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六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一月十六日

 

1月16日

晴。

许久没下雨了,绍兴天地南岸的河面上漂浮的柳叶如蝗,远看趴在筏板上的下腰女孩发髻上的尘土如霜。此河蒸发的雨水大概率不会再回来给这日本姑娘洗头了。

故地常与重游为伴。

可是,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想回同一个地方填补日夜的思念都是刻舟求剑,船还在,剑难寻。

空间既定,时间在流。若府山山腰正在被考古的那几座坟墓出了一个出息的后人,在某个时间查族谱查到这里想来此处缅怀一下,结果祖坟被人刨了。

那几座坟墓考古进程过半,封土己全部清除,甚至有一座己经开椁,透过围挡能看到长方的穴内露着几个凌乱的陶罐。下午气候温驯,一个肥胖的领导带着几个戴着眼镜的丫头在体验考古。

这帮姑娘锹土别扭,举镐无力,一群人嘻嘻哈哈的学用刨土的农具,一看就是娇生惯养从未干过体力活的书香子弟,因为一般人这里根本进不去。

记得小时候听邻居议论同村某家新娶的城里媳妇:

“挑一小担谷都把肩膀皮磨破了。”

“娶了个小祖宗。”

“哈哈。”

个人的生存能力是和长期所处的环境相匹配的,否则就很难适应会被淘汰。你叫农民靠演奏钢琴谋生试一试?你叫这帮小丫头天天刨坟试一试?不可否认人适应环境的学习能力,但一切生存技能都需要时间打磨。南泥湾后来也能歌舞了,下乡运动时期地里也有不少读书的青年,十年的青春汗水洒在了土地里。

不要随便嘲笑初来新环境里的任何一只菜鸟,保不定会变成报复心极强的鹰隼啄烂你的大嘴巴。

1月17日

蓉儿很纠结,我们年纪大了,要孩子有风险,不要孩子又担心老无所依,人生也会留有遗憾。我经常告诉她,这种得看上天的眷顾,如果命中注定我们有,杜蕾斯都拦不住。

碳基生物的基因在偶然中诞生,复制是它的使命。基因在不断的突变情况下,环境在淘汰不适应个体的同时间接促使基因转向自私,生命作为基因载体的使命首先是生存,只有生存下去才能复制。动物本能冲动繁衍时根本意识不到这种行为的结果,基因给了它们多巴胺奖励,狮子并不会为了要个小狮子养老而找母狮,都是自私的基因向往永生,追求新载体的一种方法罢了。

你说癌细胞自私么?自私的,它不甘心服务于集体的共同目标,选择我行我素自我永生,人不管是否有孩子都有患癌的风险。

人和癌细胞的本质相同,因为他们有同一组基因,修仙求道和生儿育女走的路不同,但目的还是一样的,确切的说长生不老的愿望更符合基因的属性,因为儿子的Y染色体只是很遥远的先祖借父亲的身体为载体传输给你,母亲的X染色体给你也是同样的目的,这种伏羲女娲缠绕式的结果显性出独一无二的你。

你再生儿育女无非也是一个过客罢了。

人有了社会活动意识之后生育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养儿可以壮大家族不被欺负,儿女绕膝可享天伦之乐,还可以继承你的意志和财富。看吧,基因只给我食色本性,意识形态给我们更多社会的活动,功名利禄的头衔也可以继承,似乎人类个体比基因更高一级了。可是,功名利禄让你衣食无忧,个体活的长久,后辈借助你功名利禄的荫护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繁衍的机会。

事与愿违的是,意识的觉醒恰恰是致命的,当个体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时,人选择不要孩子,一来不想他们受他们相同的苦,二来如富兰克林在《穷查理年鉴》里说的那样,孩子是父母在这世界的威胁。

从计划生育到鼓励三胎也才几十年,越是鼓励的越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就差学吕后了:到了年纪不结婚就交税,达不到生孩子指标也交税,生不出来不领养也交税……当生育的税收大于生养儿女的成本时,人口自然就会复苏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gegdi-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