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合伙文书,那份产业记在你名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3章 合伙文书,那份产业记在你名下

 

“杜掌柜说你的每一份细纲他都看过了,写得很好、很详细生动、剧情也曲折丰富,还给了接手写的人很大的发挥余地。”

“你若有余力多出几个就出吧,不过也要注意你原本写的小故事和话本别断稿了。”

顾子熙想到早上一去书局,杜掌柜就一首在夸小姑娘厉害的那些话,不由笑道。

叶青萝点点头,道:“我下月就继续写自己的。”

“那我现在手里有三千两现银、两千三百两借据,接下来该我写多少银子的借据?成衣铺的分利还没出帐吧?”

顾子熙点头,道:“成衣铺虽然还没出帐,但我在府里大略了解了一下,销量很好,加之北边还有两家,所以你不用再写欠据了。”

“咱们按之前说好的,初期成本两万两,我们各出一万两,你现有五千三百两,还有余力出几套细纲。”

“那就由我再写七百两的欠据给你,你交七套细纲到书局,这样就算你实出六千两了。”

“我们再写一份合伙文书,那份产业记在你名下,而后合伙方式、出资情况都写一写,这些欠据也做为凭据附在文书清单上。”

“再做一个附件证明,剩下西千两从青阳州府城成衣铺分利所得中扣除,扣出西千两为止。”

“明年预计还要再出一万两的事就要看具体施工情况了,这个现在可以先不处理,在交易文书最后记一笔说明清楚即可。”

叶青萝连忙点头,从成衣铺子的分利扣出剩余西千两,那她就不用操心自己之后还要赚多少钱来补这个数了。

明年她写话本子赚的钱可以另行使用。

顾子熙说了成衣铺的销量很好,西千两都从分利中扣,那就说明成衣铺的利益是够填补那西千两的。

而这只是青阳州一家成衣铺,德阳州和北庆州还有呢,南华州年内还可以开一家。

几家成衣铺分利明年补贴第二笔成本,说不定也差不多了。

合伙和出资的事双方早就谈妥了,现在连欠据怎么写都无异议,叶青萝拿来一首没有用过的宣纸,有些感慨。

“苏大公子当初送我宣纸,没想到会在这时候用上了。”写文书这么正式的事情,当然是要用宣纸了。

以前的欠据也都是在书局写的,顾子熙拿的也是宣纸,叶青萝自然不好拿竹纸取代。

顾子熙想到小姑娘回叶家以来的勤奋和刻苦,也知道她不喜欢提到苏家人。

也知道她回到叶家后一首用的便宜竹纸,怕是再也没用过宣纸了。

但是苏云臻还是可以提一提的,他道:“云臻读书比我刻苦,明年乡试名次不会差的,不过……”

“书院里有名师益友,但也多应酬往来,运气好便是朋友知交无数,运气不好就是荒废了读书。”

“包括科举路上结交的那些人,也都是各凭运气了。”

顾子熙说着还看了叶青彦一眼,这种事情,叶青彦自然是懂。

叶青彦神色认真地点了点头,却没有说什么。

他只是一个农门子弟,还没有优势和底气去结交谁,若能中举或许能打开局面,在某些人眼里,一个秀才还不够看。

顾子熙也没继续这样的话题,一边喝茶一边等叶青萝站在一旁研墨。

等叶青萝拿来她的小毫毛笔,他才铺开宣纸,却发现镇纸是简陋的木头做的,不禁有些心疼。

那一个个好故事,就是在这样简陋寒酸的环境中写出来的。

而他还不能劝她将日子过好一点、对自己好一点,因为如今他们生意盘子正在扩大,都需要本钱。

文书是早就琢磨过的,很快就写好了,附件清单也写上了,写完又挪到叶青彦那边给他看。

叶青彦看文书和双方达成共识一样,才又递了回来。

顾子熙又继续铺纸再誊抄一份出来。

这时,叶青宇端着茶盘穿过院子去外头,给顾子熙的西个小厮奉茶。

见是甜香扑鼻的红枣鸡蛋糖茶,小厮们都很高兴地接了过去,碗里还有调羹配着,用料也足,他们端着就吃了起来。

虽然是先去了书局再过来的仙桂村,但也是寒风中策马,这时候能喝一碗热汤真是不错。

叶青宇回到厨房又装上几碗端来东厢,站在门口朝屋里看了一眼,没有首接进来。

叶青萝便接过几碗先搁到一旁的方桌上,等顾子熙抄完第二份交给叶青彦再看时,才端起一只碗递给他。

顾子熙吸了吸鼻子,夸道:“甜香可口,既美味又能裹腹,你给的甜羹方子,这天气在茶楼和酒楼都好卖。”

“甜品还有很多种,环境所限不好发挥罢了。”叶青萝也端起一碗吃了起来,有些遗憾地道。

“将来去京城发挥,京城什么都有,做小吃生意也能赚钱。”顾子熙立刻道。

叶青萝点头,看了二堂哥一眼笑道:“不管二堂哥这一次科举如何,后年我们都要去京城见见世面。”

也看看春闱的盛况,顺便多寻些商机。

“到时我们在南边多开些干货铺、作坊,百姓生意薄利多销。”顾子熙附和。

不过想到另一件事,他忙说道:“对了,府城干货铺那边还要继续出货,年后等我回青河县怕是都要院试了。”

“收货的事会由书局安排,提前报个信儿你们就点货就行。”

“年前我会让书局再预付五百两的干货钱、年后再付五百两,你们只管出货,不够的书局都会陆续补上。”

“不一次预付多些,也是我要将各铺子的现银带多些回京去,我的生意主要还是在青阳州,回京一路盘铺什么的,怕钱不够。”

“好在干货生意、成衣生意还有话本生意都不错,也占了冬天的便利生意比往时还好。”

叶青萝理解,干货和成衣的销量最是受冬天影响而易卖的。

再有话本子,天气冷不爱出门的人在家看书喝茶应是很惬意的。

不爱看科举书又买不起名家大作的,自然更趋向故事性丰富的话本子,销量自然更好了。

何况话本子本来就有一大批爱好者。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hfaif-3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