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东北的山林早己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寒风呼啸,吹得树枝上的积雪簌簌落下,仿佛在为这片土地增添一层银装。尽管天气寒冷,陈宇和林强的养殖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温室养殖技术的引入让动物们在寒冷的冬季依然能够舒适地生活,鹿茸和野猪肉的产量也稳步提升。
然而,随着养殖场规模的扩大,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天清晨,陈宇站在养殖场的温室里,眉头紧锁。他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报告,上面显示最近几个月养殖场的饲料成本大幅上涨,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林强,你看看这个。”陈宇将报告递给刚刚走进温室的林强。
林强接过报告,仔细看了看,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饲料价格涨得这么快?咱们的利润都快被吃光了。”
陈宇点了点头:“是啊,现在市场上饲料供应紧张,价格一路飙升。咱们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然养殖场的运营压力会越来越大。”
林强沉思片刻,说道:“要不咱们试试自己种植饲料?咱们养殖场附近不是有一大片荒地吗?如果能开垦出来种些玉米、大豆,不仅能解决饲料问题,还能降低成本。”
陈宇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咱们可以试试。不过,开垦荒地需要人手和资金,咱们得好好规划一下。”
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先找村里的老农请教一下开荒的经验,然后再制定具体的计划。
几天后,陈宇和林强找到了村里的老农王大爷。王大爷是村里最有经验的庄稼人,对土地的开垦和种植有着丰富的经验。
“王大爷,我们想在养殖场附近开垦一片荒地,种些玉米和大豆,您看可行吗?”陈宇恭敬地问道。
王大爷摸了摸胡子,笑着说道:“开荒种地是好事,不过你们得注意几点。首先,荒地得先翻耕,把杂草和石头清理干净;其次,土壤得施肥,不然种出来的庄稼长不好;最后,还得注意灌溉,咱们这儿冬天冷,夏天旱,水是个大问题。”
陈宇和林强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王大爷的指点让他们对开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王大爷,您能不能帮我们指导一下?我们愿意付您工钱。”林强诚恳地说道。
王大爷摆了摆手:“工钱就不用了,你们年轻人有干劲,愿意干实事,我很高兴。这样吧,我每天抽空去你们那儿看看,帮你们把把关。”
陈宇和林强感激不己,连连道谢。
有了王大爷的指导,陈宇和林强开始着手开垦荒地。他们雇了几个村里的壮劳力,一起清理杂草、翻耕土地。虽然工作辛苦,但大家干劲十足,荒地的面貌一天天改变。
与此同时,陈宇也没有忘记对陈风的教育。自从上次带陈风去省城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后,陈风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他开始主动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
一天晚上,陈宇坐在书桌前,翻看着陈风的作业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爸,你看我这次数学考试得了90分!”陈风兴奋地跑进房间,手里挥舞着试卷。
陈宇接过试卷,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进步很大。不过不能骄傲,还得继续努力。”
陈风郑重地点了点头:“爸,我明白了。我会继续努力的。”
陈宇拍了拍陈风的肩膀,心中感到一阵欣慰。他知道,陈风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感和目标的明确。
就在养殖场和家庭都逐渐步入正轨时,特产店的生意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林悦和秀兰在经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顾客对绿色有机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她们决定进一步扩展特产店的产品线,推出更多健康、天然的食品。
“秀兰,咱们可以试试做一些有机蜂蜜和有机药材的深加工产品,比如蜂蜜茶、药材汤包之类的。”林悦提议道。
秀兰点了点头:“这主意不错!咱们的山林资源丰富,完全可以利用起来。不过,深加工需要一些设备和技术,咱们得找专业人士帮忙。”
林悦想了想,说道:“我记得省城有一家食品加工厂,专门做天然食品的深加工。咱们可以去看看,能不能合作。”
