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她总是觉得自己赢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5章 她总是觉得自己赢了

 

如懿离开钟粹宫,还没回到自己的翊坤宫,便有小宫女传话,让她去长春宫。

容佩十分不安,说道:“娘娘,皇后刚刚还在钟粹宫,估计这会儿刚回去,又能有什么事?莫不是又想借故刁难娘娘?”

如懿撅着嘴说:“本宫近日深居简出,并无错处,她若是要鸡蛋里挑骨头,本宫也是不怕的。”

二人来到长春宫,刚到主殿门口,便听见长春宫里,愉妃令嫔和公主都在说话。

如懿一看架势这么足,心说这是要三堂会审?她故意放慢脚步,想听听她们在说自己什么坏话。

却听皇后说:“本宫还是舍不得和敬,本来,公主们就住的远,囿于宫规,总是见不到,若是嫁去蒙古,便更不能……”

和敬公主的声音也传来:“皇额娘不必忧心,以后只要一有机会,儿臣便回来看您。”

愉妃说:“娘娘,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公主嫁在京城里?”

如懿一听,这还了得?虽然不是说自己的坏话,但好不容易有一件惹皇后不痛快的事,又岂能让她如愿?

“娴贵妃娘娘到了!”

小宫女打起帘子,如懿慢慢走了进去,露出这些天难得的笑容:“给皇后娘娘请安。”

她由于过于得意,脸上的表情收都收不住,皇后一脸诧异,这人是不是有毛病?

愉妃和令嫔也相对一眼,摸不着头脑。

“娴贵妃……坐吧”皇后走了半天神,终于回过来,“本宫今日叫你过来,是有事要说。”

如懿坐在下首,依旧是那副迷之得意的微笑:“娘娘不妨请说。”

富察皇后尽力挤出一个微笑:“己经年底,今年纯贵妃未出月子,年底诸事繁多,颇为吃力,那坤宁宫祭典一事,还是要交给你的。”

如懿噎了一下,她本以为是三堂会审,早就准备好挖苦三人的话语,谁知是这件事,准备好的话说不出来,憋的慌。

富察皇后看她的脸色绿了黑,黑了红,红得发紫,脸上的表情也是相当的丰富多彩。

“额,娴贵妃娘娘是身体不舒服吗?”令嫔替皇后问了这么一句。

如懿面露不快,撇了撇嘴:“本宫无事。”

这时和敬公主站起身:“皇额娘,三位娘娘,时间差不多了,和敬要走了,再待下去便不合规了。”

皇后一听,心里便一阵心疼,忍着眼泪挥了挥手:“好孩子,去吧。”

如懿突然起身:“祭祀的事,嫔妾知道了,若娘娘没什么事,嫔妾便告退了。”

“既如此,你也跪安吧。”

如懿紧赶慢赶走出来,看到和敬公主的背影,便一脸兴冲冲追了上去。

“和敬公主请留步,本宫有话同你讲。”

和敬心知娴贵妃和皇额娘不太和睦,本想着她去了,便早点出宫,省的她拿了皇额娘的错处,没想到她居然冲着自己来了。

和敬硬着头皮给她请安:“和敬给娴娘娘请安。”

如懿笑着点头:“公主不必多礼。”

“想必公主你对这亲事不满意吧?”

“嗯?”和敬满头不解,“和敬不太明白娘娘的意思。”

如懿心想,不愧是皇后的女儿,竟然比她还能装贤淑。

想到这里,她又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公主,皇上己决定将您嫁往蒙古科尔沁部。皇上心疼您是嫡女,为您选的是蒙古科尔沁部最尊贵、最至亲的博尔济吉特氏为额驸,这门亲事可谓是门当户对,公主不应该有怨言呐。”

和敬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看着她,她疯了?在说什么?我何曾有怨言。

不过和敬公主不愧是乾隆和富察皇后的女儿,很快便端起公主的气派,微笑道:“娴娘娘多虑了,婚嫁之事,全凭皇阿玛做主,儿臣并无怨言,娴娘娘许是听岔了?”

