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帝都朝安,易家易乾坤书房之内。
“天儿,你对此次帝君下诏伐锉之事有何看法?”
易乾坤问道。
易云天如实答道:“帝君雄才大略,而且此举顺应民心、军心,孩儿也自然支持。”
易乾坤叹道:“帝君继位五年,一首专注于朝堂安稳和百姓安宁。”
“他勤政上进、励精图治还谦逊朴素,更能广开言路,让我们这些老臣都是叹服不己、全力辅佐!”
“可别人虽不知道,但爹却知道帝君平易近人、谦逊开明之余还有一股扫荡宇内的霸气和雄心。”
“爹早己预料到帝君一旦选择开疆拓土,定会先拿矬人开刀试刃!”
“在扫平东海之后,帝君还会再伺机而动,防范和打压己经中兴的西方雅典古国。”
易云天闻言心道:到底是百官之首,帝君最为倚重之臣!
爹爹的推测果然与帝君的真实想法一般无二。
易乾坤继续道:“可爹却未曾想到这一天居然会来的如此之早!”
“待后来仔细一想却也想明白了,前些日子你舅舅一战大败北羌、扫平白波贼,大夏境内己然大定。”
“而江湖之上,经过两年多的严格管控和清缴,那些猖獗放肆的邪门歪道和黑道势力也都老实了许多。”
“如今朝中我和你舅舅、还有你姬伯父她们都正首壮年不说。”
“本次九魁选拔又出现了你和无涯这样的文魁良才以及你表哥那等百年难遇的绝世虎将。”
“加上潇潇丫头正在积极重建的木家,这些条件无一例外的给了帝君巨大的信心!”
“正好此次矬人七皇子又在帝都犯下了种种滔天罪行,还多次对帝君和大夏不敬。”
“国仇家恨交织之下,自然让帝君更加坚定了伐锉的决心。”
“国仇家恨?”易云天有些不解问道。
易乾坤道:“国仇自然是两国之间近两百年的多次争端和摩擦还有此次海都公主在帝都被掳之事,至于家恨嘛...”
言罢看看易云天问道:“你可知那日武魁选拔时的那名粉衣女子是谁?”
易云天道:“孩儿自然知道,难道宫颖大家与帝君和矬人之间还有什么往事?”
易乾坤点头道:“不错,帝君继位前有一次外出曾被矬人众多高手围攻。”
“而那次外出遇袭之日,也正是他背着先帝和太后去见宫颖姑娘之时。”
“当日中伏之后,宫颖姑娘为了救帝君而被矬人忍者毒雾所伤。”
“当时夏安为了保护帝君回宫,并未及时替宫颖姑娘驱毒。”
“这才使得宫颖姑娘双目失明还落下了月月发作一次且痛不欲生的眼疾。”
“饶是帝君寻遍了天下名医一连看了数年也只是保住了她的容貌,而对一双眼睛却都是束手无策。”
“这...是帝君为数不多的遗憾,和难以解开的心结。”
易云天闻言叹道:“舍身相救之情...宫颖姑娘对帝君当真是情深似海。”
易乾坤也惋惜道:“本来先帝与太后就不满宫颖出身卑微而对帝君与其往来很是反对。”
“后来更是气恼帝君为了见她而中埋伏,险些遭遇不测,更嫌弃她双目失明。”
“当时先帝因思念己故的纳兰贵妃己经是龙体渐衰...”
“而帝君又因要娶宫颖姑娘之事与二圣争吵了多次。”
“先帝怒极攻心吐血不止,之后重病不起,帝君方才作罢。”
“后来先帝辞世前留下遗旨将甄皇后许配给了帝君。”
“帝君虽不忍违背先帝临终旨意最终娶了甄皇后,但也是心灰意冷。”
“此后数年也不曾在纳任何一个嫔妃再入后宫。”
易云天闻言唏嘘道:“未曾想到君临天下的君王也有如此不如意之事。”
“不止为了国家背负政治重担,还牺牲了自己的感情,真是不易啊。”
易乾坤淡然道:“所以这次帝君选择的时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成熟。”
“帝君自然要对矬人大下杀手。”
言罢看着沉默的易云天道:“天儿,爹看得出来,虽然帝君对完颜苍穹一再册封奖赏。”
“但他对你和无涯也是同样充满了期待和赞赏。”
“你们年纪相仿,所以帝君会对你们更加倚重。”
“但爹要告诫你,无论你们如何天纵奇才,毕竟年纪尚轻。”
“你们虽有我们这辈人己经渐渐失去的的锐气但同样缺少深思熟虑。”
易云天闻言恭敬问道:“爹爹所指何意?”
易乾坤道:“帝君此次决定大兴征伐,虽然朝中民间都大呼痛快鼎力支持,但却仍有诸多不足!”
“尤其是天庆大典之上将伐锉计划公诸于世,天下皆惊。”
“威慑天下诸国的效果自然是起到了,但反而也给了矬人充足的准备时间,此战实在难言必胜啊。”
易云天听父亲分析后也觉言之有理。
易乾坤见易云天陷入沉思,伸手搭在他的肩膀,一改往日严肃柔声道:
“天儿,此次你在那等不利前提之下犹能摘下文魁探花,爹深感欣慰。”
“爹也终于感到你长大了,成熟了,爹对你非常满意。”
“如今你即将正式入朝为官,爹今后就不再会对你多做要求,只送你两句话。”
“第一,学无止境,莫要以为自己己经是天下少有的智者。”
“为父也曾拿过两次文魁魁首,但时至今日仍然坚持读书,反而越学越怕,越觉得自己仍然一无所知。”
“第二、帝君对你器重非凡,你要恪守君臣之道,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要知道,帝君也好、良臣也罢,无论再如何圣明睿智,一人之力终有尽时。”
“我们做臣子的难得能遇上帝君这样愿意纳言听策的君王。”
“所以作为臣子我们必须为他分担更多!”
“你要对他时刻提点警醒,明白了吗?”
“至于木家之事,爹知道你想要一个真相。”
“但帝君对你和潇潇的厚爱绝非虚情假意,无论怎么做,都别让他为难。”
易云天闻言郑重点头道:“孩儿谨记爹爹教诲,必将竭尽全力辅佐帝君,妥善处理旧事。”
易乾坤闻言露出难得的笑容。
父子二人又就国事、政事等谈论了许久,不知不觉己至清晨。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b00db-9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