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文茵转身而去,来到慈宁宫,相隔很远就听见慈宁宫里笑声不断,时而夹杂着丁丁、当当奶声奶气的说话声,太后极为开怀的笑声不断传来。一位姑姑早就看见文茵过来,忙迎上来,“你可来啦,没受啥委屈吧!太后派人去申斥李太妃和临江王庶女啦,要为你出气呐!”
“这怎么好麻烦太后吶,嗨!气昏头啦,让太后操心啦!真不好意思,一会儿得向太后请罪……”太后听见文茵说话,忙叫进去,说道:“茵儿,见外了不是,今天你做的很好,那庶女丢尽了皇家的脸面,她是哪个铭牌上的人,敢在茵儿面前嘚瑟。哎!孩子们都在呐,咱不提那败兴之人。”
“昨个你送进来的,稻田里养的鱼、螃蟹,可真好!皮皮、兜兜,说你家昨儿做了蟹黄包,你今儿得做给哀家尝尝,这御厨做的,总觉得不如你做的好吃。”文茵与太后略谈几句,就到小厨房给太后做吃食。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临江王的庶女被随行的宫女、太监想法送回李太妃宫中,这人刚搁床上,太后身边的姑姑,赶到对李太妃传太后口谕,对李太妃及临江王庶女一番申斥,那临江王庶女还没苏醒,倒没什么。
可那李太妃在先帝在世时,很是得宠,压得当今太后有些抬不起头来,但好在先帝一向在有关千秋大业上的事不糊涂,传位于当今。在临殡天时,弹压下李太妃的娘家势力,为当今扫清一切障碍。
这李太妃盛宠一时,到如今归于冷寂,如何受得了,如今被曾被自己压得抬不走头来的人,派个姑姑如此申斥一番;这样地打脸她怎么受得了,咽得下这口气。只听“哏喽”一声,两眼翻白,身子一挺,往后一张,撅了过去。
身边的嬷嬷、掌事姑姑、宫女太监,一下子麻了爪,手忙脚乱地忙成一团。还是李太妃娘家跟来的李嬷嬷,一时慌乱,随即清醒过来。掐人中、捋前胸、拍后背,总算弄醒了李太妃。
李太妃苏醒后,摔坏了一套自己极为钟爱的龙泉窑的茶具。一叠声地喊道:“把那蠢货叫来,把那蠢货叫来,看看……让她看看,这屈辱都是她带来的。都是她自找的,惹谁不行,非得惹那个女魔头。昂,那是刘老头、程老头亲自教导出来的,是三个帝师教导出来的。”
“她怎么敢,她竟敢去惹她?!那刘文茵是奶娃时,就敢在先帝身上撒尿屙屎,两岁时敢揪先帝的胡子。她、她、她气死我了,让她滚!滚回临江去,一个生的,她爹也当宝似地送来,让她滚!”
皇上也得知此事,把顾景云叫到御书房,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顾景云,打趣地说:“哎呦!没想到啊!茵丫头这么厉害,一脚就把那碗口粗的树,给整断了,哎~!你以后要小心喽!”
顾景云心里想:看我媳妇儿多厉害,只一脚就踹断了,回头得让媳妇儿教教我。嘴里却说:“陛下,我媳妇儿哪有那么厉害,准是那棵树让虫儿蛀了,媳妇儿那是碰巧了。”
一旁的太子,见父皇难得有心情捉弄挤兑顾景云,便凑趣地说:“切!拉倒吧,本殿瞧过了,那截口处一个虫儿子眼都没有,还是斜抹檫儿,父皇他忽悠您呢,胆肥了啊!”
皇上:“是啊!胆肥了啊!哎!看你差事干得还不错的份上,朕请皇后出面,给你说说好话。要不留你在宫里住几天?哈哈!茵丫头,不会让你晚上回去跪……”
“哎呀!皇上,不带这样的,您英明神武可不能这么挤兑臣的,求您别让人把今天的事传出去。那对我媳妇儿名声可不好!求您啦,臣打了一只白虎,剥了皮硝好了,等您的万寿节时,呈贡给您。”
“本来是想给您个意外之喜的,现在为我媳妇儿,先告诉您得来。陛下……”“行啦!朕不逗你啦!跟着朕和太子去太后那儿,一起蹭吃的去,走喽!”
皇上带着太子、顾景云来到慈宁宫,见礼后坐下。皇上:“母后,儿子带着您孙子和景云来您这蹭吃蹭喝来啦,您可不能舍不得?”太后:“哎!看皇上说的如此可怜,就让你们在这吃一回子吧!让厨房再多添俩菜,你们今儿可有口福了,茵丫头在做蟹黄包。”
文茵正在厨房里准备包子馅,锅里放了猪油,倒入蟹黄,小火翻炒到猪油和蟹黄融于一体,成为颜色金红的蟹黄油,倒入碗中备用。猪皮冻切小碎丁,将猪肉馅、鸡蛋、酱油、盐、糖、料酒、大葱、姜末放入盆中,顺一个方向搅匀。
接着,御厨小心翼翼地将适量的蟹黄油和切成丁状的肉皮冻依次放入馅料盆中。然后,他拿起一把木勺,顺着同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着,确保各种食材能够充分融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在一旁的白色案板前,手艺娴熟的面点师傅己经迅速地擀好了一张张薄厚均匀的包子皮。只见他们手法轻巧灵活,将调好的馅料放在面皮中央,熟练地捏褶收口,不一会儿,一个个外形美观、大小一致的包子就整齐地排列在了案板之上。
接下来,每个包子的底部都被轻轻地涂抹上一层薄薄的食用油,这样可以防止它们在蒸煮过程中粘黏。随后,这些包子被小心地放入了蒸笼里,并摆放得整整齐齐。
蒸笼被置于炉灶之上,大火熊熊燃烧起来。经过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包子便蒸熟了。这时,坐在灶前烧火的,果断地熄灭火焰,但并没有立即揭开蒸笼盖,而是静静等待着锅内的热气慢慢散发殆尽。
当热气完全消散之后,这才缓缓打开蒸笼盖子。刹那间,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那些刚刚出锅的包子个个晶莹剔透、皮薄馅大,看上去极为。
最后,这些美味可口的包子被一一取出,放置在一个个制作精美的小蒸笼当中。负责传膳的宫女和太监们则早己等候多时,他们用托盘托起这些小笼包,迈着轻盈的步伐,将其送往宫廷内各个宫殿,供主子们品尝享用。
太后则菜都上齐摆好,说:“今儿咱们也学学老百姓,不按规矩来,咱们都围着圆桌儿坐,这样一起吃,才亲香,吃着才香甜。”皇上:“好!最依母后。”大家团团坐好,蟹黄包也端了上来,揭开笼盖,一个个如雪似玉、晶莹剔透、吹弹可破。
丁丁、当当,坐在顾景云和文茵旁边的椅子上,拿着给自己特制的筷子,熟练但略显笨拙地夹起蟹黄包,丁丁奶声奶气说:“轻轻提,慢慢移。”当当:“先开窗,后吃汤。”丁丁:“当当,吹吹(催催)再吃(七)”当当抬头看看大家,说:“烫,吹吹(催催)再吃(七)。”又伸出舌头:“烫,泡泡。”
丁丁见众人不解,解释道:“第一次吃(七),没吹吹,”当当:“舌头烫了泡泡,疼!很疼!不要!”太后:“这俩小不点,倒会省事,你一句,我一句,把事讲明白了,还不累,谁给你们出的主意。”丁丁当当:“自己(挤挤)。”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a0he-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