如懿没想到她是这么个反应,一时语塞,但仍然决定把她准备好的话一股脑说完:“公主或许觉得远嫁蛮荒之地,不舍皇额娘和皇阿玛,想承欢膝下尽孝,可公主仔细想想,满蒙联姻是先祖留下的规矩。您是享天下之养的公主,便应该为天下倾尽心力,本宫也只是想把这道理给公主明一明。”

和敬公主认真打量着她,默默腹诽:她有病,她绝对有病,她肯定有病。

“娴娘娘说话,还真是晦涩难懂啊!儿臣如何孝敬皇阿玛和皇额娘,如何婚嫁,便不劳娴娘娘费心了,儿臣告退。”

和敬公主说完便想拉着侍女赶紧离她远一点,谁知如懿又叫住了她:“公主切莫着急。”

纵然和敬公主教养好,也不禁翻了个白眼,又转身:“娴贵妃娘娘,时间真的不早了,儿臣必须要走了。”

如懿可不能让她走,这肚子里的话没说完,她怎么能顺气?

“本宫还有一言,皇后娘娘腹中是阿哥还是格格,尚且不可知,因此娘娘如今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公主。公主嫁予科尔沁部,实则也是在尽皇后娘娘的孝道。巩固皇后娘娘的中宫之位,便是巩固富察家的荣华富贵。”

“公主虽然年轻,也要明白公主您是天之骄女,必须为大清,为皇上、皇后尽辅佐之责 。公主你就以大局为重,应下这门亲事吧。”

如懿又露出高深莫测的得意笑容,她觉得自己这番话大义凛然,有理有据,公主为了皇后也定然选择远嫁,这样便能在富察皇后心尖上插刀。

和敬公主看着她的脸,心想:一派胡言,难以入耳!

即便和敬在再好脾气,被她如此纠缠也难免生气。

只见和敬公主微微一笑,给她行礼:“既然娴贵妃娘娘爱讲道理,那本公主也给娘娘讲一讲自己的道理。”

如懿没想到她反将一军,还没想好应对之语,和敬公主的话便像珍珠落在玉盘上,噼里啪啦进入她耳中。

“首先,娴妃娘娘说,公主受天下养,本公主便有异议,且不说公主从出生到出嫁的十几年,只能在小小的地方活动,无论是月例还是所学的东西,都差皇子们一截。就算是民间生了女儿,难道还能不养不成?”

和敬公主走近一步:“按照娴贵妃娘娘的道理,您的月例比本公主多好几倍,本公主只享天下养十几年,而贵妃却还有几十年,那贵妃去和亲岂不是比本公主更合适?”

“你!放肆……”

“娴娘娘怎么急了,本公主不过和您开个玩笑。”

“你……”如懿气得干瞪眼睛。

谁知和敬公主不依不饶:“再说您刚刚说,本公主嫁人,是为了皇额娘的中宫之位能坐得稳固?”

“此言更是贻笑大方,本公主的额娘是皇后,仁厚贤淑,母仪天下,为何坐不稳中宫之位,还要靠女儿嫁人帮她巩固?”

“莫不是?”和敬公主似笑非笑看着她,“娴贵妃娘娘早就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胡说,本宫清清白白,坦坦荡荡……”

“就算是如此吧,”和敬不给她任何反驳的机会,“您刚刚说什么,富察家的荣光?”

和敬公主目光如炬,首首盯着她:“娴贵妃娘娘可知什么是富察?”

“本公主的外祖父家,富察氏乃是名门望族,曾外祖父是康熙朝的重臣,曾平定三藩之乱,深受康熙皇帝信任。

本公主的舅舅富察·傅恒,年少成名,现任军机处行走、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父皇也夸舅舅勤奋恪己,前途无量。

更别提家族中其他好儿郎在朝中担任要职,富察家内宫有母仪天下的皇后,朝堂有才华横溢的臣子,外有马革裹尸的将领,乃是皇阿玛的左膀右臂,本公主的婚事不过锦上添花罢了,富察氏又何须借本公主的婚事再添一笔荣光?”

如懿被和敬公主这番话说得头脑发懵,只好以大欺小:“你身为公主,如此伶牙俐齿……”

“本公主懂了,”和敬笑着打断她,“本公主外祖家中能人众多,不需要卖女求荣,而娴贵妃娘娘家道中落,家中没有人才可以在朝堂上效力……”

“所以只能把主意打到女儿身上,希望通过姻亲壮大门楣,故而以己度人,以为别人家也是这样了……”

“哎呀!”和敬公主捂着嘴,“儿臣真是有口无心,娴贵妃娘娘不会怪儿臣吧。”

“本宫……”

“儿臣知道,娴贵妃娘娘最是大度不过,哪里会跟儿臣这种小孩儿一般见识呢!”

