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农业发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2章 农业发展

 

北平府的城墙高大而坚固,城墙上的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城内,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片繁荣的景象。然而,罗成深知,要让北平府长久地繁荣下去,农业是根本。

这一日,罗成召集了北平府的几位老农和农业方面颇有经验的人士,在府邸的议事厅中商议农业发展之事。众人围坐在圆桌旁,气氛热烈。

罗成率先开口,他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各位父老乡亲,如今北平府虽己恢复了些生气,但农业生产仍需大力发展。粮食乃是百姓生存之根本,也是咱们北平府稳定繁荣的基石。大家有什么好的法子,尽管说出来。”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站起身来,他叫张老汉,在北平府种了一辈子地。他恭敬地说道:“罗将军,咱这地啊,有些年头没好好整治了。很多沟渠都堵塞了,灌溉成了大问题。而且种子也有些陈旧,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罗成微微点头,认真地听着:“张老伯所言极是。沟渠的问题,我们可以组织人手进行疏通。至于种子,我听闻外地有一些高产的品种,咱们可以想办法引进。”

这时,另一位年轻的农夫站了起来,他叫李二虎,为人机灵。他说道:“将军,我觉得咱们还可以改进一下耕种的方法。比如,以前咱们都是一茬一茬地种,能不能尝试一下套种,这样土地就能充分利用起来,说不定能提高产量。”

罗成眼睛一亮,赞许地说:“二虎兄弟这个想法甚好。套种之法若能施行,确实能让土地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这还需要大家一起实践,看看效果如何。”

张老汉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忧地说:“将军,套种是个新法子,咱老百姓都没试过,心里没底啊。而且,要是失败了,这一年的收成可就没了。”

罗成笑着安慰道:“张老伯,您放心。咱们可以先划出一小片地来进行试验,成功了再推广。就算失败了,损失也不大。而且,我会安排懂农事的人来指导大家。”

众人听了罗成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接下来,大家又讨论了肥料的使用、病虫害的防治等问题。罗成一一记录下来,并安排专人负责落实。

会议结束后,罗成立即行动起来。他安排士兵们和百姓一起疏通沟渠,清理河道。一时间,北平府的田间地头热闹非凡。士兵们挥舞着锄头,百姓们也积极配合,大家齐心协力,为农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引进种子方面,罗成派了亲信前往外地采购。不久之后,一批高产的小麦、玉米和水稻种子被运到了北平府。罗成亲自组织了一场种子发放仪式,将种子分发给了各个村庄的百姓。

“乡亲们,这些种子可是咱们提高粮食产量的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种,按照我们教的方法来,相信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罗成在发放仪式上说道。

百姓们接过种子,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用心耕种,不辜负罗将军的期望。

与此同时,罗成还安排了几位懂农事的师傅到各个村庄去指导百姓进行套种试验。李二虎主动请缨,跟着师傅们一起学习和实践。

在一个小村庄里,李二虎和师傅们正在田间忙碌着。他们将小麦和豆类进行套种,一边操作一边给村民们讲解:“大家看,小麦生长周期长,而豆类生长周期短。把它们套种在一起,豆类可以在小麦生长的间隙生长,等到小麦收割的时候,豆类也差不多成熟了,这样就相当于在同一块土地上收获了两季作物。”

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点头表示明白。然而,也有一些村民还是心存疑虑。一位叫王大叔的村民说道:“二虎啊,这法子听起来是不错,但真能行得通吗?万一到时候颗粒无收,可咋办?”

李二虎笑着说:“王大叔,您别担心。咱们这是试验田,就算不成功,也不会影响您家的其他土地。而且,师傅们都是有经验的,他们会全程指导咱们。您就瞧好吧。”

在大家的努力下,套种试验田逐渐有了起色。小麦和豆类都生长得十分旺盛,村民们的疑虑也渐渐消除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收获的季节。套种试验田迎来了大丰收,小麦和豆类的产量都比以往高出了不少。村民们看着满仓的粮食,脸上乐开了花。

“罗将军真是英明啊,这套种的法子可真好,让咱们的收成增加了这么多。”张老汉兴奋地说道。

罗成得知试验田丰收的消息后,也十分高兴。他立刻决定在北平府全面推广套种之法。同时,他还鼓励百姓们继续探索其他的农业新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罗成还在北平府设立了农业学堂。学堂里聘请了各地的农业专家,为百姓们传授农业知识和技能。

一天,农业学堂里座无虚席。一位来自南方的农业专家正在台上讲解水稻种植的技巧:“乡亲们,水稻种植最重要的是水的管理。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地灌溉和排水。而且,施肥也要科学,不能盲目地施肥。”

台下的百姓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地做着笔记。罗成也来到了学堂,他坐在最后一排,仔细地聆听着专家的讲解。

课后,罗成走到专家面前,恭敬地说:“先生,感谢您来为我们传授知识。希望您能多留些时日,多教教我们的百姓。”

专家笑着说:“罗将军,您为北平府的农业发展如此用心,我自然会倾囊相授。而且,我也希望能把这里的经验带回去,让更多的地方受益。”

在罗成的努力下,北平府的农业发展蒸蒸日上。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农田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然而,罗成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知道,农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他继续关注着农业的各个方面,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有一次,罗成在田间巡查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虫害。这种病虫害来势汹汹,己经有不少庄稼受到了影响。

罗成立即召集了农业学堂的专家和师傅们,一起研究应对之策。“各位,这种病虫害我们之前从未见过,大家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治?”罗成焦急地说道。

一位专家仔细观察了受病虫害的庄稼后,说道:“将军,这种病虫害可能是从外地传来的。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些天然的草药来防治,这样既环保又不会对庄稼造成太大的伤害。”

罗成点头表示赞同:“好,那就按照您说的办。咱们赶紧采集草药,配制防治药剂。”

在大家的努力下,防治药剂很快就配制好了。百姓们纷纷拿着药剂到田间喷洒,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病虫害终于得到了控制。

经过这次事件,罗成更加意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他加大了对农业学堂的投入,引进了更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平府的农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而且农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北平府的农产品开始销往周边的地区,为北平府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罗成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望着城外那一片片金黄的农田,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他也将继续带领北平府的百姓,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让北平府成为一个真正的鱼米之乡。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罗成回到家中。妻子为他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温馨而幸福。

“夫君,如今北平府的农业发展得这么好,百姓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你也算是为大家做了一件大好事。”妻子温柔地说道。

罗成笑着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农业是根本,只有让百姓们吃饱饭,咱们北平府才能长治久安。我会继续努力,让咱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一片祥和。北平府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cdefh-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