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苏御踏入朝堂,凭借非凡的智慧与刚正不阿的秉性,接连提出革新建议,崭露头角,他便如同刺眼的芒刺,深深扎进了部分权贵的心中。此前,苏御成功拆解钱文等人的阴谋,使其受到惩处,这无疑更让其余权贵心怀忌惮,暗自咬牙,决意联手将苏御彻底拔除。
翌日,早朝的钟声悠悠响起,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如铅。官员们各自心怀鬼胎,神色复杂难辨。礼部尚书周明与几位权贵交换了一下眼神,那眼神中闪烁着阴鸷的光。周明率先出列,脸上故作悲戚,高声奏道:“皇上,臣有紧急要事启奏!近日听闻一则惊人消息,关乎我朝存亡安危,臣不敢有丝毫隐瞒,特来向皇上禀明。” 皇帝闻言,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结,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沉声道:“周爱卿,究竟何事,如此惊慌?但说无妨。”
周明清了清嗓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狠厉,说道:“皇上,臣听闻苏护国公近来行为举止极为异常,私下频繁与江湖人士往来,还在自家府邸秘密招募家丁,大肆囤积粮草与兵器。种种迹象表明,苏御恐有谋逆之心啊!” 此话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官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道道目光中,带着惊讶、疑惑与猜忌,纷纷投向苏御。
苏御心中一惊,旋即镇定下来,立刻出列,单膝跪地,大声辩解:“皇上,这纯属污蔑!微臣一心为国,对皇上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怎会有谋反之意?周大人仅凭一些捕风捉影之事,便妄加揣测,诬陷微臣,实在是居心不良!” 周明冷哼一声,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苏御,你还想狡辩!如今证据确凿,你府邸中新增的家丁数量远超寻常,粮草、兵器储备也不合常理,你作何解释?”
苏御心中明白,这必定是权贵们精心策划的阴谋。他们事先在自己府邸动了手脚,如今以此为把柄,欲将自己置于死地。但他并未慌乱,深吸一口气,有条不紊地说道:“皇上,微臣府邸确实新增了一些家丁,那是因为微臣负责皇宫安全事务,深感责任重大,为加强府邸安保,才招募了一些可靠之人。至于粮草、兵器,那是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以备不时之需,绝无谋反之意。”
然而,周明等权贵怎会轻易罢休。吏部侍郎孙宏站出来,添油加醋地说:“皇上,苏御的解释太过牵强。如今局势动荡,他身为护国公,手握重权,若真有不轨之心,后果不堪设想。臣恳请皇上立刻对苏御展开调查,以正国法,保我朝安稳。” 其他几位与他们勾结的权贵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要求调查苏御的声音此起彼伏。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目光在苏御与周明等人之间来回扫视。他心中对苏御本是信任有加,可如今众多权贵纷纷进言,证据看似也摆在眼前,让他不得不心生疑虑。沉默片刻后,皇帝说道:“此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定论。朕即刻派遣亲信大臣,前往苏御府邸进行彻查。若苏御当真谋反,朕绝不姑息;若有人蓄意陷害,朕也定要严惩不贷。”
苏御心中清楚,接下来的调查至关重要,稍有不慎,自己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回到府邸后,他立刻召集心腹,商议应对之策。心腹们纷纷义愤填膺,为苏御打抱不平,但苏御却冷静地说:“诸位,此刻愤怒无济于事。我们必须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应对之法。我相信,清者自清,只要我们应对得当,定能还我清白。”
经过一番商议,苏御决定主动出击。他一边安排心腹暗中调查权贵们的阴谋,试图找到他们陷害自己的证据;一边将府邸中所有家丁、仆役召集起来,详细询问近日府中是否有异常情况。与此同时,苏御还亲自整理了自己参与朝政以来的各项工作记录,准备向皇帝详细汇报,以证明自己的忠心。
几日后,皇帝派遣的调查大臣来到苏御府邸。苏御热情迎接,主动配合调查。调查大臣在府邸中仔细搜查了一番,果然发现了大量粮草、兵器,以及一些与江湖人士往来的信件。然而,苏御却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大人,这些粮草、兵器皆是为应对突发状况所备,此前己向皇上禀明。至于这些信件,乃是微臣为加强皇宫安全,与江湖中一些正义之士交流情报所用,并无任何谋反之意。”
调查大臣听了苏御的解释,心中虽有些动摇,但仍不敢轻易下结论。他将调查结果如实向皇帝汇报,皇帝听后,再次陷入了沉思。此时,周明等人见皇帝仍未对苏御定罪,心中焦急,决定再次加大陷害力度。
他们买通了苏御府中的一名家丁,让他在朝堂之上当众指控苏御谋反。这名家丁战战兢兢地来到朝堂,按照权贵们事先教他的话,说道:“皇上,小人在苏护国公府中当差,亲眼看到他与一些来路不明的人秘密商议谋反之事。他们还说,要推翻皇上,自己登基称帝。” 苏御听了,心中大怒,但仍强忍着怒火,说道:“你这小人,受何人指使,竟敢在此污蔑于我!我苏御对皇上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半点不轨之心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gifdc-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