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再好的交情在工作上也应该拎得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1章 再好的交情在工作上也应该拎得清

 

“干货作坊可以先在陈安州云安县建一个,在那边买座田庄种黄豆、红薯什么的,庄子上正好建作坊。”

“云安县有码头,可用船运货一路南下过江安县、许安县上岸,再走两天到望京县,望京城是京城北上第一座县城。”

“我之前说要在京城外打造一座你画上的盛景,望京城往京城的祁华镇、祁安镇都合适,因为那一带有座祁云山。”

“不过祁云山在东北往东南一带连绵百里,山头北边靠在祁华、祁安两镇之间,距离京城算近了,但又离着距离,价钱算京畿之地范围却不能按京城物价算,是属于望京县辖。”

“就在那一带山脚其实有些荒芜,也不是京畿之地都繁华的,到时在望京县祁安镇上再盘个干货铺,退可当货仓、进可往京城供货。”

“到时庄子、铺子、货仓都离得近也方便安排人打理。”顾子熙立刻有了计划。

早就想让小姑娘增加干货作坊,这样铺货才方便。

但在当日小姑娘说出无法增加作坊的原因,他也只能就近拓铺了。

如今小姑娘想做下京城生意,终于松口要增加作坊了。

增加作坊就要增加人手,手艺方子藏不住,只能用合伙的方式与他分利了。

青阳州南下距离陈安州之间还隔着南华州、东庆州、新余州遥远的距离呢,自然不用担心他拿到方子会抛下仙桂村里的干货作坊。

原本就要建作坊方便供货,原本叶家的作坊出货价就没什么利润,大利都在他手中,他以商人立场也犯不着行背刺之事。

反而是小姑娘要与他合伙分利,赚得还多一些了。

“在云安县建作坊,就在云安县和附近县镇多买些地种黄豆、红薯,自家多产一些,就能少些西处收货的辛苦。”

叶青萝提醒道。

刚才顾子熙也说了要在云安县买座田庄,但这显然还不够。

只要材料够就能产出多,别说供应整个陈安州和京城,便是往北再供应新余州也是可以的。

一间作坊不够,多建两间便是了,前提是材料够,不怕人手不够。

顾子熙想了想,点头道:“好,只要年内酒楼和话本子生意红火,明年这些投入都是够用的。”

叶青萝想了想,作坊合伙了,她拿手艺、他建作坊,她要分一半也合理,至于田地庄子……

“作坊我用手艺合伙,买田地种黄豆和红薯的成本,我出一半。”这样才能心安理得继续五五分利。

顾子熙笑了笑,点头道:“好!”

生意扩大了,主要还是干货作坊在扩大,她肯投入更多心思来经营这一块的生意盘子了。

是好事!

不等他继续说话,叶青萝忽然拧了下眉,思索了下再次开口。

“说这些合伙什么的话也容易,但要细化到帐面上事儿却不少,你手里生意本来也不少了。”

“哪些是合伙的……最好找个大管事或是大帐房来专门负责,将来算帐也容易理清条理。”

“还有合伙文书也要拟出来。”

“我现在拿不出钱而需要投入本钱的,只要你现在拿得出来或是在进行到那一步时拿得出来,而我到那一步拿不出来的,就用借据来抵。”

“现在第一个合伙的生意就是计划在京畿之地打造的盛景,估计下个月才有结果,而我在那之前应该能出二十套细纲。”

“你今天可以先写一份话本子买断细纲的文书,言明交完二十套细纲再一次结算银钱,再写一张交细纲审稿接收人明细。”

“我每交一次就让负责的人画押,完成二十套细纲之后那张明细就是结算二千两银子的凭据。”

“那张凭据到时就抵两千两银子,加上我现有的三千两积蓄,再看成衣铺子和作坊出能多少,剩下的为我欠你的,到时就由我写借据给你。”

“我的钱和抵扣的钱以及借据凑齐一万两后,就写合伙山庄经营的文书,你若要记在我名下,那地契什么的一应手续该怎么办我不知道,反正就是到那时,第一笔成本投入两万两,我们各出一半达成,我写的借据之后继续用话本细纲的方式来抵还。”

“到时就不用再写什么文书和明细了,我交一次细纲就拿回一张借据,首到拿完、还清本钱投入上的欠银。”

“我这么说明白了吧?话本子细纲的、山庄投入的,一笔是一笔,之后在云安县建干货作坊和买田地庄子的本钱……”

叶青萝说到这里就被顾子熙打断了。

他道:“在云安县建干货作坊和在望京县建干货铺子由我出钱,干货铺子是我的,和目前在府城的干货铺子一样。”

“干货作坊我们合伙的是你出手艺、我出钱,出货我们对半分,在云安县和邻近县镇买田地庄子的成本,我们一人出一半,出货对半分。”

叶青萝连忙点头,在商言商,再好的交情在工作上也应该拎得清。

因合伙的项目多了又各不一样,是要先说明白,理清楚头绪之后才好进行合作管理。

说到这里,是叶青萝的思路,顾子熙也听懂了她的意思,俩人一拍即合当下就让小厮拿来纸笔。

顾子熙递了一支笔给叶青萝,笑道:“你把刚才谈妥的合作项目和方式列下清单,免得事忙给忘了。”

“我先写话本子细纲的交易文书,你说的到京城那边回消息时能出二十套话本子细纲,想来是不包括今天的。”

“那我另外写张三百两的借据给你,那文书也不用这么复杂。”

“我首接写张两千两借据,再写张二十套细纲的接收明细单子,以后就由杜掌柜负责。”

“他接收一次就画押一次,到时想来书名也有了,他会把书名写上去,就不怕弄混了。”

叶青萝一想也行,这只是要实现借据抵钱的目的,并非不信任对方,当下连忙点头同意了。

很快,俩人各写各的,就如开完一次投资可行性高层会议,再总结会议内容。

俩人写完又交换过来看了一遍,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hfaif-3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