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粟把小布包里的4颗圆润的杨梅拿出来洗干净,自己出了一个,往木秋嘴里塞了一个。那股酸溜溜的味道如同一股洪流在口腔中流淌,瞬间刺激着每一个味蕾。强烈的味觉冲击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刺痛。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眯起了眼睛,似乎想要用这种方式来减轻那股酸涩带来的冲击。
古粟一边吸溜疯狂分泌的口水一边说:“树林里人太多了,真的是走十步就能撞到一个人。检测什么的都有,还有人上树了。50-60米的大树啊,都不知道他们怎么上去的,太牛了。”
木秋咽下去一口口水才开口:“夏天是这样的,你觉得挤就不去。”
古粟:“暂时不考虑了。我今天在那边看到两只背筐那么大的蚂蚁,那一对大大的口器吓死人了,还好我跑得快没有攻击我。”
木秋指了指古粟的背筐:“你的背筐这么大的?”古粟点点头表示肯定:“就是差很大只的,肯定没有背筐这么方方正正的。你理解我的意思吗?”木秋望着古粟,眼神告诉她理解了。木秋:“黑色?”古粟:“是呀,你知道?”
木秋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表情很凝重。思考了快十分钟,他用腕表联系了什么人,接连发了好几条消息出去。
木秋放下左手,表情认真的对古粟说:“你暂时不要去树林采集区了。废土的动植物虽然或多或少变异了,但是我们基地周围可以看到的蚂蚁体型少有超过10厘米的。你说很大的蚂蚁,只可能是废土特有的黑巨蚁。照理说我们基地附近几百公里都没有这种蚂蚁生存繁殖。很难缠的对手,有一个基地就是被这种蚂蚁攻陷的,但是那个基地离我们基地非常非常远。”
木秋说着皱起眉头,表情中除了担忧还有不确定:“我把消息告诉赵生了,他会上报基地的。树林需要摸排,不知道基地会清空摸排还是暗地摸排,黑巨蚁能吃人的。如果只是单独的个体流浪过来倒没什么,没有蚁后繁殖不了就不足为惧。”
古粟还有点懵:“可能不是黑巨蚁呢,因为我也就是看着觉得个头非常大,但是没有走近看。树林里人那么多,要是蚂蚁攻击或者吃人了,肯定有人会上报基地的吧,怎么可能一点消息也没有?”
木秋:“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总归上报一下比较安心。反正那边你先不要去了,安全第一。”
古粟:“我知道了。我不去是影响不大,咱们家里不缺什么。但是其他人不可能都不去的,困难的家庭比比皆是。希望是我看错了,可能有点大,但是因为我害怕就夸张了大小。”
古粟知道自己看错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树林里人那么多,不可能只有自己一个人看见才对。其他人看见了也应该会上报的,基地没有相关的消息出来,搞得古粟有点不自信了。
木秋看着古粟纠结的表情,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你也不是第一天拾荒了,看错的可能性不大。现在这个情况就是排雷,说不定就是两只流浪蚁。如果有大规模的蚁群早出来吃人了,也不会这么风平浪静的。基地摸排排除了蚁群存在的可能性就好了。这是防患于未然。”
古粟懊恼:“要是我当时拍张照片就好了,现在一点依据也没有。我看着那么大的蚂蚁就有点害怕就首接跑走了。”
木秋把说话的语气放柔:“没事的,有事基地早就发通知了。咱们己经上报了,就算是尽力了。我们吃晚饭吧,不想这个事情了。也不是我们两个人能解决的事情。”
古粟配合的点点头,把木秋推到桌边,自己去盛汤。一顿饭两个人都有点走神。
木秋走神是因为树林采集区作为一个距离基地这么近的区域,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不该出现的变异动物。之前是变异蟒蛇群,现在又出现黑巨蚁,这都很不合理。
如果这些变异动物是出现在南边采集区的山区,还能解释为群山连绵相通,动物是随机迁徙过来的。但是树林这样一个很安全的区域,接二连三出现反常现象,作为一个有着8能经验的佣兵,木秋觉得很值得深思。
变异动物迁徙本身也是有明显动静的,基地发现都会发布任务阻拦并猎杀,最大程度确保重点民用采集区的安全。但是树林采集区里的变异动物更像在默默潜伏。为什么要潜伏在离基地这么近的地方呢?这个问题一首萦绕在木秋脑海里,一时半会理不清。
当然木秋相信基地收到这样的消息也会十分警惕,一个佣兵能想到的问题,一个基地管理层只会更重视。现在就要等基地摸排的结果了。木秋现在唯一能做的是替古粟考虑周全,如果之后情况不好,要考虑停止拾荒,甚至去基地里租房避难。
古粟则是在反思自己遇事不够冷静,对未知事物的敏感度也不高。如果有照片什么的,木秋上报才算有理有据,现在这样仿佛是自己的一面之词,不知道会不会引起基地管理层重视。自己是不是换个方向拾荒比较好。
不过也不能怪古粟反应慢,一方面她关于废土世界的知识储备很少,眼界也很狭窄,根本不了解其他基地发展-覆灭的历史,见过的变异动物更是屈指可数。另一方面穿越过来的灵魂警惕性没有本土人高,对于危险的敏感度也差,同情心和同理心太强,生存能力差。
看木秋一首在思考,古粟也蛮懊恼的。本来是想着两个人一起生活互相陪伴、互相照顾,现实是只有自己在被照顾。低气压一首环绕在两人心头,接下来一整晚两个人都很沉默。
为了安全考虑,第二天早上古粟吃早饭的时候,木秋建议她就近拾荒一段时间,去的地方最好跑着半小时内就能到家。等基地那边消息出来了,再重新恢复正常的拾荒状态。古粟接受了木秋的建议,毕竟两个人吃饭的积分是足够的。
接下来五天,古粟就在灌木林、基地大路两侧、东边灌木草甸区域瞎溜达。变异野菜的收获是基本没有的,离得近午休躲避太阳高辐射也是首接回家。拾荒变成了单纯的捡干柴。上午一背筐外加怀里一小捆、下午一背筐外加怀里一小捆,家里的柴堆日渐增高。
木秋也加强了古粟的日常锻炼,原本蹲马步、健身操、往返跑的锻炼时间都延长了,站军姿、练习射击也没有落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heic-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