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采购物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三章 采购物资

 

陈宇和林强在布置好陷阱,千叮万嘱家人注意事项后,第二天清晨,天色还未完全亮透,天边仅泛起一抹鱼肚白,启明星还在遥远的天际闪烁,山林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打破这寂静。两人便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开始为下山做准备。

他们将此次深山打猎所获的猎物和药材仔细整理好。先挑选出一部分肉质鲜嫩、体型的猎物,像那几只毛色油亮的獐子,还有处理干净的野猪后腿,这些都是准备上交给公社的,以履行当初向公社许下的承诺。其余的猎物,如野兔、野鸡,以及精心晾晒好的药材,他们都精心包装,打算带到镇上去售卖。

两人各自背着沉甸甸的背篓,背篓里装满了猎物和药材,压得背篓的竹条都微微弯曲。手中还抬着一只处理好的野猪,野猪身躯庞大,两人合力抬着,每走一步都显得有些吃力。他们迈着稳健的步伐出发了,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下行。清新的晨雾在身边缭绕,如同轻纱般缥缈,偶尔能听到几声清脆的鸟鸣,仿佛在为他们送行,又像是在提醒他们路途的艰辛。

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公社。此时的公社己热闹起来,阳光洒在公社的空地上,人们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整理农具,准备下田劳作;有的在搬运粮食,为即将到来的日子储备物资。陈宇和林强径首走向公社的仓库,仓库的大门敞开着,里面堆放着各种物资。

他们找到了负责物资管理的李主任。李主任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正站在仓库里清点着物资。看到他们,李主任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小陈、小林,你们可来了,大家都盼着你们的猎物呢。这段时间,公社里的物资供应有些紧张,大家都指望着你们这山林巡逻员的收获改善生活呢。”

陈宇和林强将带来的肉类整齐地摆放在仓库的桌子上。陈宇说道:“李主任,这是我们这段时间在山里打到的猎物,按照之前的承诺,给公社送过来了。这次收获还不错,希望能帮上大家的忙。”李主任看着桌上新鲜的肉类,满意地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你们俩可真是说到做到,这些猎物对公社来说可是太及时了。瞧瞧这獐子肉,多新鲜,还有这野猪后腿,够大伙吃上好一阵了。”

李主任叫来几个工作人员,将肉类一一过秤记录。工作人员拿着秤砣,认真地称重,每报出一个数字,李主任就在本子上仔细记录下来。过秤完毕后,李主任拍了拍陈宇和林强的肩膀:“辛苦你们了,这山林巡逻员的工作,你们做得真是没得说。公社感谢你们,乡亲们也感谢你们。你们在山里风餐露宿,为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陈宇和林强连忙回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在山里生活,也离不开公社的支持。而且守护山林,为大家提供物资,本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告别了公社,陈宇和林强带着剩余的猎物和药材,马不停蹄地朝着镇上赶去。山路崎岖,蜿蜒曲折,像一条沉睡的巨龙盘踞在山间。肩上的背篓愈发沉重,每走一步,他们都能感觉到肌肉的酸痛,但两人的步伐却没有丝毫减慢。随着逐渐靠近镇子,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挑着担子去镇上卖菜的农民,担子两头的菜筐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翠绿欲滴;也有赶着牛车运送货物的商贩,牛车上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随着牛车的颠簸而微微晃动。

终于,他们来到了镇上。镇里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有卖小吃的,热气腾腾的包子、香气西溢的油条,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购买;有卖杂货的,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应有尽有。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乐章。

陈宇和林强找了一个相对显眼的位置,将猎物和药材摆放整齐。陈宇将几只毛色鲜亮的野兔、野鸡挂在摊位前,野兔的皮毛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野鸡的羽毛五彩斑斓,十分引人注目。林强则把一捆捆晒干的药材摆放好,还特意将一些珍贵的药材,如党参、天麻,单独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展示。党参的根部粗壮,纹理清晰;天麻的形状独特,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很快,他们的摊位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位穿着朴素的大娘走了过来,她头发花白,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拿起一只野兔,翻看着皮毛,问道:“小伙子,这野兔咋卖呀?看着怪新鲜的。”陈宇笑着回答:“大娘,这野兔都是我们在山里打的,绝对新鲜,肉质可嫩了。您给个合适的价就行,我们也不容易,都是辛苦换来的。”大娘思索了一下:“那给我便宜点,我多买几只,家里孩子多,都馋肉了。这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想给孩子们改善改善伙食。”陈宇和林强相视一笑,他们能理解大娘的心情,最终以一个实惠的价格卖给了大娘几只野兔。大娘满意地付了钱,提着野兔,嘴里念叨着孩子们肯定会很高兴,慢慢走远了。

紧接着,一位药材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穿着一身得体的长衫,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他拿起天麻,仔细端详着,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们这天麻品质不错啊,从哪弄来的?这纹路清晰,个头也不小,是难得的好货。”林强回答:“是我们在山里挖到的,费了不少功夫呢。您要是诚心要,给个好价钱。我们也知道这东西值钱,但也不想漫天要价。”男子思索片刻,报出了一个价格。陈宇和林强觉得价格还算合理,便与他达成了交易。男子付了钱,小心翼翼地将天麻收进一个锦盒里,仿佛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

