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功能己刷新。”
“宿主现在所处位置‘中型半自动兵工厂’。”
“是否现在签到?”
陈铭睿放下手中文件,呼唤出系统面板。
犹豫片刻后,选择了签到。
现在兵工厂几乎可以说是有了一整套的陆军设备。
接下来就是随缘签到,看系统给什么东西吧。
“获得51式无后座炮生产线大礼包。”
听到这陌生的礼包名,陈铭睿先是愣了一下。
随后才反应过来,脸上露出兴奋神色。
这几次签到都是老东西。
本来陈铭睿都没抱什么希望。
这次居然出现了新东西。
看着礼包名字,陈铭睿越看越兴奋。
无后坐力炮。
这可是好东西啊。
就是这型号看起来有点落伍。
带着一丝期待的心情,陈铭睿打开礼包。
“获得工频感应熔炼炉。”
“获得空气锤。”
“获得箱式热处理炉。”
“获得深孔钻床(特制深孔钻头)。”
“获得精密镗床、精密车床。”
“获得拉线机。”
“获得内圆磨床。”
“获得立式铣床。”
“……”
“获得51式无后坐力炮设计图纸x2。”
“获得机器使用设备。”
前面几个设备己经很常见。
就是普通制造火炮的设备。
关键是后面这个设计图纸。
这才是价值万金的东西。
使用完一份图纸,无后坐力炮信息出现在他脑中。
“51式无后坐力炮(原型M18无后坐力炮)。”
“口径:57毫米。”
“全长:1570毫米。”
“重量:18公斤(含脚架22攻击)。”
“炮架类型:三脚架。”
“操作人数:两人。”
“有效射程:400米(首射)、1000米(曲射)。”
“弹种:破甲弹、高爆弹。”
“穿甲能力:70毫米均质钢甲。”
“射速:6-8发/分钟。”
陈铭睿看完图纸数据,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这无后坐力炮可是好东西。”
“有了这个,以后他们就有了远程打坦克的武器了。”
陈铭睿低声自语,眼中精光闪烁。
虽然这57毫米口径,还没有巴祖卡火箭筒大。
但这两种武器用处可是截然不同。
巴祖卡属于精神搏命武器。
需要战士们要在五十米距离,用几发炮弹才有可能摧毁鬼子坦克。
因为距离近,战士们性命伴随着巨大危险。
而这无后坐力炮有效射程有西百米。
这个距离,战士们的安全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以后近身有巴祖卡,中程有无后坐力炮。
他们多了一种战术选择。
陈铭睿压下心中激动,快步从办公室出来。
先来到空的厂房把设备放下,随后来到生产车间找到王师傅。
此时他正在检查着各个设备运转情况。
看到陈铭睿过来后,他立即迎上来打了个招呼。
“厂长,是有什么事吗?”
陈铭睿上午己经巡视完车间。
这才几个小时又过来,肯定是有别的事情。
“王师傅,你看看这个。”
陈铭睿也没多说,把图纸取出来交给他。
王师傅下意识的接过来,看着陈铭睿脸上的兴奋。
瞬间就意识到这个图纸是什么。
他没有丝毫犹豫,开始查看图纸内容。
“炮?”
“厂长,这是新炮吗?”
王师傅看了几张图纸,抬头兴奋的看着陈铭睿。
“没错。”
陈铭睿点点头。
得到陈铭睿肯定的回答,王师傅再次把视线放到图纸上。
“这结构看起来很精巧。”
“看起来跟41式火箭筒差不多。”
王师傅看着看着表情有些古怪。
他发现这门火炮设计图纸和41式火箭筒相差无几。
“厂长,这是新型火箭筒吗?”
王师傅抬头疑惑问道。
“不。”
“它不是火箭筒,而是叫无后坐力火炮。”
陈铭睿说道。
“这……”
“它们俩有什么区别吗?”
“而且它的口径还比火箭筒小,咱们有了火箭筒还需要造它吗?”
王师傅又看了一眼图纸,发现这两种武器很像。
“虽然它们看起来一样,但其实有很大的区别。”
“火箭筒本质上是一个发射器,只提供一个初始方向和稳定作用。”
“火箭弹自带推进剂和燃烧室,发射后,筒内没有高压气体残留。。”
“而这个本质则是一门火炮,它的发射原理跟其它火炮一样。”
“发射时,必须在密闭药室内点燃发射药产生高压。”
“同时向前推动弹丸,向后喷出气体。”
陈铭睿简单跟王师傅解释了一下两者区别。
王师傅也是经验丰富,陈铭睿稍微一解释,他就意识到两者区别。
“厂长,它们除了发射原理不一样,威力是一样的吗?”
王师傅突然想到什么,期待的问道。
“没错。”
陈铭睿点点头。
“太好了。”
“这种火炮的有效射程可是有西百米。”
“火箭筒的有效射程才不到一百米。”
“也就是说,咱们也有了中程反战车武器了?”
王师傅满脸兴奋。
“对。”
“咱们用火箭筒敲了鬼子十几辆战车,以后战斗的时候,鬼子肯定有了防御。”
“现在有了这个,咱们就能在西百米外,找个掩体把火炮架起来朝他们开炮。”
“鬼子的步兵机枪够不着,咱们却能瞄着他们的铁王八,一炮一个。”
“或者用它敲掉远处挡路的碉堡火力点,为步兵冲锋扫清障碍。”
陈铭睿脸上也带着笑容。
“厂长,这可是真是个好东西。”
“这玩意,咱们必须得赶紧造出来。”
王师傅也是一脸兴奋。
“我也是这么想的!”
“事不宜迟,老王,立刻把你手下技术最好的骨干,还有负责精密加工的老师傅们都叫来。”
“咱们马上开个碰头会,吃透这份图纸。”
陈铭睿同样点头道。
王师傅立即让人把其它技术人员叫来。
众人在火箭筒车间旁临时腾出的空地上。
七八个技术骨干围着铺开的图纸。
在王师傅的主持和陈铭睿的关键点拨下。
己经将51式无后坐力炮的结构原理、关键尺寸、材料要求和加工难点梳理得七七八八。
大家越讨论越兴奋,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动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c0cd0-2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