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蒸豆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五章 蒸豆包

 

在对家中物资进行了全面清点,确认储备充足后,陈宇一家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心。

而在东北的冬天,粘豆包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美食,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承载着家的温暖与冬日的韵味。于是,一家人决定动手蒸制粘豆包。

准备工作从挑选食材开始。陈宇来到储存粮食的仓库,轻车熟路地翻找出那袋颗粒的大黄米。这些大黄米可是他们去年辛勤耕种收获后精心储存的成果,此时安静地躺在仓库的麻袋里,散发着淡淡的谷物清香。陈宇缓缓捧起一把,金黄的米粒在他宽大的手掌中闪烁着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田间劳作的汗水与丰收的喜悦。他仔细端详着,眼中满是满意,随后将选好的大黄米小心翼翼地装进袋子,稳稳地拎回厨房。

与此同时,林强也没闲着,他来到存放山货的地方,取出一袋红小豆。这些红小豆是自家田地里悉心种植的,颗颗,色泽宛如红宝石般鲜艳。林强把红小豆一股脑儿地倒入一个大盆中,然后俯下身,专注地挑出里面夹杂的小石子和干瘪的豆子,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认真劲儿。挑拣完毕,他端起盆,走到一旁的水缸边,将红小豆用清水反复冲洗。红小豆在清水中欢快地翻滚着,像是一群活泼的小精灵。洗净后,林强把红小豆放入大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开始煮豆。

炉灶里的火被林强点燃,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红了他的脸庞。他守在锅边,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的红小豆,手里拿着一根长勺,不时地轻轻搅拌一下,防止红小豆粘锅。随着时间的推移,锅里逐渐传来“咕噜咕噜”的声响,那是红小豆在水中欢快跳跃的声音,伴随着热气升腾,红小豆的香味也慢慢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另一边,陈宇将大黄米倒入一个大缸中,加入适量的水开始浸泡。他熟练地挽起袖子,将双手插入米中,轻轻地搅拌着,动作轻柔而均匀,让每一粒米都能充分吸收水分。浸泡一段时间后,陈宇蹲下身子,将缸里的水缓缓沥干,随后把泡好的大黄米小心翼翼地捞出,一步一步地搬到院子里的石磨旁。

这石磨可是个有故事的老物件。当初他们举家搬到山里,为了能把这石磨弄到家里,可费了好大的劲。那时候,陈宇和林强叫上村里的几个壮劳力,一起用绳索和木棍,将石磨一点点地抬上马车。山路崎岖不平,马车在颠簸中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他们一路小心翼翼,生怕石磨有个闪失。经过几个小时的折腾,终于将石磨安全地运到了山里的家。从那以后,这石磨便成了家中的宝贝,见证着一家人的生活变迁。

陈宇把大黄米一勺一勺地舀到石磨的磨盘上,双手握住磨柄,推动石磨缓缓转动。石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随着石磨的转动,金黄的米糊从磨盘边缘缓缓流出,落入下方的盆中,散发出阵阵浓郁的米香。陈宇的额头上渐渐冒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但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一边推动石磨,一边回忆着当初搬运石磨的艰辛,心中感慨万千。

林强这边,红小豆己经煮得软烂。他往锅里加入适量的白糖,继续用勺子搅拌,让白糖充分融化在红小豆中。随着搅拌,红小豆逐渐变成细腻的豆沙馅,色泽,香气扑鼻。林强忍不住尝了一口,甜度刚刚好,那香甜的味道让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将豆沙馅盛出,放在一旁晾凉。

此时,陈宇也己经将所有的大黄米磨成了米糊。他把米糊倒入一个大盆中,加入适量的酵母,搅拌均匀后,用一块湿布盖在盆上,放在温暖的炕头发酵。一家人围坐在炕边,看着盆里的米糊,心中满是期待。孩子们好奇地盯着盆,时不时地问:“什么时候能发好呀?”陈宇笑着回答:“别急,等米糊变得胖乎乎的,就发好了。”

几个小时后,米糊发酵好了。陈宇轻轻揭开湿布,一股酸酸甜甜的发酵香气扑面而来。米糊体积明显变大,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气孔,就像一块蓬松的海绵。陈宇再次挽起袖子,开始揉面。他将双手插入米糊中,用力地揉着,米糊在他的手中逐渐变得光滑有韧性。揉好后,陈宇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每个小剂子都像一个圆润的小金球。

接下来,就是包豆包的环节。女眷们纷纷围过来,各自拿起一个小剂子,放在手心里轻轻按扁,然后用勺子舀起一勺豆沙馅放在面饼中间。她们的手法娴熟而优雅,将面饼边缘慢慢向上拢起,把豆沙馅包裹在里面,再轻轻搓成一个椭圆形的豆包。豆包在她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个个圆润,可爱极了。陈虎也在一旁学着大人的样子包豆包,虽然手法略显笨拙,但他脸上洋溢的笑容却无比灿烂。

包好的豆包被整齐地摆放在蒸帘上,每个豆包之间都留出适当的空隙,以免蒸的时候粘在一起。蒸帘被小心翼翼地放入大锅中,锅盖盖上,炉灶里的火再次熊熊燃起。女眷们守在炉灶旁,不断往里面添加柴火,让火势保持旺盛。锅里渐渐传来“嘶嘶”的蒸汽声,蒸汽从锅盖的缝隙中冒出,带着浓浓的豆包香气。

大约蒸了二十分钟后,陈宇的母亲揭开锅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她拿起一根筷子,插入一个豆包中,再,筷子上没有粘连物,说明豆包己经蒸熟了。她笑着对大家说:“豆包蒸好啦!”家人们纷纷围过来,看着锅里热气腾腾的豆包,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陈宇的母亲用铲子将蒸好的豆包一个个铲出,放在盘子里。刚出锅的豆包色泽金黄,散发着的香气。家人们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轻轻咬上一口,软糯的外皮裹着香甜的豆沙馅,瞬间在口中散开,那滋味让人陶醉。孩子们吃得满嘴都是豆沙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一天,一家人齐心协力,蒸了好几锅豆包。蒸好的豆包被端到棚子里,整齐地码放在大缸里冻起来。在东北寒冷的冬天,这大缸就像一个天然的冰箱,能让豆包保存很长时间。吃的时候,只需用锅一热就好,方便又美味。而且,粘豆包特别顶饿,陈宇和林强上山打猎时,也会带上几个,在山林间奔波劳累时,咬上一口,既能补充体力,又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热气腾腾的粘豆包不仅温暖了大家的胃,更让一家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成为了深山生活中最温馨的记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a0id-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