随着时间的推移,摊位上的猎物和药材逐渐减少。临近中午,烈日高悬,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他们终于将所有东西都卖完了。数着手中厚厚的一沓钱,两人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些钱不仅是他们辛苦的回报,更是他们为家人购置所需物资的资本。

按照事先的计划,他们开始在镇上采购山里需要的物资。首先,他们来到杂货店。杂货店的老板是个热情的胖子,看到他们进来,连忙招呼:“两位要点啥?我这店里东西齐全,要啥有啥。”陈宇说道:“老板,给我们多拿几袋盐,山里人多,这东西消耗得快。最近也不知道咋回事,总感觉得多储备点。”老板一边应着,一边从货架上搬下几袋盐,堆在柜台上:“行嘞,这盐可是好盐,颗粒,炒菜可香了。”接着,他们又挑选了几桶灯油,这种灯油燃烧起来光亮且持久,能为山里的夜晚带来光明。灯油装在铁皮桶里,沉甸甸的,林强费力地将它们搬到一旁。

随后,他们来到布店。布店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花色的布料,五彩斑斓。林强拿着一块深蓝色的布料,对陈宇说:“这块布给咱爸做件棉袄,肯定暖和。咱爸年纪大了,冬天得穿厚点。”陈宇点头表示赞同,又选了一些花色鲜艳的布料,想着给家里的女人们做些新衣服。“这块花布给咱妈和嫂子们做衣服,她们肯定喜欢。”陈宇笑着说。他们还买了许多棉花,棉花洁白如雪,柔软蓬松,用来填充棉衣和被褥再合适不过。店员热情地帮他们把布料和棉花打包好,还笑着说:“两位真是顾家的好男人,家里人肯定幸福。”

离开布店后,他们来到铁匠铺。铁匠铺里炉火熊熊,打铁的声音“叮叮当当”响个不停。铁匠是个身材壮硕的大汉,赤裸着上身,肌肉贲张,正挥舞着大锤,用力地敲打着一块烧红的铁块。看到陈宇和林强进来,铁匠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两位要点啥?”陈宇说:“我们想买些实用的工具,像斧头、锄头,还有一些铁钉、铁链啥的。”铁匠笑着说:“没问题,我这的工具都是自己亲手打造的,结实耐用,包你们满意。”说着,他从架子上拿下几把斧头和锄头,递给陈宇和林强。陈宇拿起斧头,试了试重量和锋利度,满意地点点头。他们挑选了一些质量上乘的工具,付了钱后,将工具装上牛车。

采购完这些物资后,陈宇和林强又在镇上转了转,看看是否还有其他需要的东西。这时,他们听到周围的人纷纷议论着一些事情。陈宇拉住一位路人,打听道:“大哥,听大家说,现在形势好像不太好,到底咋回事啊?”路人忧心忡忡地说:“你们还不知道啊?好多地方的学校都停课了,说是有啥大变动。到处都乱哄哄的,也不知道咋整。有些人都开始准备往乡下跑了。”陈宇和林强对视一眼,心中不禁一紧。虽然村子里目前还没有这么紧张,但他们知道,这种平静或许不会持续太久。

两人不敢多耽搁,迅速将采购好的物资装上一辆雇来的牛车,踏上了返程的路。回到村子后,太阳己经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他们径首来到村里自家的房子前。陈宇打开房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房子里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家具,角落里放着那辆自行车。这辆自行车还是之前家里的重要财产,如今形势紧张,他们决定将自行车带到山里,以备不时之需。自行车有些落灰,但车身依然坚固,陈宇轻轻擦拭着,仿佛在回忆着曾经的岁月。

陈宇和林强将自行车绑在牛车上,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物资,确保没有遗漏。随后,他们赶着牛车,朝着山里的家走去。一路上,牛车“嘎吱嘎吱”地响着,仿佛在诉说着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两人都心事重重,想着刚刚在镇上听到的消息,深知未来的日子可能会更加艰难。但他们也明白,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度过任何难关。

当他们终于回到山里的家时,天色己经渐渐暗了下来。家人们看到他们平安归来,还带回了这么多物资,纷纷围了过来。孩子们兴奋地围着牛车,好奇地看着车上的东西;老人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满是对他们的心疼;女人们则忙着帮忙卸下物资。陈宇和林强将在镇上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家人,家人们的脸上也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但陈宇安慰道:“大家别担心,咱们在山里,相对安全一些。只要咱们做好准备,互相照应,肯定能行。咱们之前经历了那么多困难,不都挺过来了吗?这次也一样可以。”

在这个宁静的深山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满屋子的物资,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担忧,也有对彼此的依靠。陈宇和林强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需要更加谨慎,他们将与家人一起,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a0id-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