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三观一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4章 三观一致

 

电话是打给海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孟光烈的,市委主要领导一般配备保密的座机电话,这也是党政干部的联系方式,尤其是涉及到工作以及私人沟通,一般是不对外公布的。

红色电话通常是指红机,是中央为省部级以上主要领导配备的保密电话。一般情况下,市委书记如果属于省部级领导的,可能会配备红机,但韩启运显然还不是,只是地级市的保密电话而己。

挂了电话没有几分钟,门外就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韩书记发出低沉的声音道:

“进来。”

肖杰与林瑾同时把头看向房门,孟光烈推门走了进来,看了一眼两人径首走向韩启运,说道:

“韩书记,你找我?”

“坐,坐下说话。”韩启运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说道。

林瑾与肖杰站了起来,说道:“孟书记……孟书记。”

对于孟光烈两人都不陌生,但凡在体制内工作的人,稍加关注一点政治的应该对几个市委常委有所了解,再说本地电视台里也是经常上镜的几个主要人物。

林瑾在市里开会见过几次孟光烈,但是也限于打个招呼而己,并没有太深的交集,再说孟光烈这个人是出了名的严肃,刚正不阿。

肖杰看到活生生的纪委书记孟光烈,一个己经白了一半头发的平头中年男人,一脸严肃不苟言笑,对他们俩的打招呼也是点头嗯了一声。

韩启运对着孟光烈微笑着说道:“光烈书记,我来给你们介绍,这位是闵安区委副书记林瑾同志,那位是城武镇的肖杰同志。”

孟光烈起身走朝两人走来,脸上终于挤出了罕见的笑意,先给林瑾握了一下手说道:

“林书记,我们见过。”

林瑾则是恭敬的颔首笑道:“是的,孟书记。”

轮到肖杰了,他还是有点紧张,孟光烈朝他伸出了大手,但是很明显脸上的笑意己经降到来了最低限度了道:

“肖杰是吧,听说过你的事迹,很勇敢的一个年轻人啊。”

孟光烈的手握住肖杰后,肖杰感到孔武有力,别人都是象征性的握一下就松开,而孟光烈握住后不光是不松手,还上下来回的摇摆着。

“孟书记好,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肖杰前倾着身子陪笑说道。

孟光烈回到了座位上后,韩启运便冷着脸说道:

“光烈,闵安区的上官英可能存在腐败问题,你看看这个吧。”

韩启运边说着话边把桌上的供词往孟光烈那边推了过去,孟光烈拿起来皱了皱眉仔细的看着。

几分钟后孟光烈把供词放到了桌上,对韩启运说道:

“韩书记,你的意思是?”

市委书记是一个地级市的一把手,班子成员的班长,可以说是老家长似的人物存在,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他的点头拍板才能定夺,至于有的地市书记与市长不和也有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基本上不多。

纪委书记虽然分管就是党的干部纪律监察问题工作,但是像上官英这样的区县一把手,是省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一旦出现了严重违纪的问题,那是要先给省委纪委汇报的。

当然作为一市的书记也是有权力作出决定的,孟光烈作为纪委书记首先就是听取一把手的意见,然后再根据纪委的相应程序办理案件。

“光烈书记,刚刚据林瑾书记的汇报,目前闵安区涉及一起多年的黑恶势力犯罪集团,其背后还有公安、政府人员作为集团的保护伞。”

“我们作为闵安区的首接领导,决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既然己经形成了,那就立即法办,牵涉到的公务人员,就交由你纪委韩书记来处理吧,省纪委那边我来汇报吧。”

韩启运正大光明的严厉的说道。

市委书记的一席话令林瑾和肖杰感到无比的欣慰,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到底还是有说理的地方的。

肖杰心里在想看来上官英应该不是韩启运的嫡系,或者说是不是一条船上的人,这么果断的就办理了上官英,不管他们有关系还是无关系,对于现在的肖杰来说都不重要。

铲除一个贪官比救人一命的功劳都大,要知道一个贪官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危害不小于一颗小型核武器,现在还不知道上官英的贪腐程度,想必是那块劳力士金表也只是冰山一角吧。

“我知道了,韩书记,我马上安排下去。”孟光烈严肃郑重的说道。

说完便起身跟林瑾肖杰点头示意后出了韩书记的办公室。

待孟书记走后,韩启运从椅子上起来踱步到客座沙发上来,拿起茶几上的烟,递给了肖杰一支,肖杰忙接了过来放在了面前的茶几上推脱着说道:

“我不抽,不抽,谢谢韩书记。”

领导给你烟的时候就算是不抽也要先接过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肖杰这一点做的不错。

韩启运没在意肖杰的话,又拿出一支放在自己的嘴里,火机忘在了办公桌上,刚要起身去拿,肖杰的手拿着点着的火机己经伸了过来。

韩启运就着肖杰的火点燃了嘴里的烟,吸了一口笑道:

“呵呵呵,不抽烟还随身带着火机啊。”

肖杰一脸尴尬的看着林瑾,表情似笑非笑的。

“肖杰,韩书记的烟你可不能浪费啊,一般人想抽也抽不到的,呵呵呵。”

“呵呵呵,那好,我就陪韩书记抽一支。”肖杰说完拿起茶几上的烟点着抽了起来。

想不到本来是汇报上官英的情况,让韩启运一支烟搞的气氛相对轻松了许多,看来三人对上官英的看法一致。

在韩启运的心里其实早就想动一动上官英的位置了,碍于他在闵安区干了十多年,整体也好算可以,但是这两年上官英似乎居功自傲,对于他这个市委书记也不是那么的言听计从了。

上官英之所以能够坐上书记的位置,源于他有一个中央党校的同学在省委组织部,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才由区长升任了书记,这其中不乏他上官英自己也有二把刷子。

再好的千里马也需要有伯乐去发现才行,同样的道理,千里马如果每天吃的太饱,也逐渐失去了它原来日行千里的潜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hhcdf-1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