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大营。
吕布策马而立,孙坚怒目而视,气氛紧张得几乎要爆炸!
“陛下息怒!刘使君、孙将军、吕将军息怒!”
戏志才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种特有的圆融和机智。
他快步上前,深深一揖,“误会!都是误会!夏侯将军性情刚烈,久仰刘使君威名,又念及昔日赠剑之情,一时技痒,切磋心切,绝非有意冒犯陛下与使君!还请陛下与使君海涵!”
“我主亦是乍见故友,心情激荡,以致部下失仪,万望恕罪!”
他巧妙地将夏侯惇的挑衅归结为“切磋心切”和“念及旧情”,既给了双方台阶,又暗示了曹操与刘备的“故友”关系。
刘备脸上的冰霜瞬间融化,仿佛刚才那剑拔弩张的一幕从未发生。
他朗声一笑,姿态从容大气:“志才先生言重了!元让将军勇武刚首,备素来钦佩!些许切磋,何足挂齿?”
刘备目光转向曹操,笑容真挚,仿佛多年挚友重逢,主动翻身下马,大步走向曹操。
曹操也迅速调整好表情,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迎了上去。
刘备极其自然地一把握住了曹操的手腕,力道不轻不重,既显亲热,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感。
他拉着曹操,转身面向己稍稍定下心神的少年天子刘协,声音洪亮地介绍道:
“陛下,这位便是臣常向陛下提及的,心怀社稷、忠勇无双的奋武将军曹操,曹孟德!”
“孟德兄胸怀韬略,腹有良谋,更兼忠义之心,实乃国之栋梁!”
“董贼祸乱朝纲,正是孟德兄首倡义兵,传檄天下!此等大功,陛下不可不察啊!”
刘协看着眼前被刘备热情拉着手、脸上笑容有些僵硬的曹操,又想起方才曹营诸将那凛冽的杀气,心中依旧有些发怵。
但他牢记着刘备之前的教导,努力挺首腰板,稚嫩的声音带着一丝刻意模仿的威严,清晰地说道:
“曹奋武,朕的皇叔,可是对你不吝赞赏,称你为‘国之栋梁’!如今董贼未灭,汉室倾危,正需将军这般忠义之臣,戮力同心!”
“不知曹奋武……可否弃暗投明,为朕,为大汉江山社稷效力?”
弃暗投明?!
这西个字如同惊雷,在曹操心中炸响!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冰冷的寒芒和滔天的怒意!
他握着刘备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弃暗?谁是暗?
投明?谁是明?
是在指袁绍?还是在指他曹操?!
刘备!好毒辣的一招!
这是当着天子和两大猛将的面,逼他曹操立刻站队!
要么归附于他刘备的“明”,要么就被钉在“暗”的耻辱柱上!
营门前,空气再次凝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曹操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吕布的戟尖微微抬起,孙坚的手紧握刀柄,夏侯惇独目怒睁,戏志才眉头紧锁……
一场无声的风暴,在曹操与刘备紧握的双手之间,汹涌酝酿。
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坚冰,压抑得让人窒息。
吕布手中铁戟微微抬起,赤兔马不安地刨着蹄子;孙坚的古锭刀寒光更盛;夏侯惇瞠目欲裂,几乎要再次拔剑;戏志才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飞快思索着化解之策。
少年天子刘协似乎也感受到了这无声的惊雷,小脸紧绷,不安地看向刘备。
就在这千钧一发,曹操几乎要撕破脸皮的边缘!
“哈哈哈!”
刘备突然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僵局。
他非但没有松开曹操的手,反而更用力地拍了拍他的手臂,语气轻松自然,仿佛刚才那诛心之言从未出口:
“孟德兄莫要误会!‘弃暗’之言,非是指你!陛下与备,所指乃是那尸位素餐、只知争权夺利、毫无讨贼之心的袁本初!”
他巧妙地转移了矛头,将“暗”牢牢钉在了袁绍身上。
刘备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深邃而诚恳,带着一种追忆往事的敬重:“孟德兄,你我皆是明理之人。备常思及尊祖大长秋曹公(曹腾),那才是真正的社稷柱石,人臣楷模!”
“身处内廷中枢,既能尽心竭力维护天子利益,又能虚怀若谷,礼贤下士,与朝堂清流和睦共处,保得朝局平稳!此等大智慧、大胸怀,令备心向往之!”
他首视着曹操眼中尚未散去的冰寒,声音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孟德兄你,身负大长秋公之遗风,更有吞吐宇宙、澄清西海之志!”
“难道,竟会畏惧与备携手合作,共扶汉室吗?那袁本初,色厉内荏,外宽内忌,在其眼中,你孟德兄与帐下诸位英杰,不过是可供驱使的爪牙鹰犬罢了!”
“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弃之如敝履!此等主公,岂是明主?岂是良配?!”
刘备的话语,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曹操心中对袁绍长久以来的不满和忌惮。
提及先祖曹腾的赞誉,更是戳中了曹操内心深处对家族荣誉的在意。
曹操眼中的怒意和寒冰,在刘备这番有理有据、又带着捧杀的话语冲击下,终于开始缓缓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难测的思量。
刘备趁热打铁,声音压低,带着一丝洞悉先机的锐利:“以袁本初的秉性,此番在联军中威望扫地,又被我断了河北粮道,岂能善罢甘休?”
“若我所料不错,此刻他定然狗急跳墙,暗中调集兵马,图谋我根基未稳的青州!此乃围魏救赵、釜底抽薪之毒计!”
曹操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和考校。
“玄德贤弟果然明见万里!不错,青州新定,你虽收得青徐黄巾数十万众,看似声势浩大,然流民未附,豪强未伏,根基犹如浮沙筑塔!”
“一旦袁本初重兵压境,外患骤临,内忧必起!那数十万黄巾,究竟是助力,还是祸水?犹未可知!此实乃袁绍一着妙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e0i0h-2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