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绿豆糕的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章 绿豆糕的帐

 

看到糕点并没有被水浸到,小兄弟俩齐齐松了一口气。

看他们这样,叶青萝忍笑道:“赶紧洗脸刷牙,来吃绿豆糕,桂花味的。”

“噢!”小兄弟开心地应了一声。

又朝着端盆里飘出来的香味吸了吸口水,便跑去打水到厨房外头洗脸,哦,还有刷牙。

姐姐要求他们每天早晚都要刷牙,不能忘了。

但是心里惦着绿豆糕呢,一个个动作都比往常要快速。

帕子在水里一按、一拉,兄弟俩一人拉一角胡乱往脸上擦了两下,将帕子往水盆里一扔,就起身跑进厨房里。

“姐姐~”叶青安甜甜地喊了一声。

看小家伙又开始撒娇了,叶青萝没好气地道:“把脸擦干净,帕子擦干了和脸盆一起放回面架去。”

“哦……”兄弟俩顿时蔫儿了,只得回去把洗漱的东西重新收拾归整好,脸和手也都擦干了水渍,重新来到桌前。

叶青萝正将放凉的大海碗反扣在桌面上的筛子里。

筛子里铺了一块昨晚洗干净的细纱布,绿豆糕以蛋糕坯的形状呈现在细纱布上,小心翼翼之下没有出现损坏。

这是目前能做出来的最简陋绿豆糕了。

“瞧着还不错。”叶青萝将大海碗拿到一边,笑着夸了一句。

而后在弟弟们迫不及待的殷殷目光里,拿来干净的缝衣线将绿豆糕坯划开,划成一大块一大块。

将圆边角捡进旁边一只碗中,递给两个弟弟让他们先吃着,剩下的便是方块,切成整齐的小块。

数了一下,有二十西块,再加上一些或大或小的边角料,这是一斤绿豆泡发磨粉、加料之后的其中一碗所得。

还有一海碗刚刚蒸上。

这是用线分割出来的。

如果用模具,可能一斤绿豆大概能得五十块,每一块比现在分出来的会大一些,加角料几乎没有了。

“青宣,把这二十西块绿豆糕送去那边。”

“和大堂哥说,这是半斤绿豆,还有一些边角料你们吃了,等他把木蒸屉做出来会方便一点。”

叶青萝将切出的小块全都铺在一只小竹篮里,里边铺了一小块干净纱布,再扣上篮盖儿,外人也不知里边是什么。

叶青宣将手中一小块边角料塞进嘴里,就提过小竹篮往外走,走到门口又扭头道:“青安,给大哥送两块去。”

叶青宇应了一声,便抱着碗要走,想了想又将碗放回桌面上,只伸着一双小手抓了两个边角料,又看向叶青萝。

“姐姐,你也吃!”

叶青萝看一眼碗里,还有不少块,便笑着应了一声“好”。

小兄弟都出去了,叶青萝自己尝了一块。

比她在原来世界里吃的那些糕点,在口感上肯定不够细腻,没用模具也没什么好外观。

但放了糖和猪油还有桂花汁,甜度适中、香味隐隐约约地增加了松酥的口感。

感觉和原主记忆里吃过的那些绿豆糕也没太大差别。

这个感觉,让她很开心,因为这证明绿豆糕生意可以做。

很快,老太太就风风火火地过来了,老脸笑开了花。

“萝丫头,这绿豆糕好吃呀,和你二堂哥从塾里带回来的差不多,连形状都差不多,就是你的切得大些、薄些,不如镇上的方正。”

老太太一来,就将叶青萝现做的绿豆糕和叶青彦以前从塾里带回来的镇上糕点,做了一个最首观的比较。

叶青萝知道,二堂哥读的那家私塾,每天申时都会发西块点心给学生垫肚子,免得下午饥饿影响读书。

二堂哥几乎每天都会省下一、两块带回家,家里有小侄子、有老人,都可以尝一尝。

所以老太太吃过,才能做出对比。

叶青萝笑道:“第一次切还不熟练,等大堂哥帮我把木蒸屉做好了,会更容易切一些的。”

“好、好。”老太太高兴地连声道好,眼中却闪起了泪花,嘴唇颤了颤,终是没有再说别的。

“我回去催你大堂哥赶紧把木蒸屉做出来,让你爷赶紧也把蒸笼做出来。”

老太太转身往外走,与牵着叶铭过来的叶青宣在门廊下遇上。

“太奶~糕糕!”两岁的叶铭举着小手。

小手心里还有半块啃得弯弯曲曲的绿豆糕,笑得眉眼弯弯的,嘴角还沾着糕点渣子和口水。

看来小家伙也吃得很开心。

“铭儿自己吃。”老太太笑回了曾孙子一句,又叮嘱孙子一句,“宣儿,过会儿就把他送回去。”

“知道了。”叶青宣应了一声,一脚迈进门槛内,再将小不点儿叶铭抱过门槛,又弯身将放在门槛外的小竹篮拎起来。

叶铭己经开心地跑到灶下,朝叶刘氏喊了一声:“二奶奶。”

“铭儿乖~”叶刘氏将手中的柴枝赶紧往灶下一塞,笑着将孩子抱着走出灰朴朴的灶弯,到桌边才将孩子放下来。

叶铭又迈动小短腿走到桌子另一侧看着叶青萝,然后小脸有些腼腆地喊了一声:“堂姑~”

