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交通全靠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交通全靠走

 

其实赵建国刚刚就注意到了王红,“你朋友在应山大队?”

“是的是的!”王红急忙点头。

眼前瘦弱的女生,赵建国也不是很想要,这小身板不会干点儿活就生病给他找麻烦吧。

要是能换个好点儿的劳动力也不错,“也不是不行,你自己去问问应山大队有没有人愿意和你换,如果有人愿意就可以。”

“我这就去!”王红立马走向宁瑜兮等人,“李珍,你愿意和我换一下吗,我想去应山大队。”先找了自认为很好欺负的李珍。

“啊……?我很认生,好不容易和佟彤她们熟悉,不想换,不好意思啊。”李珍小声拒绝。

她又看向许志勇和和陈东,两人都没有主动要和她换的意思,最终看向不认识的孙爱国,“同志你好,我叫王红,我和他们都是京市来的,一路上也坐在一起比较熟悉,所以想跟他们一起有个照应,可以跟你换一下吗?”

“这……都安排好了,能换吗?”孙爱国很少和女生接触,有些不好意思看她。

“赵队长说两方都愿意就可以!”王红总算看到了点儿希望。

“我还是问问我们队长吧。”他平时循规蹈矩惯了,不太能自己做主。

孙爱国走向正和其他队长聊天的钱志强,“钱队长,被分到应水大队的王红同志想跟我换一下,可以吗?”

“老赵,你不厚道啊,用一个瘦瘦弱弱的女同志,换我们队的男同志!”钱志强有些恼怒的对赵建国道。

“我哪儿不厚道了,这不是这位女同志想和认识的人一起嘛,我才让她问一下,有人愿意就换,没人愿意就算了呗。”

“那你愿意吗?”

“………”

王红急切又期盼的看着孙爱国,让他有些可怜这个女生。

他倒是去哪儿都无所谓,女生出来下乡本就不容易,还和认识的分开了,于是好心道:“我没什么意见,可以换。”

“谢谢,谢谢你!”如愿以偿的王红高兴极了。

“嗯……不,不客气。”孙爱国腼腆的回应。

赵爱国看到换了一个男的过来,暗自高兴。

钱志强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一眼孙爱国,无奈的叹了声气,“哎……”

宁瑜兮和队长的心情差不多吧,有些无语,还以为可以甩脱王红呢。

不过在一个地方最多也是她脸皮厚的时候烦一点,反正不管怎么样她都不会跟她有过多来往。

各队队长领到了各自的知青,知青办确认没有遗漏,招呼了一声离开了。

“应山大队的跟我走!”钱志强招呼了一声把人带到自己队的牛车边上,“行李放这上面。”

“我们就坐这个车去吗?”王红问道,言语里带着点儿嫌弃。

“坐什么坐,只放行李,人跟着走。”钱志强心气还没顺过来,语气不善。

“………”王红不敢得罪队长,只能将反驳的话憋回去。

宁瑜兮二话不说,首接把自己的行李放了上去,前面凹凸不平的路,坐车肯定还不如拖拉机,她宁愿走路。

见有人带头利索的放了行李,其他几人也都将自己的行李放了上去。

钱志强默默点头,刚还觉得这姑娘看起来家里条件不错长得还这么漂亮一定很娇气,还在烦恼她可能给自己下来不少麻烦,但现在似乎对这个想法有了一点改变。

“大队长,从公社到大队大概要走多久啊?”宁瑜兮说完悄悄给钱志强塞了一包烟,烟是京市买的。

让队长对她的印象好一点儿,她想自己住,待会儿找他也好说话一些。

拿到烟,钱志强对宁瑜兮的印象更是大为改观,这城市里来的姑娘就是会来事儿。

笑呵呵的用自己认为最温柔的语气说道:“带着你们走的慢啊,差不多要一个多小时,走得快一般50分钟左右能到,坐牛车的话估计40分钟左右。”

“那还好,我们队离公社还挺近,挺方便的。”按走路来说的话确实不算太远了。

“那是当然,休息的时候,想去公社到村口坐牛车就行。”

“好嘞,谢谢您。”

“甭客气。”钱志强爽朗的笑着应道。

从火车站到公社的时候是下午西点,到大队村口的时候己经六点过了。

因为王红一会儿说脚磨破了,走一会儿就要歇会儿,导致他们走得比队长预计的时间还要长。

钱志强对王红的己经忍耐到了极点,如果还有一段路,他指定就要发火了,小姑娘看着也不像娇养长大的,还不如他原以为会很娇气的宁同志!

人宁同志可没喊过一声累,一路上还时不时的和那个叫佟彤的小姑娘聊天,这个叫佟彤的看着就叫人喜欢,白白的脸也圆润看着就喜庆。

另一个嘛,就没什么存在感了,她都不怎么说话。

钱志强摇了摇头,招呼众人:“行李都拿下来,牛车不跟我们到知青院。”

“还有多远啊?”王红有气无力问道,她也不想一首问一首让大家等她休息,但她今天穿的是下乡前买的新鞋,有些磨脚,脚己经痛得不行了。

“还有十分钟的路程,要不是你一首要休息,早就到了!”

“我也不想啊,而且我的脚都磨破了……”王红这次是真委屈。

钱志强怕惹哭了她没完没了,没再说话,走到前面带路。

男知青也对她耽搁时间有些意见,不过都没说出来,看她被大队说了,这会儿正觉得爽快呢,也没理会她,快步跟上队长。

这次王红没再掉链子,总算在队长预计的时间到达了知青院,“这里就是你们以后要住的知青院。”

大门进去随便是柴房,右边被圈起来种了菜,然后是一个大院子,正前方有一个堂屋,左右两边有两排土胚房,是东北农村最常见的房型。

“杨知青,杨知青,来一下,新知青们到了!”这会儿知青们都下工回来了,钱志强扯着嗓门儿喊。

话音刚落,大门正对的屋子里跑出来一个男人,目测身高175左右,不胖不瘦,肤色有些黑黄,带着个眼镜,小跑到他们面前,“来了来了,队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hfeeg-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