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端午己然过去十余天,此时正值薛姨妈的生辰之喜。然而,姨妈王氏将因为纵奴放高利贷牟取暴利,被软禁于府中,薛家趋避利害搬离了荣国府,返回自家那座宅院定居。虽说在此处的生活远不及在荣国府那般自在惬意、逍遥快活,但相较于在金陵时,倒也多了几分心安。
尚未踏入西月之时,宝钗就开始思量着该如何精心筹备,好让薛姨妈能度过一个美好难忘的生辰。而聪慧懂事的薛宝钗更是当仁不让地主动承担起操办这场寿宴的重任来,她满心只盼望着能够借此机会令薛姨妈开怀愉悦。
薛姨妈接过长寿面,眼中满是欣慰,“我的儿,辛苦你了。”宝钗笑道:“今日是母亲生辰,这都是女儿该做的。”
薛姨妈看着宝钗,眼中满是感慨,“钗儿,你这些年来,为了我,为了你哥哥,可是受了不少累啊。”
“母亲,您说什么呢?只要您和哥哥好好的,女儿并不觉得累,也不辛苦。”宝钗说道,“只要母亲日日开心,女儿就开心了。”
这时,薛蟠也过来,“母亲儿子给您磕头,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母亲看看,这是儿给您寿礼。” 薛姨妈笑眯了眼,“好,好,蟠儿有心了。”
宝钗道:“还有我呢,母亲。”薛姨妈看着宝钗,“钗儿也准备礼物了?”宝钗笑道:“是的,母亲。” 薛姨妈道:“好好好,快拿来给母亲看看。”宝钗将礼物递给薛姨妈。
薛姨妈接过礼物,仔细一看,原来是个玉佩,上面还刻着“福寿双全”西字。薛姨妈看着玉佩,眼中满是惊喜,“钗儿,你这礼物娘喜欢得很!”
这块玉佩质地温润细腻,色泽晶莹剔透,上面雕刻着精致繁复的花纹,一看便知其价值不菲。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薛宝钗竟然为了能让这份礼物更具意义,专程前往道观,请来了德高望重的道长亲自为其开光诵经,祈求神明庇佑。
她所做的这一切努力,无非就是希望这块开过光的玉佩可以给自己敬爱的母亲——薛姨妈带来源源不断的好运,保佑她平安顺遂、福寿安康。
王氏出不得府,可自家妹子的生辰,还是得有所表示不是,便让宝玉探春带了贺礼,代表她来给自家妹妹贺寿。大房二房分府另过,几次三番暗示凤丫头帮着管理荣国府庶务,好让她用嫁妆银子贴补荣国府越来越大的窟窿,谁想到这打小就聪明的侄女,就是不上钩呐。
元春入宫那是要做娘娘的,那银子就得找冤大头薛家出,薛家不是一次二次地说什么“金玉良缘”吗,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的事儿,反正这风也不是自己吹出来的,顶多是推波助澜,任其所为就是了。
王赛凤这里,自然也得来薛府为小姑母贺寿。虽然彼此心知肚明,相互间并不待见,可毕竟是亲戚不是。王赛凤所送的贺礼中规中矩,让迎春在薛府应承着,王赛凤推脱儿子还小离不得人,打了个晃就出了薛府。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话一点儿也不假。看看,无论是大红的衣服、琳琅满目的礼物,还是热情洋溢的贺词,无一不彰显了喜庆的氛围。而今日寿星薛姨妈更是满面春风,笑得合不拢嘴。
眼见薛姨妈心情如此愉快,宝钗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暗自告诉自己: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让母亲过一个难忘的生辰。
王赛凤出了薛府,便带着素梅几个,来到了天然居,提早等在这里的巧姐青儿,连忙将王赛凤迎进天然居后院。
王赛凤和巧姐娘俩个,还有青儿,一起窝在后院里的小溪边喂鱼。溪水清澈透明,一条条鱼儿在其中自由自在地穿梭。
它们时而缓缓游弋,时而忽然消失踪影,时而欢快地嬉戏追逐。当水面上落下从天而降的鱼食,鱼儿们都争先恐后抢上来,挤成一团,你争我夺地吃着,水面上顿时泛起一圈圈涟漪,还有“吧唧吧唧”的声音此起彼伏。
她们一行人,看的正高兴,忽然间从前院涌进好几个金发碧眼的西洋人。王赛凤两辈子都没少见金发碧眼的人,也没少打交道,淡定自若地瞥了一眼,该干嘛干嘛。
巧姐、青儿、素梅,还有随行的其他人,可是没见过这金发碧眼的人。一个个都好奇死了,又是惊又是喜欢,又是忐忑。
这一行西洋人中,有一位身材最为高大魁梧的,见王赛凤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犹犹豫豫地走上前来,犹犹豫豫地开口说道:“你好,我们可以说说话吗?”
王赛凤听着他那口怪里怪气,蹩脚的汉语,莞尔一笑,“wele to here……(欢迎您来我们这里……)”“哦!上帝啊,你会英语。我叫威廉……”
这时,喜儿过来,“奶奶,饭菜都好了,现在就用饭吗……”王赛凤和威廉道别,回到雅间吃饭。一首等到吃完饭,上了自家的马车,巧姐这才抢先问道:“娘亲,您怎么会他们的话……”
王赛凤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她努力地回想着王熙凤儿时的点点滴滴,突然眼前一亮,想起了一些往事。原来,王熙凤小时候确实与西洋人有过接触呢。
那时的王熙凤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但却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慧和好奇心。每当有西洋人前来拜访或者进贡时,小小的王熙凤总是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她竟然也开始慢慢懂得了一些英语。不过,可能由于当时年纪尚小,王熙凤只会听而不太擅长说。
想到这里,王赛凤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然后对众人娓娓道来:“你们可不知道啊,当年你娘我的爷爷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各国向朝廷进贡以及朝贺之事的哟。只要一有外国人来到咱们国家,那可都是由咱们王家来接待并养活他们的呢。而且呀,像广东、福建、云南还有浙江等地的那些洋船,来来往往频繁得很呐。天长日久下来,就算只是偶尔听听,也能多少学会一点啦……”
听完王赛凤的讲述,巧姐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满脸钦佩之色地赞叹道:“哇!母亲您真是太厉害了噢!居然连这么久远的事情都知道得如此清楚。”不仅巧姐如此,一旁的青儿等人也是纷纷投来了崇拜的目光。那一道道充满敬仰的视线,犹如温暖的阳光洒在了王赛凤身上,让她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飘飘然的感觉。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a0he-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