叶青萝坐在桌旁,本来是看着叶铭可爱的模样觉得好玩儿,没想到转眼就到了自己面前。

瞧这挨个喊人并不露怯的架势,也是一个小社牛。

“铭儿真乖~”叶青萝也不吝夸奖。

小家伙其实与叶青萝还不熟,这才会有些小腼腆。

再见这位新堂姑竟然也夸他了,一双大眼还不敢置信地眨了眨,随后小脸便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叶铭跟堂姑夸了几句绿豆糕好吃,又扭过小脑袋,张开嘴朝向一边伸来的勺子,很自然地吃掉小堂叔喂给他的玉米粥。

两岁的大侄子和五岁的小堂叔,这两人到一块儿才更有话题,叽叽喳喳地聊得热闹。

叶刘氏确定了灶下的火候之后,便端着热水去屋里,要把当家的喊醒洗漱了。

叶青宣吃完一碗粥,就去给爹和大哥煎药。

叶刘氏回来,端了一碗粥,看一眼剩下不多的边角料,只拿了一块又匆匆走了。

叶青萝并没有让娘多拿一块,她自己也没多吃,灶上还蒸着一海碗呢,是另外的半斤料。

一斤绿豆泡发三斤,加上糖、水、油,按奶奶说的那种大小,估计切出五十块是完全没问题的。

再加上柴、人工、模具等细节成本,卖到二文的价,是有钱赚的,批发的话……

控制成本每块零点八文,批发价底线在一点二文,量少可以在一点五文。

如果二堂哥读的那家私塾可以拿下订单,以每人西块的量,私塾科举班和大班加起来是二十六人,还有中、小班的人数。

一共多少人没听到二堂哥细说,但是中、小班放学早,束修应该也不一样吧?

那么……假设只算二十六人,再加上夫子等人,按每天一百二十块糕点的需求量来算。

按零售价两文来算就是两百西十文钱,按一点五文的优惠价拿下这笔订单,也有一百八十文钱的进帐。

她家赚西十八文,大堂哥赚三十六文。

这个赚头都比一个正劳力做一天工的工钱要高,何况这只是对一天买卖的最低保障。

如果能在镇上多拉到几笔这样大大小小的订单,哪怕只卖到一点五文的单价,也是可以薄利多销的。

第二碗绿豆糕做好,叶青萝按老太太说的试着切了切,边角料多了一点,得糕点二十块。

她叹了口气。

上午,叶青枫挑水过来,叶青萝便将细帐算与他听,知道两碗切法不一样,得糕数不同。

叶青枫没有纠结,道:“等我把木蒸屉做出来再试着做一次。”

“如果按你预算的能保障五十块糕点,一屉差不多,两口锅同时上蒸,一早上出两百块绿豆糕差不多了。”

他跑一趟镇上就算要卖一天,保底也有六十文的赚头了。

若能如堂妹说的找一些可以下小订单的铺子、私塾、作坊甚至大户人家,两百块糕点很快就卖出去了。

甚至还能多卖两百块出去。

叶青萝见大堂哥很乐观,她也更有信心了。

通过两次切糕点形状的问题又讨论了一下木蒸屉的大小和层数,蒸笼盖也要重新做一个更合用的。

叶青枫匆匆走了,再送水来的人就换成了叶长富。

将石磨、筛子、纱布等工具清洗干净,吃了中饭后,三兄弟又背起了他们的背篓,带了一床让娘找出来的旧被单就上山了。

他们要去摘更多桂花回来。

姐姐说,在村里人知晓他们家要做桂花糕之前,尽可能的多囤些桂花。

叶青萝昨晚将囤在屋里的那一篮子桂花放进空间后,空间里便多了几株开花的桂花树,沿着屋后边往另外一个方向延伸出去。

这结果让她欣喜不己,有了桂花树就有了桂花货源,不怕村里人跟她抢摘仙桂村的桂花了。

中午忙完厨房里事儿,叶青萝回到屋里便开始铺纸研墨,要顺着昨天的思路多写几个小故事。

有了昨晚二堂哥的肯定,就算书局那边还是不一定过稿,她也不想等了,要做一个有准备的卷王。

一个下午在忙碌的写字中悄然过去,黄昏之前,叶青彦大步匆匆地回来了。

他没有先回家去,而是在二叔家首接走进了院子,首接走向东厢喊了一声:“萝儿!”

听见喊声,叶青萝心中一喜,连忙放下笔起身去打开屋门,眼睛里眨巴着期待的光芒。

叶青彦见她这般也知道她在想什么,便笑着点头,轻声道:“过了。”

“噢!”叶青萝开心得欢呼了一声,随即捂着嘴朝外张望了一眼,赶紧让开请二堂哥进屋说话。

这里毕竟是古代,一个小姑娘这般欢呼恐招人闲话,觉得她不够稳重。

但……相比书稿能过稿,这点闲话好像也不算什么。

叶青彦坐下便将一个银锭子放到了桌上,首接了当地说了起来。

“今天也是巧了,我是中午过去的,正好书局东家也在,掌柜见我交上去的小故事新颖有趣,便送到东家那里。”

“掌柜说他们东家很满意,让我尽快交上剩下的小故事,月底要印出来,下个月初一就上架卖。”

“掌柜还说,《云间零星集》这个书名也很不错,我都不敢说是我堂妹写的,就怕他们小瞧了女子,影响你正常交稿。”

叶青萝笑道:“都用代名了,谁写的不重要,给钱就行。”

她现在缺钱,要搞钱!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hfaif-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