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真干、实干、快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72章 真干、实干、快干!

 

“赔钱”两个字如同冰水浇头,让会议室的温度骤降几分。

即使是支持项目的人,脸上也蒙上一层阴影。

“看到了吗?”孟晓龙语气沉重,“一个稳赔不赚的项目,而且可能赔得不少!”

“这钱,是宝贵的国家外汇和地方财政资金!”

“我们国家底子薄,经得起这样折腾吗?这与我们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装备工业的大方针,是否相悖?”

“工人兄弟的汗水换来的外汇,买进一堆高价散件,装成车再卖给普通干部和老百姓?这符合中国国情吗?我看值得再商榷!”

朴素的道理加上冰冷的财务数据,孟晓龙的质疑带着巨大的冲击力。

会议室陷入了更深的沉默,疑虑和动摇的情绪开始在不少人心头蔓延。

就在这沉重的气氛几乎要压垮项目前景时,一首挺首腰杆端坐的李钢站起来了。

他知道,该是一汽,该是他这个技术派厂长发出最强有力回应的时候了!

“孟老!各位领导!”李钢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坚定,带着一种经历过大工业锤炼的力量感。

“首先,我要代表一汽全体职工,向孟老对汽车工业的赤诚之心表示最高的敬意!”

“孟老的担忧,也是我们一汽人在夜不能寐时反复思考的问题!”

他话锋一转,态度坚决:“但是,孟老,各位领导,这次合资项目,与过去同日本人的合作完全不同,也绝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买卖’!”

李钢的目光中燃烧着火焰:“引进奥迪,不是终点!它只是起点!”

“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自主发展的关键桥梁!”

他语气斩钉截铁:“我们一汽的目标,绝不是永远停留在组装外国零件上!”

“请各位领导看看我们的计划书。”

他让一旁的张兴业把他们一汽早就准备好的资料,全都放到了会议桌上。

由在场各个参会人员互相传递。

看着一汽提供的计划书和资料,不少人脸色都有些异样。

这个准备,太足了。

“我们的计划书里写得清清楚楚——”李钢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技术引进后三年内,我们要实现发动机缸体、缸盖关键部件的国产化!”

“五年内,国产化率要突破60%!”

“目标是最终打造出我们自己能完全掌握的、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下一代红旗轿车!”

“所以,哪怕是前期可能赔本,但相较于我们从奥迪身上获得的技术,我认为,不值一提。”

他面向孟晓龙,语气充满敬意但无比坚定:“孟老,您说我们是买卖,我理解您是恨铁不成钢!”

“但我们一汽人在孟老您这批前辈的带领下,从来都是啃最硬的骨头!”

“我们引进德国设备改造生产线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造更好的国产车吗?!”

“我们赔得起短期投入,但我们赔不起错失发展的时间!”

“赔不起技术停滞的十年又十年!”

“这次机会,是技术跨越的捷径,我们不能放过啊!”

李钢的发言振聋发聩。

紧接着,张兴业立刻示意身旁的财务处长补充。

财务处长拿出一份计算书:“各位领导,刚才的初步亏损预估我们看到了。”

“但我们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亏损在早期确实存在,但这是任何重大技术引进项目初期都难以避免的沉没成本!”

“关键在于投入产出比和时间点!”

他翻动文件:“根据我们测算,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提升、规模扩大、供应链本土化,预计在项目运行的第五到第七年,我们就能扭亏为盈!”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港岛的同志了解到,鼎峰集团在品牌运营和技术整合上极具实力!看看斯沃琪的成功!他们不仅仅是卖表,是把技术、品牌、销售网络做成了闭环!”

“奥迪项目邵先生的野心显然更大!如果他能帮助奥迪在中国站稳脚跟,带动的是一个千亿规模的产业链!”

“其产生的税收、就业、技术溢出效应,是初期那点财务亏损无法比拟的!”

“我们必须有发展的眼光!这是给中国汽车工业输血造血!”

“输血更要造血!”李钢立刻接过,再次强调,“奥迪的技术、标准、管理体系,就是最好的营养剂!”

“它能激活我们整个工业体系!”

“一汽愿意担起这副担子,把这付有可能暂时苦涩的药,熬成强健中国汽车工业体魄的大补汤!”

李钢和一汽团队的发言,以清晰的技术路线图、有力的财务动态分析和强大的使命感,将孟晓龙带来的质疑声压了回去。

他们不仅回应了“赔钱”的担忧,更将焦点拉回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长远战略上。

长春一汽在技术和体系上的强大优势,以及对国产化进程的坚定承诺,此刻在李钢铿锵有力的陈述中,得到了最有力的展现。

会议室里一时鸦雀无声。支持者心中重燃希望,反对者也不得不重新审视。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主持会议的赵克东身上,等待着最终的决议倾向。

赵克东深吸一口气,目光复杂地掠过饶兵、李钢、孟晓龙等人,心中权衡着种种利弊与那充满希望的未来蓝图。

“同志们,”他的声音沉凝而充满分量,“分歧很大,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

“孟老的提醒,是警钟!告诉我们引进消化任务的艰巨和财务风险!

广东的努力,展现了地方的活力和热情!

饶董和李钢同志的分析,则描绘了依托成熟基地尽快实现先进技术落地并带动整体升级的战略路径!”

他缓缓站起身:“无论最终花落何处,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奥迪项目,我们搞定了!”

“而且必须是真干、实干、快干!要把技术学过来,把产业带起来!”

“我的建议是,”他的目光落在李钢身上:

“李厂长你先别回去了,你带人也去一趟港岛,认真考证,如果与邵维鼎先生达成了一致,你们可以与广东代表团一起,前往德国进行考察。”

“把与奥迪合资这个项目,落实下来!”

李钢仿佛是得到了某种使命一般,立刻站起:“是!”

(求催更,发电,还有)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fbdhcd-8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