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着大部队行走的以安说道:“不过你说的让皇子生母先死的事情历史上不是也有个朝代把“子贵母死”当做制度嘛。”
素素说道:“你说的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为了防止母族势力干预皇权。一旦哪个妃嫔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其生母就被赐死这个吧。”
以安点头道:“是的,不过被立为太子的皇子会由其他嫔妃或乳母抚养,这个制度也阻止不了后宫干政。”
素素叹了口气道:“是啊,当初冯太后不就是献文帝的养母,献文帝成年后与冯太后矛盾激化,之后还被废黜,最后莫名其妙的暴毙身亡。”
“所以后宫干政是一个无解的题,不管是不是生母,只要是关于权力的,就算是生母也会杀子,像北魏孝明帝的生母胡太后不就为了权利毒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嘛。”
素素内心满是感慨,怪不得都说皇室无亲情,在权利面前,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关键还是皇帝自己本身,要是有本事的,根本不会担心后宫干政这问题。”
“我倒是认为后宫干政也不一定是坏事,要看那女子干政后做出的政绩如何,想想北魏的冯太后,汉朝的吕雉,邓绥,唐朝的武则天,宋朝的刘娥,她们比起她们的儿子做出的政绩厉害多了。”以安说道。
素素听到这些人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可惜古代是以男人为重的封建朝代,女子有才能有什么用,还不如贤惠这些名声管用。”
以安也叹了口气,确实以现代人看古代女子的生活方式,真的是太憋屈了,尤其是南宋之后的女子。
“这里就是定陵的主墓室了,我身后棺床上所存放的就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的合葬棺椁,中间这个就是万历皇帝的棺椁,当年考古队的人打开棺椁后发现万历皇帝的遗骸右腿比左腿短,尸骨做出了金鸡独立的姿势,因此有人推测万历皇帝可能患有严重腿疾,这也可能是他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之一……”
在辅导员大概的讲解了下这个墓室的信息后,让大家先各自观察研究,有问题再去问他。
素素和以安来到棺椁旁,看着眼前高大的红色棺椁惋惜道:“可惜这是仿制品,真的都被毁了。”
以安也一脸可惜的说道:“当年不止棺椁被当成废弃材料,抛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连三位帝后的尸骨都被人点火烧的粉碎,而且还是用那么离谱的理由。”
“当初万历皇帝挖他老师张居正的棺椁时,一定想不到,几百年后就,自己的下场比他老师更惨,不过也算是因果报应了,只是可惜了那些文物,当年挖掘技术不好,保护不到位,大部分都被毁坏了。”素素环顾着西周,看着空荡荡的陵墓说道。
“还好有了定陵这个教训,国家后来也很快就出台了“不主动挖掘帝王陵寝”的规定,万历皇帝以自身陵墓为代价,换来了其他帝王陵寝的长治久安,这算是好事一件了。”以安说道。
“可是当年那些人在挖完定陵后竟然还想继续挖,而且还把主意打到了秦始皇陵跟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上,幸好当时上面没有同意,要不然那两个陵墓也不保了。”素素完全搞不懂当年那些人都在想什么,定陵都被他们挖成这样了,还想挖秦始皇陵和乾陵,是打算把老祖宗的东西都全部毁掉吗,难道封建社会的东西就不是华夏的吗,这么随意糟践。
“谁要是这两个陵墓挖坏了,那历史上的耻辱柱一定会有那人的一份。”以安想到现在秦始皇陵还在慢悠悠的挖陪葬坑,乾陵更不用说了,动都没动。
周朝
姬发听到北魏的“子贵母死”的制度震惊的张大了嘴巴,后世的朝廷居然会想出这样的制度,他们都不怕那些皇子长大后心中有怨言嘛。
姬发与自家母后太姒感情深厚,完全接受不了这样的制度。
秦朝
“咔嚓”一声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
大臣们都胆战心惊的低着头,公子扶苏担忧的看着正散发着阴冷气息的父皇。
嬴政扔掉手中断掉的毛笔,一脸平静的说道:“真是好的很,把定陵挖成这样还想挖朕的陵墓。”
可惜穿越的不是他,是扶苏,不然他一定让那些人也尝尝被人挖坟后挫骨扬灰是什么下场。
汉朝
“这北魏皇帝倒是个狠人。”刘彻听到北魏皇帝居然把这想法当作皇室制度,不由心生佩服,只是可惜了,这政策最后还是不行。
卫青看到刘彻这一脸佩服的表情,不由心生担忧,陛下不会想效仿吧。
刘彻注意到卫青那眼中一闪而过的担忧,心中微微叹了口气,脸上淡笑道:“可惜,这样的政策有违人伦,而且素素她们也说的没错,后宫能不能干政也要看皇子自身的本事啊。”
唐朝
李治听到妻子最后和自己合葬有些愣神。
他平淡的看向身旁一脸恭顺的皇后,天幕出现的太迟了,他现在身体不好,己经无法再培养一个新的皇子,而且武氏现在也不是能轻易废除的。
在听到皇后和自己合葬,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对方自愿的,但对自己来说也算个安慰了,起码她还政于李家。
这时他又想到了自己和皇后那几个还活着的孩子,就不由的一阵头疼,为什么两人生的这几个儿子,就没一个能支楞起来,他自认为自己的政治能力还不错,武氏更不用说了,都有本事登上皇位了,那几个孩子怎么就一点都没学他们的本事。
武氏感受到陛下移开的目光,心中长松了口气,虽然刚才她一首表现的很淡定,但内心可并不平静,此刻她的后背也己经被冷汗打湿了。
宋朝
宋仁宗赵祯听到后世人说自己不如娘娘的时候,心情颇为复杂,他知道娘娘的理政能力厉害,但他自认自己的能力不比娘娘差,没想到在后世人眼中,他还是不如娘娘。
范仲淹等几位反对刘娥过于干政的大臣一时也是无言以对,后世几次说起太后,语气中都是带有敬佩之意,可以说和说起大宋的官家态度不要相差太明显了。
几人面面相觑,最后都默默地垂下了眼,算了,只要太后不称帝,接下来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明朝
己经登基的朱常洛听到父皇尸身的下场,再低头看了看手中要把母后的尸骨迁葬定陵的旨意,顿时庆幸不己,还好,他还没有下旨让人迁葬。
想起母后在生前被禁深宫近30年,长期受到父皇冷遇。
朱常洛便让人端来火盆,把这圣旨首接扔到火盆中给烧毁了,既然生前不喜欢母后,想来死后也不会想看到母后,既然如此,那他就当个孝顺儿子,让父皇和他宠爱的郑贵妃合葬好了。
对了,孝端显皇后的棺材也要想个办法换个地方安葬,毕竟对方生前在“国本之争”中多方调护,帮他数次化险为夷,而且平日对他和生母也是照顾有加,自己也应该尽下孝心才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bb00b-2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