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愤愤道:“当时人多,还有一些年纪大的村里丫头,也不知道是谁推了我哥,都不承认。”
“最后看病吃药又花了不少钱,郎中说伤了肺要养着,现在走路都拄着棍儿,走快了就喘,就咳嗽。”
叶青宣说得气愤,刘冬听得心惊。
叶青萝在旁边温言道:“都过去了,会好起来的。”
刘冬这才看向一首站在旁边的漂亮姑娘,心中暗想刚才有人与他说的表姐,不会就是这个吧?
他记得青芳表姐不太好说话,这个……
叶青宣这才想起来,连忙道:“这是我姐姐,我亲姐姐,你表姐。”
还真是啊!
刘冬一脸惊讶的表情没收住又很快变得腼腆起来,咧了咧嘴朝叶青萝作了个揖,别扭地喊了一声“表姐。”
“刘冬表弟。”见他这般,叶青萝莞尔笑了一下,还了半礼喊了少年的名字。
“表姐,你叫什么名字呀?”见表姐喊出自己的名字,心里有些高兴,便好奇地问了起来。
叶青萝微笑道:“我叫叶青萝,茑与女萝,施与松柏。”
叶青萝看表弟在读书,故意提到书里关于萝字的句子。
然而,刘冬却表情复杂又茫然,似呆想了好一会儿,才不确定地开口:“萝卜的萝?”
叶青萝猛地抿唇,捏了捏拳头,好想打人咋办?
“冬表哥你在学《诗经》了吧?我哥去年就开始学《诗经》了。”
刘冬轻咳一声,一脸尴尬地挠了挠头,嘿嘿笑道:“论读书,我比你哥学问上要晚了一两年。”
“你不是与我哥同一年启蒙的吗?”叶青宣一脸惊讶、脱口而出、不敢置信。
刘冬麦色的小胖脸整个僵住了,尴尬,不知如何解释,目光却不时偷瞟表姐这边。
叶青萝不客气地白了他一眼,但还是替他解释了一句。
“表弟是说,虽然是同一年启蒙读书的,但论读书的熟练程度,要比青宇落后了一两年。”
刘冬连忙点头,他在塾里熬了六年,还要熬西年才能自己选择要不要继续读书,苦得很。
叶青萝见他露出苦哈哈的表情,知道他不喜欢读书,便说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若你不想考科举,可以趁着剩下的西年好好想想,你喜欢做什么,你擅长做什么,将来也能有准备。”
“不过还是要提醒你一句,是种田呢,打渔呢,当小贩呢,去酒楼当伙计呢?”
“还是至少考个童生回来,学好术算本事,将来做个帐房先生或掌柜,甚至还能自己做点小生意呢。”
“读书明理,读书知事,读书开阔眼界世面,读书能多识字,出去外面与人打交道、写契书也不容易被人骗。”
“大字不识几个,又算不清楚大帐,很容易被坏人坑骗而不自知。”
叶青萝一番话说得刘冬面露惊吓,少读几年书后果这么严重?
然而,叶青萝却似还不打算放过他,又上下打量了他几眼。
“你才十一,西年后也就十五,出了一把力气好做苦工,每天赚个二、三十文钱。”
“再不济就是进柳风酒楼做伙计了,伙计最多做到三十岁吧,还能让你做一辈子?”
“每年成长起来的年轻力壮的伙计多的是,不缺你一个二十年后的中年伙计。”
“所以,不管在哪家铺子做伙计你最多干二十年。”
“三十多岁若没攒下多少家底,你找不到别的手艺活儿干,还要养妻活儿,担子重着呢。”
叶青萝一番分析话,说得刘冬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这么长远的事他确实没想过。
叶青萝却转开目光不再说话了。
十一岁的少年或许是家境安稳、成长无忧无虑,长得壮实还有几分憨态可爱。
不像青宇清瘦文弱还有几分书生气,当然,青宇现在这模样也与最近发生的诸多事情有关。
家里的变故、自己的遭遇都让少年忧心焦虑,一夜之间成长起来也是有的。
但她听说了也亲眼看见过,青宇确实有几分读书天赋,在读书一事上也自觉有定性。
青宇活泼顽皮一些,但在经历了大哥辍学为小弟读书让道的事后,也开始珍惜读书机会。
然而家里原因,最后还是全都退学了,知道下个月要复学开始,也是每天嘴里会背一背书,晚上睡前都会读书。
吃过苦的孩子会更珍惜当下的生活,会更重视读书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读书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刘家的事,叶青萝没资格管,但对表弟不爱读书还觉得煎熬的态度,她做为表姐还是想劝诫几句。
她的劝诫方式不是苦口婆心说多少读书好的空话,而是指出读书少的危机隐患。
剩下的,就让少年自己心里琢磨去吧,做什么样的选择就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但她还是希望这个看起来性子不错且与自家弟弟们关系不错的表弟,将来别掉队太远。
刘老爷子就站在不远处,听见了这边表姐弟的对谈,不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刘家希望有孩子能闯一闯科举路,至少考个童生回来的。
然而刘学在镇上私塾读了十年书,考了两次童生试都落榜了。
刘阳打小机灵但也不是读书的料子,早早跟着他二叔学厨,也是个出路。
刘冬年纪还小,也是他们的期望,奈何孩子不知忧、不知事,成天想着玩耍,提到读书就烦恼。
只不过家里也没人能像萝丫头这般,能说出一番如此深刻警醒的话。
萝丫头说了那么多读书少的后果,和读书少的人能做什么,让刘阳自己去思考选择。
就看刘阳这娃听懂多少了。
刘有成那边收了网,又是几担鱼挑回家,岸边等着的妇人也都讨要了几条小鱼离开了。
剩下的都是刘家自己的了。
刘有成只下了三网,明天宴客也足够吃了。
剩下的半大小鱼晒干,更小的就今天剖了拿盐腌上,明天裹面浆用油炸,用来下酒。
当然,给叶家的小鱼己经在家里由刘老太太在剖着了。
趁着今天阳光还不错,先给晒着,等姐弟回家时再带回去继续晒。
刘家常年打渔,经常晒鱼,有大盘箕和纱罩,不怕蚊蝇。
叶青萝跟着两个弟弟回刘家,看着院子里鸡进圈,鱼在盘箕上晒着,不禁想,仙桂村也是同一条河,不打渔吗?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hfaif-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