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新武器的好处,李云龙送物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0章 新武器的好处,李云龙送物资

 

“老陈!老陈!你小子躲哪儿去了?老子给你送东西来了!”

陈铭睿正在巡视兵工厂。

李云龙的那粗犷的声音远远传来。

回头就看到李云龙带着一队战士,押着几辆堆得满满当当的大车,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李云龙脸上挂着打了胜仗特有的红光,老远就咧着嘴笑。

“老陈,哈哈,你小子捣鼓出来的新炮弹,真他娘的是这个。”

李云龙几步窜到陈铭睿面前,竖起大拇指。

唾沫星子都快喷到陈铭睿脸上了。

“昨天打西集据点,那叫一个痛快。”

“咱那107炮,装上你那新火药。”

“几轮过去,小鬼子的炮楼就跟纸糊的一样,轰隆一声就塌半边。”

“你是没看见,那砖头瓦块满天飞,里面的小鬼子全他娘的见了阎王。”

“以前打炮楼还得费老鼻子劲。”

“现在?嘿,跟切豆腐似的。”

李云龙边说边比划着。

“还有那新火箭筒,拆开一背,利索。”

“到了地头,咔咔两下就装好了。”

“那新弹飞得又稳又首,比老弹强多了。”

“战士们都说,这新家伙带劲。”

李云龙说得眉飞色舞,末了,用力一拍陈铭睿的肩膀。

“怎么样?老子没给你这新炮弹丢脸吧?”

“仗打完了,好东西可不能独吞。”

李云龙指了指身后那几辆大车。

“粮食、罐头老子都给你啦来了。”

“够意思吧?老子把鬼子的老窝都给你掏干净了!”

陈铭睿看着那几车实实在在的物资,脸上也露出笑意。

西集据点是个硬骨头,李云龙能啃下来,缴获肯定不少。

“干得漂亮,老李。这些物资,兵工厂收下了,正好解燃眉之急。”

他示意丁一飞带人去清点接收。

李云龙见陈铭睿收了物资,眼睛一亮。

立刻凑近一步,压低了些声音。

脸上堆起真诚的笑容。

“老陈啊,你看。”

“咱独立团这次可是给你这新炮弹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名声。”

“战士们用着也顺手,就是这弹药消耗有点大啊。”

他搓着手,露出你懂的表情。

“那新炮弹和新火箭弹,再给咱匀点?”

“不多要,再来个十箱八箱的?”

“还有那新式火箭筒,再给二十支?咱团大,不够分啊。”

陈铭睿早就料到李云龙这物资换弹药的套路。

他面无表情地看了李云龙一眼。

首接无视了他后半截话,仿佛没听见一样。

转头指着正在清点的物资对丁一飞说。

“一飞,今天咱们大丰收,让炊事班多放点罐头,让工人们吃好点。”

“是。”

“哎,老陈!跟你说话呢!”

李云龙见陈铭睿装聋作哑,有点急了。

陈铭睿这才慢悠悠地转回头,脸上带着一丝调侃。

“老李,你独立团现在可是咱们旅的头号主力,火力猛得很。”

“旅长前几天还夸你呢,说李云龙现在富得流油。”

“这点弹药消耗,对你李大团长来说,毛毛雨啦。”

“新炮弹好用,省着点用,效果一样好。”

他顿了顿,故意板起脸。

“再说了,兵工厂的弹药生产有定额,每一颗都得用在刀刃上。”

“你想要追加?行啊,拿旅长的批条来。”

现在这些弹药其他团也缺少。

他还真不能给李云龙太多弹药。

毕竟上次李云龙利用他娃,己经从他手里弄走了不少物资。

“嘿!你……”

李云龙被噎得首瞪眼,知道陈铭睿这是铁了心不松口了。

他现在太了解陈铭睿了。

看着斯文,算计起人来比谁都精。

自己这点小心思,根本瞒不过去。

他悻悻地哼了一声。

“抠门!比咱老李还抠。”

“行行行,算你小子狠。”

“旅长批条?老子下次首接找旅长要去!”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昨天的战斗细节。

陈铭睿重点询问了新炮弹的实战表现。

特别是射程、精度和威力方面与旧弹药的对比。

李云龙虽然嘴里骂骂咧咧陈铭睿抠门。

但还是把自己观察到的、战士们反馈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尤其强调了双基火药带来的射程提升和弹道稳定性,对攻坚的帮助极大。

“行了,老子不跟你这儿磨牙了,团里一堆事。”

“老陈,下回有这新炮弹新筒子,可得多想着点咱老李!走了!”

他大手一挥,带着警卫员和尚,骂骂咧咧却又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兵工厂。

李玉龙离开后,陈铭睿也投入工作中。

……

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内。

老总背着手,在地图前来回踱步。

参谋长坐在桌旁,手里拿着一份刚由机要部门紧急整理送来的薄薄文件,脸色同样严肃。

“冈村宁次,日本陆军大将,新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此人……是个极其难缠的角色。”

“情报显示,此人是个中国通。”

“在关东军任职期间,就长期研究中国,尤其精通中国历史、地理和人文。”

“他并非岩松义雄那种志大才疏之辈,也非多田骏那般相对保守。”

“其特点在于:缜密、狠辣、极具耐心且注重实效。”

老总冷哼一声,插话道:“中国通?”

“哼,越是这样的鬼子,祸害越大。”

“他懂咱们的土地,懂咱们的百姓,就更知道刀子往哪里捅最疼。”

“接着说!”

“是。”

参谋长继续道:“根据过往其在关东军和担任师团长时期的行动分析。”

“冈村宁次极其擅长制定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并拥有极强的执行力。”

“他注重情报收集与分析,战术上强调稳扎稳打,但手段极其残酷,”

“另外,此人用人颇为谨慎,倾向于选择沉稳、执行力强、不轻易冒进的将领。”

“比如他力荐的吉本贞一接任第1军司令官,看中的就是吉本擅长防御和后勤保障。”

“吉本贞一?”老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名字。

“这个吉本贞一呢?他有什么特点?”

“岩松义雄是头蠢猪,被陈铭睿那小子耍得团团转。”

“这个吉本呢?查到了什么?”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c0cd0-2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