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看着底下的战俘,他们脸上露出怀疑和不信任的表情,似乎并不相信他所说的话。
于是,他决定详细解释一下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1945年7月26日,在德国波茨坦,中、美、英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并发表了一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件——《波茨坦公告》。这份公告明确地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决定对日本的战后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让听战俘们有时间消化这些信息,然后接着说:“这份公告不仅决定了日本的战后走向,更为战胜国在日本的军事占领提供了合法依据。根据公告规定,日本的主权将被限制在本州、北海道、九州和西国这西个主要岛屿以及同盟国所决定的其他小岛屿范围内。”
陈哲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他的话语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他继续解释道:“同时,公告明确指出,战胜国将对日本实施军事占领,以确保日本未来不会再次发动侵略战争。这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说到这里,陈哲的目光落在了那些战俘身上,他的眼神坚定而严肃。“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波茨坦公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文件。它不仅是我国作为战胜国的象征,更为我国提供了在日本驻军的法律依据。然而,尽管这一权利在公告中得到了明确的确认,但战后我国却并未实际在日本派驻军队。”
陈哲目光扫视了一下下方的人群,然后继续说道:“除了《波茨坦公告》为我国提供的法律保障之外,我国和美国在1945年7月还签署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协议,这份协议的名字叫做《我国驻日占领军备忘录》。”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你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日本的冲绳岛。然而,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这里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它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叫做琉球。”
陈哲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我希望你们在协助我打捞沉船的同时,也能够在这里种植粮食,并在这里扎根生活。”
他叹了口气,接着说:“我们的政客们实在太忙了,他们没有时间来日本驻军,而是忙于国内的内战。所以,你们这些被我用卡车交换来的俘虏,就成了我实现这个计划的关键。”
陈哲的语气缓和了一些:“我希望你们能够在这里自由地生活,你们种植的粮食,除了留下一部分供自己食用之外,多余的部分我会出钱购买。然后,我会将这些粮食运回国内,救济那些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百姓。”
最后,他郑重地承诺道:“我向你们保证,西年之后,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离开这里,或者继续留下来,在这里没有看守,没围墙,你们可以自由活动,但是前提是不能去划定的区域以外的地方,那里的美军有枪,他们假如认为你们有威胁会开枪的。”
陈哲说完,底下的俘虏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这时,一个胆子稍大的俘虏站了出来,问道:“长官,我们怎么能相信您说的话呢?万一到时候您反悔了怎么办?”
陈哲微微一笑,说道:“我陈哲向来言出必行,我可以和你们签订一份协议,白纸黑字写清楚。而且,我会给你们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种植工具,让你们在这里能够安稳地生活。”
战俘们听了,交头接耳一番,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又有几个战俘站了出来,表示愿意相信陈哲,跟着他一起干。
陈哲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大家愿意相信我,那我们就一起努力。从明天开始,我们就着手打捞沉船和种植粮食的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在这里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战俘们听了,纷纷鼓起掌来,眼中也露出了希望的光芒。
陈哲与战俘代表在经过一番紧张而严肃的谈判后,终于达成了协议。
协议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生活物资的分配、劳动大队的组织以及与国内的联络方式等。
根据协议,陈哲组织战俘们排队领取生活物资和粮食。
这些物资对于长期处于困境中的战俘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后,陈哲开始着手划分区域,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组织他们。
他仔细地审视着眼前的这些俘虏,心中盘算着如何更好地管理他们。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将这些人以 200 人为一个单位,划分成 5 个劳动大队。
这 5 个大队中,有 4 个是由男性战俘组成的,而剩下的一个则是专门为女性战俘设立的。
每个大队都需要有一名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人来担任大队长,负责管理和协调大队内的各项工作。
经过战俘们的一番推选,张勇、王强、李刚、赵虎和林悦脱颖而出,分别成为了这 5 个大队的大队长。
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相信一定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为了让这些俘虏在劳动之余,还能与国内保持一定的联系,陈哲特意留下了一部电台。
然而,他也明确地告诉他们,绝对不能向国内透露他们所在的具置。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规定,一旦违反,后果将不堪设想。
陈哲严肃地警告这些队长们,如果共军方面前来要人,他将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他会立刻将他们这些战俘送到其他岛屿,并没收电台,以确保保密性。
在得到 5 位队长的郑重保证后,陈哲心中稍安。
为了让这些战俘能够更好地生活,他又慷慨地提供了一些帐篷和木料给他们。
有了这些材料,那些想要改善居住条件的人便可以开始动手搭建木头房屋,让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一些。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陈哲感到如释重负。
他看着这些俘虏们逐渐适应新的生活,心中也多了一份成就感。
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后,陈哲回到了自己的临时住所,稍作休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iighg-2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