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听闻苏御深陷绝境,被权贵诬陷谋反,囚于天牢之中,愤慨与担忧之情瞬间涌上心头。于他而言,苏御不仅是志同道合的挚友,更是朝堂之上难能可贵的正义之士。如今苏御遭此大难,赵启岂会坐视不管?当下,营救苏御迫在眉睫,赵启暗自下定决心,定要倾尽所能,凭借自己在宫中积累的人脉与资源,为苏御的洗冤之路添上关键助力。
赵启深知,营救苏御的首要任务是获取天牢内的准确情报,了解苏御的现状以及看守情况。他凭借多年在宫中积累的人脉,找到了一位在天牢当值的老狱卒。这位老狱卒为人忠厚老实,在宫中当差多年,始终恪守本分。赵启找到他后,诚恳表明来意,并许以重金酬谢。老狱卒被赵启的情义打动,犹豫再三,最终答应帮忙。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老狱卒趁着其他狱卒换岗的间隙,悄然将赵启带入天牢。天牢内阴暗潮湿,腐臭气息令人作呕,通道两旁的火把闪烁着微弱光芒,将墙壁上的影子拉得悠长。赵启小心翼翼地跟随老狱卒,穿过一条条狭窄通道,终于来到苏御所在的牢房前。
透过牢房栅栏,赵启看到了苏御。多日的牢狱生活让苏御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与不屈。赵启轻声呼唤:“苏兄,苏兄,你还好吗?” 苏御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看到赵启,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赵启,你怎么来了?这里危险,你快走!” 赵启连忙说道:“苏兄,我怎能抛下你不管。今日我来,就是要想办法救你出去。你放心,我己有一些计划,但还需你的配合。”
苏御感激地看着赵启,点了点头。赵启接着说:“苏兄,我打听到那些权贵为置你于死地,在皇帝面前说了许多坏话。如今当务之急是找到他们陷害你的证据,唯有如此,才能还你清白。你在牢中可有想到什么线索?” 苏御沉思片刻,说道:“我记得那些与江湖人士往来的信件中,有一封信的笔迹有些怪异,我怀疑是他们伪造的。若能找到那封信的真正作者,或许就能揭开他们的阴谋。”
赵启将苏御的话牢记于心,又与他商讨了一些细节,便在老狱卒的催促下,匆匆离开了天牢。回到家中,赵启开始着手调查那封信的线索。他利用在宫中的关系,找到了一位精通笔迹鉴定的老太监。这位老太监在宫中负责文书工作多年,对各种笔迹了如指掌。赵启找到他后,将那封信的复印件交给他,并说明了情况。老太监接过信,仔细端详许久,然后说道:“公子,这封信的笔迹确实蹊跷。从笔画走势和力度来看,不像是出自一人之手,极有可能是经过模仿伪造的。但要确定具体是谁伪造的,还需要更多证据。”
赵启听后,心中既兴奋又焦急。兴奋的是,苏御的怀疑得到了证实;焦急的是,如何才能找到更多证据呢?他思来想去,决定从权贵们的往来信件入手。他知道,权贵们在策划阴谋时,必定会有一些书信往来,或许能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赵启通过宫中眼线,得知礼部尚书周明的府邸中有一个专门存放重要信件的书房。他决定冒险潜入周明的府邸,寻找相关证据。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赵启身着黑衣,趁着夜色,悄悄潜入周明的府邸。府邸内戒备森严,巡逻的家丁来回走动。赵启凭借敏捷的身手,巧妙避开家丁巡逻,来到书房外。
他小心翼翼地撬开书房窗户,翻了进去。书房内一片漆黑,赵启摸索着点亮桌上的蜡烛。他开始仔细翻阅桌上的文件和信件,希望找到与陷害苏御有关的线索。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突然发现了一封周明与神秘商人的往来信件。信件中提到了伪造证据的计划,以及如何将苏御置于死地。赵启如获至宝,将信件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后迅速离开了周明的府邸。
然而,赵启的行动还是引起了周明的注意。周明得知书房被人闯入后,大发雷霆,立刻派人西处追查。赵启知道自己处境危险,但他没有退缩。他决定将找到的证据尽快交给皇帝,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为了能顺利见到皇帝,赵启再次利用在宫中的人脉,找到了一位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太监。他向这位太监说明了情况,并将证据交给他,希望他能将证据转交给皇帝。太监被赵启的忠义所感动,答应帮忙。
几天后,皇帝在审阅奏章时,看到了赵启提供的证据。他大为震惊,立刻下令对周明等人展开调查。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终于揭开了权贵们陷害苏御的阴谋。皇帝龙颜大怒,下令将周明等参与陷害苏御的权贵全部革职查办,苏御也终于洗清冤屈,重获自由。
当苏御走出天牢,看到前来迎接他的赵启时,心中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紧紧握住赵启的手,说道:“赵启,多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若不是你,我恐怕难以洗清冤屈。” 赵启笑着说:“苏兄,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你是为了国家和百姓,才遭此大难。我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gifdc-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