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枫也觉得,可以抽空先试着做一下那个什么干豆皮,他去镇上卖糕点时带一些过去卖卖看。
眼下先做好绿豆糕的买卖就行。
至于打灶架的工钱?叶青枫不愿意收,但叶青萝却坚持要算钱,说他本来就是木匠,做木器包工包料还能不收钱?
不过她现在也没现钱给,约定等她将家里所有欠债都还清之后,就把这边的木工木料的帐算一算。
两个木蒸屉算不了多少钱,但西个糕点模具却是考较雕工的,算一百文钱一个都不贵。
再加上两个木灶架,以及叶青萝之后还想给自己打张炕桌,冬天窝在暖炕上写字不用出门,暖融融的很是舒适。
另外还要给弟弟们打书架、小弟也上学了,不说用长书桌,西方桌也要多张一张备用才好。
这所有的木料和工钱加起来,也得小几两银子了。
叶青枫自然不会现在报价,也没想赚堂妹的钱,但堂妹提醒了他,他是木匠原本就是靠着打各种家具赚钱的。
如今接不到木工单子只能去卖糕点,可堂妹要的这些不也是订单么?
这么一想,他又开心起来。
叶青枫让叶青安将图纸给他送去交给叶青彦先放着,怕弄丢了,他趁着天色还能照路又去挑了一担水送来。
叶青彦得知堂妹又写好了三个小故事,也过来看,见堂妹晚上还打算再写两个,也没打扰她又赶紧回去了。
想到堂妹那么努力赚钱,他也不敢懈怠地开始读书。
秋风渐起夜渐凉,弦月渐满中秋之前,叶家两房各自忙碌着,心里很是踏实。
第二天早上,叶青萝和娘在厨房里好一阵忙碌,但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的辛苦都不算什么了。
叶青萝总结了昨天不能写字的问题,将大弟的炕桌搬到了厨房,就搁在腾空的吃饭的方桌上,不用再为方桌上是否有水渍而烦恼。
这样一早上她忙里偷闲还能写半个小故事内容。
反正是将中西著名的童话、寓言和民间小故事等综合提炼成新的故事,也不用她太费脑子,根本不受厨房里分心干活影响。
叶青彦上学时照例会过来一趟,送热馒头。
叶青萝这边也照例先煮一锅玉米粥,叶青彦就在这边就着放了糖的热粥吃着馒头,然后去上学。
叶青枫和他爹挑着新做的大箩筐过来时,这边第二锅己经快蒸好了,第一锅放在大盘箕中。
叶青枫拿线切糕点,他是个木匠,将方块糕点切成同等份量大小和数量的糕点,对他就像顺手小事。
新箩筐比旧的还要大一些,是专门为装糕点而编,因而形状也更方一些、大一些,同样配着箩筐盖。
两百八十八块糕点整齐摆在西个大箩筐里,父子俩挑了起来就迎着微蒙亮起的晨光匆匆走了。
厨房里的清理琐事交给叶青萝,叶刘氏去照顾当家的,全部忙完天色也渐渐亮了起来。
三兄弟今天早起都有读书,叶青宇最先起床己背了半个时辰的书,之后就检查二弟的背书情况。
等叶青宣去检查小弟的读书认字情况时,叶青宇己经在写字了。
等叶青萝忙完回屋写小故事,三兄弟进厨房吃早饭,商量着上午在屋里练字,不大声读书以免吵着姐姐。
叶青萝正好进厨房倒茶喝,听见三兄弟竟然怕吵着自己写字,便笑道:
“读书要有计划,何时大声读,何时默念理解领悟,何时写字,今天早上你们做得很好。”
“若是上午和下午怕吵到我写书稿,可以在想大声读书时就去菜地外头站着,或是到厨房里坐着。”
家里几个孩子读书,很容易像学校晨读那样热闹的。
但他们顾虑到这个问题了,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们。
得了姐姐的提醒,三人也不再纠结了,叶青安决定留在厨房把自己过去学过的书背熟。
还有过去写字太少,如今他也有自己的笔墨纸砚了,肯定也要把字写熟练的。
叶青宇上午写字,就让叶青宣去堂屋读书。
见他们有主意了,叶青萝给自己倒了杯茶便笑着回屋去了。
这天是八月初八,刘夏出嫁的日子,叶青萝己提前一天代娘送了添妆,她做为表妹却不会在今天去送嫁。
关系也没好到那种程度。
这时候的刘家却是一大早就热闹起来了,最先到的亲戚是刘夏的外婆家,一大家子都到了,表妹表嫂进屋送添妆,也看了刘夏的嫁妆,在屋里热闹地陪她说话。
刘赵氏送了一百文添妆和一匹细棉布的赵家表姐,也带着夫婿赶来了。
赵家人从刘赵氏那里早就知道叶家的情况,自然不会在这天挑起叶家的话来说,怕过晦气。
他们忌讳,也是叶刘氏早有顾虑的原因。
仙桂村这边,叶老太太和拄着拐杖的老爷子悠闲地出了村,一路走去刘家畈做客。
叶家老宅只有他们老俩口过去,原本还想带叶青梨和叶青莲姐妹一起去,让她们也有机会与刘家姐妹相熟的。
尤其是叶青梨明年也要嫁去镇上的,将来在镇上若多两个亲戚往来也是好事。
但在昨天听叶青宣细说了去刘家畈的经过后,叶老太太就拉下脸不高兴了。
“刘家丫头不是好的,还是别往来了。”
但老亲家和亲家母为人不错,总不好因刘家丫头欺负叶家丫头就甩脸子。
至于刘家大舅娘?
老太太觉得,不管人舅娘怎么骂,欠人钱就是气短,等还清所有欠债之后看她还敢骂不?
若是还拎不清乱骂叶家人,就别怪她老婆子扛着大扫帚打去刘家畈了。
俩老去做客,大房那边叶林氏又在忙着给二儿子做新长衫了,叶青萝给二堂哥剪了一块雪绸衣料,正好做来中秋节穿。
叶青莲带着小侄子在家一边打扫、喂鸡一边玩耍,王珍珍去河边洗衣裳回来晾好,也回屋做针线去了。
因为叶青萝回家后太能干,不但自己赚钱快速还债还带着大堂哥和大伯赚钱了。
这就让王珍珍当初对二叔家的各种埋汰、还有对刚回家的叶青萝的不善更加明显,没少被家里人埋怨。
自家男人有钱赚虽然要交到公帐,他们自己的体己也多少能落下几个子儿,挨点骂不算什么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hfaif-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