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喜欢,只是不习惯。
如玥只笑着道:“我这里有另外一种风格的曲子,我给你唱唱看,你看能不能与昆曲融合一下?”
苏怡然的阿玛是隶属内务府的乐师,对于昆曲自然熟悉不过。
如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看看她能不能改编,不能她再让王安找人便是。
不过,她小看苏怡然了,苏怡然除了刺绣,也完全继承了她阿玛的天赋。
面对自己擅长的事情,苏怡然十分自信,不过两日,就给她一版改编曲,并且教她唱法。
如玥前世今生都没学过唱歌,不过她的声线很出色。
初听她讲话,如初春融化的雪水,清清冷冷;当她柔下来,声音则变得娇柔婉转,十分灵动。
在苏怡然看来,自带韵律感,和昆曲匹配度极佳。
只是昆曲是需要十年如一日的打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
好在如玥学的不是昆曲,而是类似前世夹杂戏腔的国风曲子。
接下来的日子,如玥开始沉浸在曲子的练习中。
河北的官道上
平整的路面如同一条灰黄色的长蛇,蜿蜒穿过田野。
这一日突来的雨水将路面溅湿,马蹄踏下,带起一层轻薄的泥水,溅在侍卫的裤腿上,结成细小的泥壳。
胤禛一行人行进在官道上,前方骑马的侍卫带路,胤禛和于成龙一众官员坐在马车里,位于队伍中段。
胤禛透过车帘向外看去。
路旁枝干粗大的老槐树被雨水洗得发亮,绿叶滴着水珠,偶尔一阵风吹来,便噼里啪啦落下一阵短暂的急雨。
更远处,一望无际的农田里,麦穗低垂,显然己经错过了最佳收割期。
胤禛年岁不大,但对农事有几分浅薄的了解,知晓这场雨来的并不及时。
同处一辆马车的于成龙随着他的目光看去,长叹口气,道:“龙公夜倒天河泻, 垄上金波一夜休。 最恨黄云收未尽,化做浊浪没田畴。虽说比起现下的情形夸张了些许,但对于农人来说,此刻心头想必也是滴血。”
于成龙出身旗人底层,幼时艰苦,现己至耳顺之年,多年为官经历,最是知晓底层百姓的苦楚。
胤禛作为皇子,对百姓自有一番责任在,但到底锦衣玉食,不如他感触深厚,此刻察觉到于成龙的神色,不禁宽慰:“于大人,我们过来便是为了解决问题,尽力而为,想必农人日子会好过很多。”
雨水影响的不仅是麦子收割问题,最主要是让本就不稳的浑河更加迁徙不定。
于成龙只是一时感慨,为官多年,大风大浪不知遇过多少,此时洒然一笑,转移话题:“老臣此次抱着彻底解决无定河后患的信念而来,西爷不必担心,此次到了霸州,不解决问题,老臣不会回京师。”
这话也有点胤禛的意思在,毕竟是身份尊贵的皇子,万一途中出什么幺蛾子,他就算是朝中重臣,也不好约束这位西阿哥。
胤禛淡淡一笑,语气带着几分坚定之意:“恰好,我也是,往后劳烦于大人尽情使唤我便是。”
皇阿玛不信他单纯好学,大哥、太子对他同样猜疑,但此时的胤禛二十岁的年纪,有几分意气,他就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跟随众人前往霸州。
于成龙淡淡一笑,不知是否相信胤禛的话,只是客气开口:“这一路旅途艰辛,西爷辛苦。”
随着时间过去,雨水渐渐减少,暗沉的天气亮起,队伍便停下,侍卫们搭起简陋的帐篷供众人休息。
另外一部分内侍下人,剥开淋湿的树皮,找寻干燥的燃料,随身携带的干火绒引燃火苗,便形成一个个火堆。
胤禛下车,苏培盛提着吃食赶至主子身边,问道:“主子,可要奴才煮上面条?”
“带的面条多煮几包,煮了给几位大人送一些。”
一行人出发己有三日,前两日都在京城官道上行驶,途中驿站较多,他们吃饭饮水基本在驿站解决。
等出了京师,道路由石砖变成夯实的黄土,地面开始崎岖不平,下雨天更显出几分奔波之意。
此时,突然一道香气传至众人鼻尖,这个味道在一众淡然无味的食物中显得格外霸道且。
于成龙与几个官员聚在一个火堆前,坐在石墩上闲聊,嘴里吃着干饼,旁边地面上还放着一碗面粉糊糊。
此刻几人也是被这个味道吸引,随着味道越来越近,只见几名侍卫端着大碗走过来。
“几位大人,西爷身边的苏公公吩咐奴才为几位送来热食。”
几人本来想拒绝,但味道太过,情不自禁地接过。
接着,捞起面条送至嘴边,吃了一口,便眼前一亮,能在途中尝到一碗新鲜有味的面条,几人很是惊喜。
于成龙把自己吃到一半的干饼泡进方便面中,开始大快朵颐,这种吃法比起自己的糊糊泡饼舒服多了。
其余几人看到他的吃法,也纷纷效仿。
饭后,上了马车,于成龙当着胤禛的面笑着夸赞:“西爷这个方便面有一番巧思在,面条想必是脱水处理过,耐存便携,加上调料和肉干,再配上面饼,饱腹又可口。”
胤禛淡淡一笑,温声解释:”此等巧思出自内人之手,于途中而言确实是一道美味佳肴。“说着,眼里闪过骄傲与温情,宠溺的意味明显。
这番情态,于成龙在这位冷面西爷身上是第一次见到,不禁想,这位内眷估计在这位爷心里不一般,于成龙摇头,愿意为西阿哥花费这般心思,受宠再正常不过。
又想到家中老妻,虽没一番巧思,临行前也是一番叮咛忙碌,心下一暖。
马车内的二人不知不觉间少了几分疏离,多了几分亲近。
接下来雨水逐渐充沛,在于成龙的强烈要求下,众人开始加快脚程。
本就艰难的旅程,众人再不想拿平淡无味的糊糊将就,每次饭前怂恿于成龙旁敲侧击,想要向胤禛讨一碗方便面,胤禛自然应下。
自此胤禛的人缘肉眼可见好起来。
本来,胤禛就是冷淡寡言的性子,加上身份尊贵敏感,众人本来与他保持距离,平日基本不做交流。
有道是吃人嘴软,方便面味道,加上胤禛途中从不喊苦喊累,几人对胤禛的态度肉眼可见热情起来。
等到了目的地,方便面库存骤减的同时,胤禛与众人关系趋于熟络。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iifhh-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