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大家有才是真没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章 大家有才是真没有

 

古粟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努力挣脱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回归正题:“好,我知道了。我明天还去河边,等春土豆采集好我就要去河对岸了,这一边剩下的明天基本都可以捞上来。螺蛳值多少积分?我不知道螺蛳这么难吃,你也别受罪了,以后螺蛳还是卖了吧。”

木秋:“因为特别不好吃,螺蛳一首就是2积分一个,里面的肉取出来也不多。因为是荤腥一斤40个积分和野菜一个价才会有人买,像你遇到的这种可食用率特别高的情况是个列,存续时间长短上也不确定。一般捞起来的螺蛳也就是百分之一的可食用率。要是很值积分,早八百年就会有人以捞螺蛳为生了,螺蛳这种东西只要工具合适站在岸边就能捞。地方远还得搭车,捞一天螺蛳还不如采集一个枇杷呢。买卖如果划算多的是人做,没有人做肯定有原因你说对不对。”

古粟一边点头一边忍不住笑:“原来螺蛳难吃是公认的啊,我以前也没吃过。这下我对所有水产都有点失去信心了。你说得对,拾荒还是得汲取大众的智慧,要相信大众的眼光啊。”

木秋看着古粟可爱的表情也笑起来,心里也忍不住吐槽:螺蛳肉是真的很难吃,那种淤泥的腥味称第二没有其他食物敢称第一。

饭后木秋照旧处理古粟背回来的收获,该焯水的焯水,该烤干的烤干,处理好的食物妥帖的收纳好。螺蛳肉不好吃也不可能丢,还是洗干净装小碗里冻起来。古粟照旧锻炼身体,练习射击,不过从今天开始又增加了一项站军姿。

早上五点半,古粟往基地门口去,要在那边等待王强他们的电动三轮车。古粟到的时候基地大门外坐满了人,大家都抱着竹筐子,坐在自带的小凳子、麻布袋、小木墩、塑料板上,队伍排的整整齐齐,往前绵延了300-400米。队伍最前面是一面插在地上的红色旗帜,上面是1-10的不同编号。

这个时候队伍里有一部分是替家人来排队的老人和小孩。只要是一个人换一个人,不搞插队、加塞这些小把戏,这种由家里拾荒能力最弱的人来排队的行为是大家都默认的。

基地的迷彩大巴车己经停好,每辆车的车门上插着一面红色的小旗帜,上面是1-10的不同编号。车门两边各站一位手持仪器的佣兵。登上大巴车之前,第一道手续是录入左手大拇指指纹(左手受伤录入不了左手大拇指指纹的,默认录入右手大拇指指纹)。腕表可以摘下来换着戴,指纹却做不了假。这一道手续是为了确保一个人在同一次集体采集活动中只参与一次,扩大集体采集的受惠人群。第二道手续才是扫描腕表扣除积分。

集体采集时间有限,送过去、拉回来都必须乘坐同一辆车。每天第一批出发的人下午3点半登车返回,第二批出发的人下午5点登车返回。基地的规定是一次不遵守返程时间,一生不能再参与集体采集活动。这样的处罚手段是极其严厉的,基本上杜绝了所有人拖延时间的愚蠢行为,确保绝大部分人的利益不受损失。

到达采集区的人采集的区域(数量)是分配好的,登车时间到了,自己分配到的区域(数量)没有检测完也要放弃。了解自身情况的聪明人会转让一部分自己分配的区域(数量)。高辐射的产出基地要回收再种植或者制作肥料,不会让人一股脑儿全摘下来(挖出来)背回去检测。

因为参与集体采集的要求苛刻,所以真正登上大巴车的人,肯定要优先选家里最有体力的人。把能收入囊中的收获先收入囊中是所有人都懂的道理。去了挖不完只是徒增懊恼,浪费也不可能浪费,部分转让也是情也是爱,重要是回本一些积分,你开心我开心大家都开心。

5点35分,排在最前面的人根据佣兵的指示开始有序登车,排在后面的人从前往后慢慢站起来收拾各自的东西,准备往前挪。基地开放种植区集体采集活动己经有十年以上了,基地居民也好、棚户区居民也罢,大家都对集体采集的规矩滚瓜烂熟,且有一定的参与经验了,整个扫描登车的过程安静又快速。

5点45分,基地大门口的迷彩大巴车依次出发。留在原地的所有人,眼光都不自觉地跟着大巴车远去。挪到队伍最前面的一批人眼睛里的光尤为闪亮。大巴车将第一批人送到种植区后会马上返回接第二批人,8点钟的时候第二班车就会出发。

大巴车承载的不仅仅是人,还有废土人满怀的期盼,收获的喜悦,生存的希望。

王强他们叔侄三人的电动三轮车,这个时候也来了,古粟付了积分上车。等待其他搭车人的时候,西北方向的15辆大巴车先开过来驶入大路,紧接着是东北方向的15辆大巴车。一眼望去,那长长的车队宛如把出鞘的宝剑,气势磅礴。

车轮滚滚,扬起了地上的尘土,如同一股黄色的沙尘暴,滚滚向前。而这扬起的尘土,不仅仅是地面的尘埃,更像是收获的风帆。

六点钟,电动三轮车也出发了,古粟拉高领口的衣服掩住口鼻,空气中大巴车扬起的尘土还没有完全落地。

下车之后古粟首奔目标而去,远远的,就看到前面岸边停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心道一声不妙。慢慢走近,果然看到两男一女在分工打捞变异空心菜。他们用的工具和木秋给自己做的捕蛇夹不一样,更像握柄特别长的剪刀,需要两个人协作使用。剪断的变异空心菜漂浮在水面上,那个女人用长竹竿捞到岸边。虽然做同一件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力,但是最终的效果和捕蛇夹差不多。哪怕是废土世界,也不能小看人的模仿学习能力。可能昨天只有你有,今天大家都能拥有。

1人VS3人好比浮生一梦,古粟实在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只能悻悻然绕开这几个人继续往前走。都走到这儿了,只能去竹林检测竹笋了,古粟目前没有其他采集点的位置。

离那三个男人一大段距离之后,古粟又走回河边,很容易就发现河对岸也有几个人使用工具在河水里打捞变异空心菜。单侧河水里生长的变异空心菜古粟一个人需要三天时间才能检测完,同理可知,这些组团采集的人一天就能把所有的变异空心菜薅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heic-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