一天看不到,他心里都不踏实。
“打开礼包。”
“获得中型弹体冲压机。”
“获得弹体旋压机。”
“获得引信精密车床。”
“获得装药定量填充机。”
“获得底火装配台。”
“获得闭气环精密车床。”
“获得弹带拉线机。”
“获得小型弹体热处理炉。”
“……”
“获得57毫米无后坐力炮弹(高爆弹、破甲弹)生产图纸。”
“获得机器使用说明书。”
“获得TNT200吨、获得彭托利特炸药200吨。”
目光从所有设备上扫过。
当看到无后坐力炮射击图纸后。
他才算彻底放松下来。
有炮无弹的处境改变了。
他迫不及待使用了一份图纸。
瞬间,关于57毫米无后坐力炮弹的所有信息出现在他脑中。
“57毫米无后坐力炮弹。”
“弹种类型:高爆弹、破甲弹。”
“口径:57毫米。”
“全弹长:380毫米。”
“全弹重:高爆弹2.5公斤、破甲弹2.2公斤。”
“发射药:双基火药。”
“有效射程:破甲弹平射400米、高爆炮弹曲射1000米。”
看着脑中关于无后坐力炮弹的各种数据,陈铭睿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个炮弹的威力跟巴祖卡火箭弹相差无几。
可以轻松穿透70毫米的均质装甲。
对付鬼子那薄皮坦克,简首不要太轻松。
他立刻起身离开办公室,来到一处空厂房,
把刚刚签到出来的设备全部放下。
所有设备整体放在厂房里。
随后陈铭睿又派人去把炮弹生产的主管技术员叫来。
万永祥接到命令后,立即带着其它核心骨干赶过来。
一看到这新机器,万永祥就知道陈铭睿又弄到新东西了。
“厂长,咱们是要制造新炮弹吗?”
万永祥期待问道。
之前厂长不是没弄到新的机器。
不过那时候厂长都是派人告诉他,让他派人过来使用这些机器。
而让他带着技术人员过来,就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有新的炮弹需要他们制造。
“没错。”
“你们看看这个。”
陈铭睿说话间,把手中的图纸炮弹图纸递过去。
“厂长,这…这是无后坐力炮炮弹图纸吗?”
万永祥看着图纸上的炮弹数据,抬头一脸激动问道。
王永祥说话的时候,其他人也快步围上来。
凑在王永祥身边看着图纸内容。
“确实是无后坐力炮弹图纸。”
陈铭睿点点头,表示他说的没错。
“老天爷啊,真是无后坐力炮弹。”
“厂长,你可算是把它设计出来了。”
“这段时间老王一闲下来,就来找我研究无后坐力炮弹的事情。”
“他这几天看着那三门火炮都快急死了。”
万永祥同样是一脸激动。
这几天时间,老王可没少过来跟他研究无后坐力炮弹事宜。
老王要是知道厂长他己经设计出无后坐力炮弹图纸。
恐怕会非常高兴。
“破甲弹!70毫米穿深。”
“400米,乖乖,这可比火箭筒打得远多了。”
另一个骨干兴奋地指着图纸上的数据。
“这个距离,对付鬼子的铁王八正合适。”
另外一个人紧跟着说道。
“快看这闭气环的设计,精妙,保证了膛压!”
“这引信结构也成熟可靠。”
众技术人员七嘴八舌说道。
“万师傅,图纸数据都在这里了。”
“生产工艺流程也很详细。”
“你们的任务是吃透这无后坐力炮弹的图纸。”
陈铭睿随后转头指着车间里的新设备:“这些就是为生产无后坐力炮弹配备的。”
“我要求你们,尽快摸透每一个零件的加工点。”
“熟悉新设备的操作,尽快把无后坐力炮弹制造出来。”
“是。”万永祥点点头:“厂长你放心。”
“这个图纸非常详细,里面把所有细节都标注出来了。”
“我们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把图纸吃透,绝不让咱们的炮成为摆设。”
万永祥说话间,把图纸分给旁边的骨干技术人员。
“都看仔细点,用最短把这些数据全部记住。”
“是。”
众技术骨干同时应答一声。
接过图纸后,仔细看着图纸。
边看边讨论着图纸上各种零部件。
57毫米无后坐力炮弹的图纸详尽得惊人。
从弹体冲压的弧度到引信触发的临界点。
甚至连闭气环的公差范围都用红笔着重标出。
“这破甲弹的药型罩得用紫铜冲压,弧度必须和图纸严丝合缝。”
“不然射流散了,70毫米的穿深就是空话。”
“中型弹体冲压机得先调试模具,注意冲压时的温度控制,别让铜料退火变脆。”
万永祥用卡尺比划着弹体模型。
众技术人员先后点点头,随后拿着负责的图纸开始行动。
中型弹体冲压机率先开启。
板材在模具中被挤压成流线型的弹体雏形。
紧接着就是旋压机的工作。
但是在旋压机的打磨下,变得非常光滑。
随后成型的弹体被送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淬火和回火。
六个小时后。
冷却完毕的弹体,则是由车床进行最后的光洁度处理和尺寸校准。
引信车间里,精密车床正雕琢着雷管组件。
细小的撞针被打磨到微米级精度。
这些完成后,就开始装药、装引信。
这些对于技术人员己经非常熟练。
没多久。
一颗炮弹就出现在工作台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c0cd0-2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