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哥儿今日摆脱拐杖去了书院。
他一进入书院,立刻吸引了他人的注意力。
“萧言,你,你的腿好啦,你竟不用拐杖了?”
言哥儿在外人面前,一向是翩翩君子,温润如玉,闻言笑容和煦地点头:“还没有完全恢复,走路还是有些不利索。”
“能恢复就是好事呀!”不少人还是为言哥儿感到高兴的,言哥儿的才学毋庸置疑,基本是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个,因为上次被冤枉的事情,他得到了文哲先生的青睐,文哲先生很看重他。
这段时间,大名鼎鼎的鹤归公子也住在明德书院,似乎也十分欣赏言哥儿,二人私下还有交往,这可羡慕坏了同窗们。
但言哥儿并不因此骄傲,依旧与同窗交好,别人若是问他学问上的事情,他也从来都是倾囊相授的,好几个同窗都在他的帮助下提高了成绩。
为此,同窗的家人甚至将礼物送来学院,亲自给他,还邀请他去家中做客。
不少同窗的家人,都在朝中任职,不知不觉间,言哥儿己经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他如今人气挺旺的,平日还有人邀请他出门游乐,只是他鲜少出去,但知道他行动不便,其他同窗也不觉得被拒绝有问题。
眼下萧言恢复,同窗们觉得,日后再约他出门,他肯定乐意了!
等接受了同窗们的一片问候,终于到了自己的座位,又碰上了一人。
对方看到言哥儿不用拐杖,简首瞪大了眼睛:“萧言,你的腿好啦!”
说完,还不忘围着他转圈,左看右看,十分稀奇的样子!
言哥儿无奈:“小王爷,你若是再围着我转,我便要眼花了。”
此人便是萧照,燕王的儿子,在京城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小纨绔,能进明德书院,还是燕王拉了老脸跟文哲先生求来的名额。
萧照虽不似真纨绔那般花天酒地、横行霸道,但他就是来书院度日子的,主要是不求上进,若是遇见看不顺眼的事情,就闹出点动静,比如上次言哥儿被冤枉。
每次看到萧照,言哥儿都很难想象,此人后来会随着燕王征战西方。
“都说了,让你别叫我小王爷了,我们如今是朋友,你这样叫来叫去的,多生分!”
言哥儿:“……”
他又重复了一遍先前跟同窗们的说辞。
萧照性子与言哥儿完全是两个极端,但也不知道怎么就跟言哥儿成了朋友,先前己经问过言哥儿双腿受伤之事,还回去问了太医,确定这腿好不了了。
眼下言哥儿又能走路了,他十分好奇问道:“你从哪里请的名医,竟然这般厉害。”
“不是外面的大夫。”言哥儿简单解释:“是我母亲懂得医术,用针灸之法为我治疗的。”
萧照瞪大了眸子:“你母亲这般厉害。”
言哥儿神色之中有一些自豪:“我母亲是十分好的人。”
“你母亲什么都能医治么?”
言哥儿想起先前父亲的行事,以及萧照和皇室的关系,便说:“我母亲只是比较擅长筋骨受损,其余的并不擅长。”
暂时不透露母亲连心疾都能治疗,否则过早引起东宫的关注,也不太好。
萧照点头:“那也很是厉害了!这样可太好了,今年你是不是就会下场参加科举了!”
大晋的科考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是凡进入官学的学子,都可以参加,三年两次,在今年下半年举行,其余则是三年一次。
明德书院是官学之一,言哥儿可以参加。
放学的时候,文哲先生将言哥儿留下来。
“先生?”
文哲先生:“我刚刚看了你今日做的文章,很好。”
“先生过誉了,学生还有许多可进步之处。”
“你谦虚好学,从不自满,这一点很好,也让我很放心。”文哲先生的目光放在言哥儿的腿上:“你的腿脚恢复得如何?”
今日书院里不少学子都说,萧言的腿恢复了,能赶上今年院试的小尾巴。
文哲先生也很期待。
自从左鹤归接触言哥儿之后,文哲先生也不自觉更加看着言哥儿。
当然这不仅仅是左鹤归的原因,还因为言哥儿本身才学就很好,秉性更是难得,好好培养,日后必是大晋的栋梁之材!
文哲先生待自己很好,言哥儿并不隐瞒:“眼下己经能正常行走,但受伤时间太久,还得慢慢恢复才能入场。”
“当真?”文哲先生眼带惊喜。
“学生不敢隐瞒,家母懂得医术。”
“太好了!”文哲先生觉得言哥儿哪哪都好,倾注心血,唯一的遗憾是他腿脚不便,这样的人即便参加了科举,不论如何,最后都会卡在殿试那一环。
身体有疾,未免殿前失仪,不可参加殿试。
如此一来,他的一番才学,都难以有所作为。
但眼下这个问题,解决了!
“院试三年两次,今年的时间快到了,你可愿意去参加?”
言哥儿目光坚定:“学生愿意尝试!”
言哥儿刚从文哲先生处出来,就碰上了左鹤归。
左鹤归才名遍布天下,天下读书人就以他为榜样,前世的时候,言哥儿就听说了,只是他不入仕。
左氏一组更是低调,他们原本就是前朝的前朝的大家族,前朝事北元人统治,但不重用左氏一组,左氏仍在北元的百年统治下安然无恙,在文官的心中是第一。
后来泰章帝将北元人打到了关外,建立了大晋,左氏也不急着赶上来,依旧有条不紊的该做什么做什么,却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族人渗入了内阁、担任了六部的官员等职位,左氏依旧是天下文人之首。
这与左氏现任的族长——左鹤归的祖父的谋划不无关系。
至于左鹤归,作为左氏的长孙,自然惊才绝艳,大晋最年少的状元,金銮殿上,泰章帝甚至想给他赐婚,让公主下嫁,可他却不入朝任职,说自己年少,还想游历天下。
言哥儿拥有前世的记忆,知道左氏的脾性,他们懂得审时度势,在北元的统治下韬光养晦,在泰章帝上位之后试探出山为家族积蓄力量,后来萧启登基,他们又韬光养晦,首到后来燕王靖难登上帝位,左鹤归才入朝为官。
从来不是朝廷选择左氏一族,而是左氏选择明君辅佐,相辅相成,才能保证家族几百年不衰败。
可惜,前世的言哥儿,从未与左鹤归相识。
这段时间,左鹤归低调暂居京城,在上次的雅集上与言哥儿相识。
二人又在明德书院多次相见,文哲先生指点言哥儿功课的时候,左鹤归也多次在旁边。
几番下来,言哥儿自然也就跟左鹤归认识了,当然,这其中不乏他也是故意接近左鹤归的。
要为以后铺路。
但其实他心中也敬佩左鹤归的才学。
这是自父亲和母亲之后,言哥儿内心认可的第三人。
此刻,左鹤归站在一丛绿竹边,身上还有风尘仆仆之味,但看到言哥儿却笑容温煦,目光放在他的腿上惊讶道:“萧言,几日不见,你的腿恢复了?”
-
文中所提的科举制度,与真实历史不符,是为小说服务改编的设定,大家不要考究哈(~ ̄▽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ifhbe-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