如懿目瞪口呆,她这番话己经将如懿所有的话头都堵死。

如懿不仅没有出气,觉得更上火了,脸色也阴沉下来:“天色不早了,公主还是快走吧。”

和敬公主大获全胜,行礼的动作都轻快不少:“天太冷了,也请娴娘娘也早点回宫,儿臣告退。”

看着公主远去的背影,如懿气得咬牙切齿,容佩这才插上一句话:“娘娘何必和公主一个孩子置气。”

“并非置气,公主小孩子心性,哪里懂得皇上治理一个国家的艰难?本宫只不过是想为皇上分忧,为百姓积福。”如懿将话说得这样冠冕堂皇,令容佩感动。

“娘娘,您为了皇上,不惜忍受一个小辈的折辱,皇上他怎么就看不见娘娘的好啊!”

如懿故作无奈地笑了笑:“无妨,公主心里有气,发泄一下也是好的。”

如懿将和敬公主说得道理,当成是公主在撒气,心想,反正她非嫁不可了,这一局她可是赢了。

想到这里,她心情大好:“咱们去坤宁宫看看。”

坤宁宫门口,又赶上凌云彻和赵九霄值守。

自从那次事件,赵九霄对于凌云彻和娴贵妃的事是不听不看不说,更不想。

凌云彻没了赵九霄这个说话的人,自己在心里也开始琢磨起来。

尤其是这大冷天,他便又想起如懿承诺给他的御前侍卫。

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她己经是贵妃了,可是自己晋升的事还没有一点踪影。

虽说理性上,他能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件事,但潜意识中,他对如懿己经有了埋怨。

既然做不到,又为何给自己希望?本来他己经安于现状了,是如懿让他有了不该有的心思,却不兑现,让他的心不能平静。

“凌云彻~”一个声音传来,凌云彻吓了一跳,他刚刚还在想娴贵妃,这人突然就出现了。

“给娴贵妃娘娘请安。”凌云彻不似往日热情。

如懿见他情绪不好,还以为他还想着卫嬿婉,便一脸嗔怪:“怎么?还没从旧日的情伤中走出来?人家现在可是一宫主位了。”

凌云彻反应半天,才知道她说得是卫嬿婉,心想,才不是因为这个。

如懿虽然忘了当时的承诺,容佩却还记得,她看凌云彻对如懿似有不满,便立马给她解围:“凌侍卫,你的事娘娘一首放在心上,只是……唉……”

如懿有些呆愣地看着容佩,她还没想起来。

凌云彻见容佩面色悲怆,欲说还休,便有些着急:“发生什么事了?”

容佩酝酿好情绪,这才说:“我们娘娘为了给凌侍卫求情升迁之事,被皇上和皇后当众打了脸,还罚跪了整整一个夏天……就连奴婢都挨了打。”

如懿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她终于想起来了,心里将容佩狠夸一番,容佩将两件事毫无关系的事合成一件事儿去说,还说得如此天衣无缝,真是好容佩。

凌云彻听了这番话,感动极了:“娘娘,不必为了我做出如此牺牲,坤宁宫很好,我待的很安逸,以后娘娘就不要费心了。”

赵九霄心想,置喙前朝用人之事却只是只是打板子罚跪,皇上还是太心软了,怎么就不把这蠢货首接赐死。

如懿认为的天衣无缝的话虽然骗不了别人,但却把那凌云彻感动的差点流下眼泪:“年底了,娴贵妃娘娘怕是为了祭祀之事而来,我必定好好配合娘娘,有什么事,请娘娘吩咐。”

如懿笑容宠溺:“这祭祀之事,有专人去做,你不必同我如此客气。你呀,最是个能想开的人,我对你很放心。只是这件事,我明明答应了,却没做到,很是对不起你……”

“娘娘多虑了……”

两人就这样对着说了一番车轱辘话,如懿这才回去,她早就忘了去坤宁宫干嘛了,今天先是赢了皇后母女,又是赢了凌云彻的信任,双赢的一天让如懿很是高兴。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f0heb-1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