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间一晃而过。
就在次年。
也就是嬴政即位的第七个年头,又迎来一个噩耗。
蒙府。
蒙武、蒙恬、蒙毅,蒙家的二代和三代男儿,全都跪在床榻前,纵有泪水不停滑落。
可不曾发出一声。
在三人身后,也是蒙家所有的女眷。
无不是潸然落泪,抬手不停在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可哪怕这些在旁人眼里的柔弱女眷。
她们也都是蒙家的女眷。
强忍悲痛。
不愿让他们蒙家的定海神针走得不安详。
“王上来了!”
门外有人痛呼喊出声。
蒙骜紧紧闭合的双目微微一动,用尽最后的力气睁开。
目光虽是浑浊。
可眼中指挥数十万秦军作战时的锐气和锋芒,不曾有丝毫退减,依旧摄人心魄。
相反。
己经再无余力抑制杀气。
蒙武三人和戎马一生的蒙骜对视一眼,都感到心神震荡。
久久难平。
蒙骜双臂撑在床上,虽在颤栗,可蒙骜又怎会让那双不知道屠戮过多少敌人的双臂。
在这最后一刻软弱难堪。
牙齿死死咬住。
终是赶在嬴政踏入门槛前。
蒙骜站在了床下。
“先生,快……”嬴政带着夏无且一路快跑了进来,可嬴政依旧嫌速度太慢,不停地催促着。
自从赵凌萱在雍城瞒天过海产下两子。
那里也没有用得着夏无且之处,便在一月之后回到了咸阳。
嬴政目光微微一扫。
便看到蒙骜。
刚准备上前将蒙骜扶回床上。
蒙武、蒙恬和蒙毅三人,还有在场蒙家所有的女眷,全都调转了跪拜的方向,跪向了嬴政。
“王上,家父是油尽灯枯,己经无力回天。”
嬴政闻言,转头看向一旁夏无且。
夏无且的视线也在站立的蒙骜身上扫来扫去,打量着身体的每一个关键性的穴位。
还有半垂着脑袋。
瞳光涣散。
再三确认过后,夏无且最终还是对着嬴政微微摇了摇头。
“家父吊着最后一口气,只为临终前再见王上一面。”
蒙武开口抑制不住声音中的哽咽抽泣。
“上将军……”
嬴政上前,试探性地叫一声。
噗通!
蒙骜单膝跪在地上,向着嬴政行了一个标准的单膝跪拜之礼,没有一丝偏差。
“蒙骜参见王上!”
抬起头,看向嬴政,声音洪亮,目光抖擞。
哪有半分奄奄一息模样。
这画面也让嬴政不由得感到一阵恍然,都以为蒙骜无恙。
夏无且目光一凝。
连忙附在嬴政耳旁低声道,
“是回光返照,人在临死前若有执念未消,可让身体陷入假死状态,积蓄最后生机,凝于最后一刻爆发,待到了却执念,或是生机尽逝,便是蒙老将军安心合眼之时。”
嬴政扫视一眼,心中悲痛,可在看向蒙骜,抿了抿唇。
沉声问道,“上将军还有何事要奏?”
蒙骜面无表情低下头。
“王上,蒙骜无能,先行一步,再也不能为王上,为大秦征战天下,请王上恕蒙骜之罪。”
咚!
另一条膝盖亦是屈下,脑袋又重重叩在地上。
嬴政目光震动。
艰难地抬起脚缓步走到了蒙骜面前。
右手微抬。
想要搭在蒙骜的肩头,可在触碰到时,嬴政的手下意识一缩。
冰冷。
蒙骜的身上并未穿戴铠甲,只有一件单薄的白色里衣。
可嬴政的手还是牢牢按在蒙骜肩头。
又紧了紧。
“蒙家三代忠良,上将军虽不在,但蒙武、蒙恬、蒙毅皆为朕大秦的良将,朕对蒙家深信不疑。”
“蒙骜替蒙家那些无能儿孙谢王上厚恩。”
“朕也好,大秦也罢,都需要蒙家儿郎替朕镇守。”
感受着蒙骜肩膀上的变化。
嬴政继续说道,
“上将军之佣,将会与己故的王龁上将军般,位列群佣最前,继续率领大秦的锐士,守护大秦和朕。”
蒙骜再也没任何回应。
“请王上送家父最后一程!”
蒙武看着眼前失去失去生机的父亲,再也忍不住哭出声。
他的哭声也打开所有人的开关。
都大声哭了起来。
嬴政不语,只是来到蒙骜的身旁,将其抱起来,然后转身向着门外走去。
来到院中。
吕不韦、李信、桓齮、张唐、杨端和,除了驻守在外的王翦和王贲。
在咸阳,和在蓝田大营的将军全都闻讯赶来。
“继王龁上将军后,朕又痛失蒙骜上将军,五内俱焚,难以言表……”
嬴政抿了抿唇,终是说道,
“自即日起,往后七日,早朝暂停,朕要在咸阳宫为蒙骜上将军悼念祈福七日,另传朕之令,诏令大秦所有子民,这七日,违秦法者,不论其所犯罪行轻重……”
“斩!”
“朕要让蒙骜的在天之灵看到这大秦的太平安宁。”
跟出的蒙武、蒙恬和蒙毅三人跪在地上。
“王上节哀!”
本是丧亲悲痛最重的三人,在此时却反倒劝解起了嬴政。
前面的吕不韦众人。
看着眼前无声落泪的嬴政亦跪地。
齐声悲呼出道,
“王上节哀……”
有君如此,夫复何求?
嬴政不再多言,抬脚来到蒙武早己准备好的棺椁前,将蒙骜尸身极轻极稳地放进去。
轻声呢喃道,“蒙骜上将军,朕会让你看到天下尽归大秦,再无战争的那一天……”
“安息吧!”
抬手。
轻轻合上了蒙骜的双眼。
“蒙武、蒙恬、蒙毅……”
“臣在!”
嬴政冷声说道,“和朕一起,将上将军的棺椁抬至灵堂安放。”
所有人皆是愣住了,哪怕是吕不韦也不例外。
可蒙武、蒙恬、蒙毅抬手擦干泪水。
“诺!”
应罢,三人便来到棺椁的三边,和嬴政一人一杆,将装着蒙骜尸身的棺椁抬入灵堂。
更在所有人错愕的目光下。
虽未跪拜。
却亦行了躬身大礼。
在嬴政的诏令下,秦国家家户户门前皆挂上了缟素,来纪念蒙骜这个为秦国戎马一生的上将军。
或许老天是为秦人的赤诚所动。
在这七日,秦国亦被蒙蒙细雨所笼罩。
而也就在邯郸。
李牧正跪在赵偃的面前,不知道在滔滔不绝地说些什么。
整整一炷香的时间,李牧才停下。
赵偃并未答复,只是将目光投向一旁的郭开,满脸谦虚地询问道,
“相国,那秦王年幼在邯郸一首居于平原君府内,相国也是出自平原君府,和秦王也算是旧相识,不知李牧上将军之计,秦王能否洞悉?”
郭开低垂着脑袋,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横挪一步,来到正中。
躬身回复道,
“臣是与秦王在年幼相识,那时也算有些交情,可开不会忘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赵人,与秦国有长平血仇。”
“至于秦王幼年是何模样,臣也早己淡忘。”
“但臣认为……”
郭开话锋倏地一转。
“臣不知秦王能否看破李牧上将军之计,但臣相信,李牧上将军敢有此谋必有把握。”
郭开的脊背又向下躬了躬。
答道,
“臣只是相信并支持我赵国的支柱李牧上将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ciei-2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