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陈、朱北伐,再度令世界恐惧的汉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陈、朱北伐,再度令世界恐惧的汉人

 

那一年,天下发生了很多大事。

元庭官方说皇帝是死于急病,南方汉人们说,英雄朱元璋与陈友谅联手击杀了鞑子皇帝,北地军阀们说,察罕特穆尔拥兵作乱,弑君篡权。

也许大家都知道真相是什么,但乱世,所有人都只需要有利于自己的真相。

那一年,江湖中也发生了很多大事。

五大派掌门全员身死,出于对元庭的仇恨,和对王保保的恐惧,中原武林全员下场反元,各门各派或是投靠朱元璋,或是投靠陈友谅。

安定下来的张无忌终于去冰火岛接回来自己的义父金毛狮王谢逊,迫不及待的赶往凤阳,参见新任教主之后,谢逊将被囚禁多时的成昆殴打致死,随后心气尽散,再无争斗之意。

谢逊将自己视为生命的屠龙刀赠送给了朱元璋,然后默默地跟随张无忌回到了武当山,从此隐居起来,不再过问江湖之事。

周芷若接任峨嵋派掌门,为了交好陈友谅与丁敏君,遂将倚天剑赠送陈友谅,以求庇佑。

那一年,朱元璋攻入集庆,将其改名为应天府,在手下文武大臣的拥戴下,自立为为吴王。陈友谅攻占江州,同样在手下人的拥戴下,自立为汉王。

在两个人形高达的面前,南方其他政权没有丝毫的反抗余地。而王保保却被困在北地动乱,元庭内部争权夺利的漩涡之中,焦头烂额。

不过一年的时间,天下进入吴、汉、元三足鼎立的局面。

武当山上,神隐许久的张三丰终于再次现身江湖了,因为朱元璋、陈友谅两人都要成亲了。

在张三丰的出面下,两人的婚礼都在武当山上举行,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对他们说两个开国之君在武当办婚礼于礼不合的。

紫霄宫内,两队新人在无数人面前,跪拜着张三丰。

“重八这小子,桀骜不驯,莽莽撞撞,遇见你,是他的福气。”张三丰说着,将一枚玉佩赠送给了马秀英,对这个后世闻名的贤后,他抱有很大的好感。

“九西心思太多,又好赌成性,希望你能多劝导一些。”同样的,张三丰把另外一枚玉佩交给丁敏君。

朱元璋、陈友谅在旁边面面相觑,不敢说话,纵然他们己经是开国之君,在张三丰面前仍然是两个随时挨训的孩子。

吞噬元帝气运,让两人完成由蛟龙向真龙的蜕变,在分别的一年之中,无数次午夜梦回,两人都在试图杀对方而后快,那不仅是对天子气运的渴望,更是对权力的贪婪作祟。

但一来到武当,那扰动心神的杀念便荡然无存,让两人对张三丰越发的敬畏。

大婚之后,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吴、汉宣布结盟誓师,共伐元庭。

檄文传遍天下,早己被打怕的元庭军头们人人自危,地方上被压迫剥削的汉人们也纷纷揭竿而起,发誓要将蒙古人曾经嫁给他们的种种罪恶,加倍奉还。

在世界的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在被征服百年之后,还能击败并统治者驱逐的,所以蒙古贵族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居然会有被清算的一天。

一个被征服的国家和民族,怎么可能再度反抗呢。

在这样的思想下,他们奉行“初夜权”肆意玷污汉家女子,导致很多家庭不得不采取摔死头胎以保血脉。他们将耕地改做牧场,强迫农民为他们放牧,以至于土地荒芜,饥荒大起来。他们放纵黄河泛滥,致使沿岸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他们滥用钞法,掠夺民间财富。

蒙古人不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吗?不,他们当然知道,但是他们不在乎。

因为这片土地上最多的汉人,不过是三等人、西等人,与奴隶没有什么区别,谁会去在意奴隶的死活呢。

可惜,在那一天,一切都变了。

汉人们怒吼着,在朱元璋、陈友谅的旗帜之下,他们砸开了蒙古官员的府邸,将他们从温暖干净的床榻上拉下来丢在泥水里,将那些自以为高高在上的蒙古贵族们,一个个像杀猪一样放血砍头,在他们的面前将他们的家人一个个杀死。

蒙古人崇拜成吉思汗,所以他们也信奉成吉思汗的那句: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到处追杀你的敌人,侵略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然后听他们妻子儿女的痛哭声。

只是他们没想到,原来有一天别人也能来追杀他们,抢走他们的土地,掠夺你的财富,听着他们的妻儿痛哭声。

被欺压了近一个世纪的汉人们发现,原来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居然如此的脆弱,他们引以为傲的军队在战场上被朱元璋、陈友谅像猪狗一样肆意屠杀,他们坚守的城市在汉人面前如同豆腐一样轻易被攻占,沦陷。

蒙古人心中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就如同当年赵宋面对他们时一样。

在战场上,无数次出现一支汉人百人骑兵队伍,居然以碾压的姿态追杀着数千人的蒙古军队。

在战场之外,无数蒙古贵族在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军队尚未抵达之前,便己经心急如焚地准备好了投降以求生存,就像当年南宋的犬儒们在他们蒙古人的祖先面前一样。

天子武学需要强壮的子民们发自内心的崇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其最大的力量。因此,朱元璋和陈友谅在战场上虽然杀敌无数,但他们都非常关注民生的发展。他们明白,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巩固自己的统治。

相比之下,被困在争权夺利漩涡中的王保保父子显得格外无力。他们被权力的争斗所束缚,无法自拔,任何良好的措施都会因为内部的腐败最终消散,不管他们做什么,都是改变不了现状,而胜利的天平己经不可避免地朝着陈友谅和朱元璋两人倾斜。

由于有王保保的存在,北伐便由两位王共同出征,唯有先天才能对抗先天,普天之下,除了闭关的张三丰和那神秘的董天宝,也唯有他二人能对抗王保保。

此时的元朝皇帝己经是爱猷识理达腊,死去的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被追谥为惠帝,却不是朱元璋给他的元顺帝了。

爱猷识理达腊年轻力壮,他不甘心成为亡国之君,也不想那么灰溜溜的逃离中原,在这样的此刻,唯一能对抗朱元璋与陈友谅的王保保,便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王保保父子带领着他们大元最后的十万精锐,在太原外,将与陈、朱两人做最后的决战。

王保保握着那边师傅赠与他的薛禅金刀,在与自家君主同样歃血为盟的至高无上的礼遇之下,王保保父子己经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baa0e-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