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
阴。
昨夜睡沙发,在家里打地铺都睡得着。
去大外甥女家吃午饭,席间催生,赔笑以对。
“蓉儿年纪大了,生育有风险。”
“那你结婚的意义何在?”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4月4日
雨。
雨纷纷,逢清明。一早就下乡下,先替父亲扫墓,然后匆忙赶回村与堂哥他们汇合,一起去坟山给上三代祖辈除草灭植,插鲜花,鸣爆竹,雨越下越大,扫完回来都湿透了。
换上上学时穿的衣服去宗祠吃午饭,之后瞒着叔叔他们又去了后山。
我父亲过继给了同宗的其他人,他们兄弟无子,小时候我不给爷爷奶奶扫墓,跟着父亲都是去扫这些宗辈。距离上次给他们扫墓快二十年了,只记得大概的方位,到了坟山,植物茂密,到了印象点,没有立碑的杂乱的坟墓让后人分不清,于是看到别人久未上坟的都扫了一遍,放了鞭炮就下山去了。
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唯一的区别是他们的老叔伯还健在,可以给晚辈带路,一单突然断代,祖坟就会被山灵慢慢吞噬。我觉得对不起父亲,忘记了他们的方位,内心也觉得墓碑二维码检索势在必行,除了族谱和悼文,坐标也应该刻录进二维码,这以前只当笑话听,当体会到追祖认坟的难处后才明白它的实用价值。
村通往坟山一条道,去世的人基本都葬在此山。上山下山,来来回回,儿时见到的面孔一张张在我面前闪过,同龄人相互打招呼,逢长辈喊尊称,二十年前的儿童己长大,熟悉的面孔都己变老,背后跟着的小孩和青年都不认识,但可以确定是谁家的,因为都是家族成群结队而来,当然,除了我和我姐,两个人孤零零的回村了。
下午西点回宜春,累,没有留在宗祠吃晚饭。席后宗祠家族代表坐在一起喝酒,突然兴起说要重修祖坟,一百零九人,每人西百。估计是我堂哥提出的,他是我们这脉最有钱的。太奶奶的坟靠近祖坟,墓碑古老久远,字迹模糊,常年无人祭扫,连我叔叔都不知道,还是旁边来了另外一族人路过,冷嘲热讽的说我们西门后人忘祖,他们每年路过这里就没见人扫过。
“要不是今儿忙,我们帮你们扫扫。”
一群人开玩笑似的说着走了。
“叔,既然来了,带扫一下吧。以前我爸说过,这确实是我们西门的一祖。”
估计酒后三巡,话多自然就谈到这事上了。
4月5日
晴。
白天聊天,姐也叫我抓紧生孩子。
“这事前天说过了,看天意。”
“爸的坟墓也要立碑的,你没有孩子,就你一个人的名字孤零零的在上面,像话么?所以我一首在等。”
我沉默着。
“你想让我们家将来出现昨天的情形?靠别人的善意替父亲扫墓?”
“时代变了。”
“人心和传承从未变过。”
“抛开其他不谈,也不说你百年之后怎么办,就说你老了咋办?这辈子有遗憾了怎么办?”
夜,雨又下了一夜。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gegdi-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