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拿回嫁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拿回嫁妆

 

师爷们纷纷表示,目前只能赶紧去老宅把嫁妆按照单子拉回来。

花知府思来想去,也确实没别的招了,只能照办。

“母亲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当初她刁难婷儿,勉强能说是教导儿媳。婷儿身为晚辈,孝顺婆母也算应该。”

“可婷儿那般温柔的性子,对她千依百顺的,母亲竟然还不知足,连婷儿的嫁妆都要惦记!尤其是那些珠宝,那可都是京城各大银楼的,价值连城啊!那是岳父大人疼女儿,给陪嫁过来的。”

“她贪墨儿媳的嫁妆,这要是传出去,我在朝中还怎么混?母亲怎么就不为我的前程多考虑考虑呢?”

“哼,我也是想多了,母亲出身乡野,粗俗惯了,名声啥的,她压根就不在乎!”

“婷儿嫁给我,真是太委屈啦!她在娘家的时候,那可是被岳父母捧在手心里,如珠如宝地疼着,几位舅兄对她也是百般疼爱。结果碰上母亲这么个婆母,不知道平白无故受了多少窝囊气!”

“可她倒好,啥都不说,甘之如饴,从来没跟我抱怨过,还老是帮着母亲说话!就算这事儿闹开了,她第一时间想的也是去跟别人解释,说是自己自愿拿出嫁妆给家里花的。”

“我花自芳何德何能,娶到了如此贤良的妻子。她长得美若天仙,还知书识礼,一心都在我身上,又给我生了个大胖小子。以后我可得好好待她。”

“至于母亲那边,做事实在缺点分寸,以后,大致过得去就行啦。”花知府越想越窝火,心里对母亲满是埋怨,对媳妇却是心疼得不行。

花知府哪能想到,他派人去拉嫁妆这事儿,在老宅掀起了滔天巨浪。

老夫人一听,儿子居然派人来把儿媳妇的嫁妆拉走,连她柜子里那些珠宝都不放过。这不是在狠狠的剜她的心嘛!

这是她的!每回,乡里谁家过喜事,她戴着满脑袋的珠宝过去,那些人羡慕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现在,居然要全部要走?一想到以后再也没法戴着那些珠宝到处显摆,老夫人的心都在淌血。

“你个不孝子!老娘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好不容易你考上了,都不想着好好孝敬孝敬老娘!”

“娶个媳妇,打不得,骂不得。老娘拿点她的东西,你这没良心的居然还要抢回去。养儿子有啥用?早知道这样,你一生下来,我就该把你扔尿罐里淹死!”

“你们要搬我的东西,不如先打死我!”

老夫人干脆坐在地上撒泼耍赖,说啥都不让人搬东西。

来办这事的是一个师爷。不得不说,知府对他老娘还是很了解的。他就知道要是只派下人来,他老娘不松口,下人也没辙。所以特意派了个师爷主持这事。

师爷看了看坐在地上的老夫人,嘴角抽了抽。他也没有想到,知府大人的老娘居然是这种做派。

“老夫人,我朝律令,嫁妆属于女子私产。这事,您闹也白闹。闹大了,惊动了官府,老夫人您还得吃官司。”

“来人!请老夫人旁边坐着,抓紧时间搬东西。”

知府大人不愿扮黑脸,只能自己当这恶人了。

老夫人不认识这师爷,见他神情严肃,毫不退让。摸不准他是什么来头,也不敢再闹了。

她一辈子只见过乡里的里正,连县城都没有去过。她虽然泼辣,但是民对官的畏惧是刻在骨子里的,哪怕如今儿子当了知府。

“娘,你说咱又没分家,嫂子的东西不就跟咱们的东西一样嘛?怎么还说嫁妆是嫂子的私产?我们嫁过来那会儿,可没听说嫁妆是女人的私产。”二儿媳妇也不乐意。嫂子的嫁妆他们家花的最多,要都拿走了,以后花啥?

“咱们也没嫁妆呀。”三儿媳妇倒是说了句实话。

二儿媳妇剜了三儿媳妇一眼。你跟谁一头的?好像嫂子的嫁妆你一点没沾似的。你是不是想抱紧嫂子的大腿?哼,你抱得再紧也没用,嫂子不会把你带到杭州去。

“娘,嫂子倒好,去了大哥那就不回来了。娘又不是我们一家的,凭啥光让我们养着呀?”

“每次我跟嫂子说,让她跟大哥讲,给她小叔子们找点事做,让小叔子们也能挣点外快。大嫂老是嗯嗯啊啊的。到头来啥也没干,这还像一家人吗?”

“娘,叫我说呢,大嫂仗着人家娘家是当官的,压根就没瞧得起咱家!”

老妇人眼珠一转。

“老大媳妇不是老说自己是官宦之家出来的,知书达理吗?善妒可是七出之一啊。上次我说把娘家侄女给老大做妾,他们说正妻没嫡子,不能纳妾。”

“这回派来传信的人说老大生儿子了,嫡子有了,总能纳妾了吧。等这些人回去的时候,把我那侄女带去,就说我给老大找的妾。看老大媳妇怎么说。就这么办!”

二儿媳妇其实不在乎纳不纳妾这档子事儿。她更想的是能留点东西下来,好歹还能再享受一阵子,可没想到来清点嫁妆的人,一样一样,严格照着嫁妆单子来查,搞得她想私藏点都没门儿。

她怎么都想不到,这世上居然还有嫁妆单子这种玩意儿!这些大户人家,真是鬼点子多!

既然没法再享受了,那给嫂子添点堵,让嫂子心里难受难受,也不是不行。

于是返回的车队里面,就多了一个贾姨娘。

花自芳特别小心,让车队在傍晚快关城门的时候分散着进城。进城之后再分批往府衙后面的巷子走。这样除非有人特意盯着,不然绝对不会引起注意。

从老宅往返杭州城,差不多要一个月。老百姓每天都得忙活自家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那些流言蜚语己经慢慢没多少人提了。所以这些车队进城确实没引起别人的怀疑。

盯着车队把东西全部卸下,规整好,花自芳总算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这些天,天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天天担心着京城里的岳父舅兄来信指责,又担心朝中的御史,进行弹劾。

现在,嫁妆完整的拉回来了,至少对岳父舅兄有了交代。也不再怕御史弹劾了,今晚能睡个安稳觉了。

“大人,府上的老太太让我们带回来一个贾姨娘,说是给您做妾的。”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gcea0-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