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两银子什么概念?
一户寻常百姓四口之家,半年的生活嚼用也不过如此。
二人懵懵然的随贾蔷上了三楼“兰”字包房,看到包房墙壁上挂着许多字画书帖,摆放着各式名贵古董家俬,桌几椅凳贵妃椅皆是上等檀木,雕花雅致,房间内幽香扑鼻。
透过窗几,可观望大半个繁华的西单大街。
包房内还有两个如花美玉的婢女侍立,准备为客人服务斟茶倒酒。
当然,这些都需要款爷们随手打赏的,花销也不会低……
铁头和柱子哪见过这等阵仗,一个个黑脸发红,连手脚都不知该往哪搁了……
然而贾蔷大致看了圈后,面色却依旧淡淡。
论这种唬人的东西,前世夜总会做的更炉火纯青。
今日前来,不过是想看看当今天下的顶级酒楼,到底是什么样的格局。
点了几个菜后,两个美色婢女先端来茶水漱口,铁头和柱子大红着黑脸,接过茶盅后就一起仰头干了。
贾蔷因前身在宁国府过惯了富贵日子,因此知道规矩。
他就着茶漱口罢,见铁头和柱子恨不得钻桌子底下的模样,轻声笑道:“这有什么难为情的?水本来就是茶水,难道喝不得?这有些讲究,也只是讲究,并非王法。”
说完,对两个忍笑的婢女道:“你们先下去罢,我们自己来就行,不大习惯有人伺候。”
两个婢女一直瞄着俊俏的不像话的贾蔷,听闻他这般说,虽失望,却还是退了下去。
能在顶层包厢吃饭的人,她们自忖惹不起。
铁头和柱子齐齐长松了口气,差点瘫在椅子上。
两人青楼窑店没少逛,但何曾见过如此阵势?
贾蔷没管他二人,自顾看起这座顶级酒楼的格局来。
铁头和柱子将几案收拾利落,三人从饭桌坐到了几案边,正好临窗可观景。
看着人烟繁华的西单大街,贾蔷神情有些恍惚,多希望一眨眼,再能回到那个熟悉的西单……
许是看出了贾蔷的落寞,铁头和柱子对视一眼后,铁头笑道:“大爷,平日里见你放得下身份能和我们一起吃饭,那些面汤面片儿家常饭,你都吃的下去。没想到,今儿居然舍得在这样贵的地方吃饭,让我和柱子也跟着沾光。”
贾蔷闻言回了回神,微笑道:“在家吃有在家吃的道理,在这里吃有在这里吃的道理,对我来说,没甚分别。”
柱子挠头道:“怪道铁牛一直说大爷是贵人,我和铁牛、柱子,在码头上干了十来年,拼死拼活,流了不知多少血和汗,到头来几乎甚也没落着,跟着大爷也没多少时日,怎就觉得这么有奔头呢?”
贾蔷淡淡道:“不是跟着我有奔头,是咱们运气好,生在了这盛世之时。”
铁头闻言差点没一口痰吐出窗外,以示不屑,他难忍讥笑,语气不忿道:“大爷快莫说这劳什子盛世,哪有盛世让人穷苦成这样的?”
柱子也点头,道:“我觉得也是,日子太苦,哪里算得上盛世?”
贾蔷笑道:“盛世不是天下大同,盛世是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争之苦,只要你们愿意劳动,就能吃上饭,穿上衣,不会冻饿而死,不会随时丢了性命。至于能不能吃的好,穿的好,这就要看大家自己的能为了。”
铁头和柱子还是摇头,道:“大爷别蒙咱,咱虽不念书,可爱看戏。戏上都说了,那盛唐富宋,百姓才真正过的痛快。干一天活,能轻松养活一家人还有富余,咱们还是太苦了。”
贾蔷沉默稍许,道:“那是你们不知道大燕开国有多难,有多苦。”
铁头忙道:“饭菜还没来,大爷给咱讲讲,开开眼界呗!”
说着,赶紧给贾蔷斟茶倒水。
贾蔷啜饮了口茶水后,轻声道:“宋之后,虽中原故土尽失,可华夏衣冠仍未灭绝,于海外立足,而后数百年间,始终不断与蒙元战争,为了光复我汉家江山,先祖们抛却多少头颅,洒下多少热血?这十万里江山锦绣如画,却是先祖们以热血浸透!
蒙元、后金饮马长江时,汉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连猪狗畜生都不如。相比于那个时候,现在又怎能不算是盛世呢?”
铁头和柱子顿了顿后,铁头道:“咱太祖高皇帝和世祖爷爷自然都是好样的,是天神下凡来救咱们的。太祖高皇帝率四王八公三十二侯,打下了大燕的江山。世祖皇帝又领着元平功臣,把死灰复燃的骚鞑子们一直打到了天边,再不敢犯边。这些咱听戏都听过,可是后来的天子,就是太上皇,真不咋样。要不是他,也不至于如今贪官污吏遍地都是,喝民血抽民髓,苦的咱们都快没活路了。”
此言一出,一墙之隔的“梅”字间,同样是临窗而坐,静静吃茶看景的一位面色苍迈清隽的老人,虽脸色未变,抬起的茶盏,却再难入口。
他身边侍立的一面白无须的高大男子和一年轻男子齐齐目露震怒之色,就要发作,却见老人轻轻摆了摆手。
这时,隔壁包间又有声音自窗边传来。
“这就是你们鲁莽无知之处了,在我心里,太祖、世祖皇帝纵有开天辟地之功,然而太上皇,也是一位再续华夏乾坤之大功的圣君。纵然有过错,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相比其大功,那些过错,连瑕疵都算不上。”
“大爷,你这话……咱可就听不懂了。莫非太上皇,比太祖、世祖皇帝还强?”
铁头和柱子是真的不解贾蔷之意。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ffh0gh-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