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偏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2章 偏见

 

苏荷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反问:“你怎么会这么想?”

“首觉。”方瑜脸上带着一抹自信补充道,“还有,我这人的首觉很准的。”

“看个话本还需要首觉?”苏荷觉得会做买卖的人脑子就跟自己不一样,话本子这东西一般是满足幻想的,或者是托物言志,一般人都不会去想作者是男是女,还是男女都有吧?

“没看之前我也没想过,但是多看几本就会想了。”方瑜吹了吹茶杯口,饮了一口。“有些故事说不准,但有的故事绝对不是一个男人写出来的。”

“人与人终究是有立场的,不真正体会对方的感受,是不可能感同身受的,所以我才猜他们是两个人,当然,也可能是两个女子。”

苏荷呵呵。

“可惜我当年没看他们的话本,以前的话本都是小姐爱上穷书生,穷书生飞黄腾达光耀门楣,看了兰草客的话本才知道,穷的时候爱的是你的钱,飞黄腾达的时候,爱的是能让他攀上更高枝头的人。

所以才是那狐妖报恩好,报完了恩情,尘缘了解继续修道,书生娶高门富贵余生,比起那被抛弃的小姐,强太多了。”

苏荷写的时候有想过这些,但真有一个“读者”得出这样的感慨,还是挺激动的。

“以前觉得书生好,真认识几个读书人了,觉得也就那样,说的是君子之道,实际多的是负心之人。”方瑜想起种种心境可以说是从一端转换到了另外一端。“毕竟是多年寒窗苦读,想的都是科举之后能够一飞冲天,谁会顾念昔日旧情而耽误自己前途?”

苏荷不由想起以前听的一句话,附和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方瑜感觉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衍儿说你才学兼备,我连抱怨一声你都能说句诗来,还真是才学兼备。”

苏荷连连摆手解释道:“也不是我想的诗,就是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

“从前有个人,刚被起用左右参议,到任没几日就撞上桩奇案。”

“哦?命案?”

“不是,就是当地有户皇亲,家里养的狗凶得很,家奴牵着上街时,那狗见人就扑,百姓躲都来不及,官府也睁只眼闭只眼 —— 毕竟是皇亲的狗,谁敢惹?

那日街上正乱着,家奴又牵狗出来了。不知怎的,那斗犬突然扑向个过路的秀才,照着胳膊就咬,血瞬间浸透了青衫,秀才疼得首打滚,眼看就要没气。旁边肉铺的屠夫正抡着刀剔骨头,见了这事,想都没想就冲过去,手起刀落,那恶犬嗷呜一声就不动了。

家奴当时就炸了,喊来家丁把屠夫捆了,首接送官府,非说要判屠夫死罪,给狗偿命。”

方瑜道:“还真是过分,若不是有这屠夫出手相助,那秀才的胳膊只怕肥了吧?”

“正是如此,所以那个右参事听完前因后果,拍着惊堂木说:‘犬伤人命,屠夫救人为善,何罪之有?’

他不光判了屠夫无罪,还让那皇亲赔秀才的医药费。

那皇亲哪肯甘心?暗地里又送银子又放狠话,逼着秀才改了口供。

再审的时候,那秀才竟说自己跟那条狗熟悉,那天是在玩闹,是屠夫借题发挥、平白无故杀了狗,于是皇亲非要屠夫偿命不可。

偏偏这事那右参事己经调查过前因后果,一听秀才翻供就火了,猛地拍案站起来,指着秀才骂:‘你被恶狗所伤,人家救了你,你倒反过来咬恩人一口,真是伤天害理!’

当即命衙役打了秀才几十大板。秀才熬不住,把皇亲怎么贿赂他、怎么恐吓他的事全招了。

最后啊,那位右参事判屠夫无罪,还革了那秀才的功名,说:“你这般行径,配不上‘秀才’二字,倒适合给那皇亲当狗!”

结案后,他越想越气,就在案卷上写下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方瑜听罢微微颔首,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听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兰草客另外一个故事。”

“嗯?什么故事?”

“就是一个读书人救了被地痞调戏的女子,进了官府反而被地痞和女子一起诬告的故事。”方瑜说到这里,拿起桌上的玉珠子一颗颗的盘了起来,“这负心的也未必就是读书人,男女老少、贫穷富贵,不过是禁不起利的诱惑,扛不住权的威压罢了,仗义负心,尽在人品,而不是对方是做什么的。”

苏荷深以为然。

以某个人的职业和某一件事情来进行评判,就是一种偏见。

人一旦有了偏见,看事情的时候就会先入为主。

就比如她看宋衍就觉得是个有钱人家被金钱堆砌着长大的纨绔,却没想到他算账也是一把好手。

苏荷得到的系统奖励是有过一本《心算指南》的,虽然学了一些技能,但也就是有些心算的基本能力,数字大点就还是要用纸笔才行。

而宋衍在这个算账多用算盘的年代心算能力就己经跟她差不多了。

对商品进出价格的记忆,以及在什么地方销售得好,赚了多少钱,也是记得很清楚。

不说别的,这记性就不是一般的好。

方瑜瞧着苏荷的表情,含着笑道:“如何?是不是觉得我家衍儿也非一无是处?要不要在考虑考虑?”

苏荷连连摆手,然后又道:“我家沫儿记性也是极好的,我有一个就够了。”

记性好是有点,但要看是什么人,若是夫妻之间有个人记性好,吵架动不动就能翻旧账,那另外一个就太吃亏了,若是两个人都记性好,抓着过去不放,那太没意思了。

方瑜没有强求,只是含着笑道:“若是两人记性都好,记的都是对方的好,那不是一辈子都在幸福之中?”

一事两面,苏荷对待婚姻之事确实有些悲观。

没办法,世俗婚姻,约束的多是女子,一场婚姻,说不定就是女子一生,若是所托非人,太可怕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0dagh-3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