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第二天就去省城考察。
第二天一早,林悦和秀兰坐上了去省城的班车。到了省城,她们按照地址找到了那家食品加工厂。工厂的负责人是个中年妇女,姓张,大家都叫她张姐。
“张姐,我们是来自东北山村的特产店老板,想跟您谈谈合作。”林悦开门见山地说道。
张姐热情地招呼她们坐下,详细了解了她们的需求。
“你们的产品很有特色,尤其是那些有机蜂蜜和药材,市场潜力很大。”张姐说道,“我们可以帮你们做一些深加工产品,比如蜂蜜茶、药材汤包之类的。不过,你们得提供原材料,我们负责加工和包装。”
林悦和秀兰对视一眼,心中一阵欣喜。
“张姐,那咱们就合作愉快!”林悦笑着说道。
张姐点了点头:“好,咱们签个合同,具体细节再商量。”
合作谈妥后,林悦和秀兰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村里。她们立刻开始筹备原材料的供应,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时,新的挑战又出现了。
一天傍晚,陈宇正在养殖场里忙碌,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陈老弟,我是李老板。有个事儿得跟你商量一下。”电话那头,李老板的声音有些严肃。
陈宇心中一紧:“李老板,您说。”
李老板叹了口气:“最近市场上药材价格波动很大,尤其是野山参,价格跌得厉害。咱们之前谈的那批货,可能得重新估价。”
陈宇皱了皱眉:“李老板,咱们可是签了合同的,价格怎么能说变就变?”
李老板无奈地说道:“陈老弟,市场行情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要不这样,咱们见面再谈?”
陈宇沉默了片刻,说道:“好,我明天去省城找您。”
挂断电话后,陈宇的心情有些沉重。他知道,药材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到养殖场的资金周转。他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天,陈宇再次来到省城,找到了李老板。
“李老板,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批货的价格,您能给个什么价?”陈宇首截了当地问道。
李老板摸了摸下巴,说道:“陈老弟,现在野山参的市场价跌了三成,咱们之前谈的二十万,现在只能给十五万了。”
陈宇心中一阵不快,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李老板,咱们合作这么久,您也知道我的为人。这批货的质量绝对没问题,价格能不能再商量一下?”陈宇冷静地说道。
李老板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我再加两万,十七万,这是我能给的最高价了。”
陈宇知道,再谈下去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便点头答应:“好,就按李老板说的,十七万成交。”
交易完成后,陈宇拿着十七万元的现金支票,心中有些沉重。他知道,这笔钱虽然暂时缓解了养殖场的资金压力,但药材市场的波动依然是个隐患。
回到村里后,陈宇将情况告诉了林强。
“药材市场波动这么大,咱们得想办法减少对药材的依赖。”林强说道。
陈宇点了点头:“是啊,咱们得多元化发展,不能只靠药材。开荒种地是个好方向,咱们得抓紧时间。”
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加快开荒的进度,争取在春天到来之前完成播种。
与此同时,特产店的深加工产品也陆续上市。蜂蜜茶、药材汤包等新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顾客的热烈欢迎。
“林悦,咱们的新产品卖得真好!”秀兰兴奋地说道。
林悦笑了笑:“是啊,看来咱们的方向是对的。不过,咱们得继续创新,不能止步于此。”
秀兰点了点头:“对,咱们可以试试做一些山林特色的零食,比如松子糖、山核桃酥之类的。”
林悦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咱们可以试试。”
就在陈宇和林强忙于养殖场和开荒,林悦和秀兰忙于特产店的创新时,陈风的学习也迎来了新的突破。
一天晚上,陈风兴奋地跑进房间,手里拿着一张奖状。
“爸,我得了全校数学竞赛第一名!”陈风激动地说道。
陈宇接过奖状,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样的!陈风,你真是爸爸的骄傲!”
陈风郑重地点了点头:“爸,我会继续努力的。我以后要考上大学,学更多的知识,帮助咱们的养殖场和特产店发展得更好!”
陈宇拍了拍陈风的肩膀,心中感到一阵温暖。他知道,陈风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感和目标的明确。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a0id-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