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抓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抓周

 

且说卧床的文茵只觉胸前胀痛难耐,那感觉就好似有千万只蚂蚁在胸口爬动一般。正在此时,恰好听闻两声啼哭传来,原来是那两个可爱的奶娃娃睡醒啦!她赶忙命人将孩子抱过来,小心翼翼地让他们一边一个依偎在自己怀中。

只见那两个小家伙睡眼惺忪,小嘴一张一合,仿佛在寻找着什么。当他们被轻轻地放到文茵胸前时,那张小嘴便如饿虎扑食般猛地咬住了,开始拼命吸吮起来。然而,起初似乎并没有吸出多少奶水,两个奶娃娃不禁皱起了小小的眉头,显得有些不满和着急。

文茵见状,连忙伸出双手轻轻捋顺着乳房,希望能帮助孩子们顺利喝到奶水。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她便看到那原本紧皱着的小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想来应该是终于吸到了甘甜的乳汁。看着孩子们满足地吮吸着,文茵心中满是温柔与幸福。

稍稍停顿,是累了稍事休息呐,歇够了又用力吸,屋里静悄悄的,竟能听见孩儿“滋滋”吸奶的声音,拿起帕子轻轻擦干儿子头上的汗,这吃奶还真是个力气活儿。

吃饱了,累得也睡着了,另一个小家伙也睡醒了,抱起放在另一边,吃吃奶,歇歇,含着睡一会,又一阵猛吸,又歇歇,睡一会儿,再吸;嗨!是个懒家伙嘛。

待两个娃儿都吃饱,回到小摇床上睡下,陈夫人过来看文茵和孩子。文茵:“娘,你看小九,吃一会,睡一会,是个懒家伙呐!”“哈哈,这是随他爹呢,老三小时候就这样,你公爹还怕他长大了,别在是个懒汉子,这长了不也挺好的。”

陈夫人又说:“你爹给小八、小九、小十起好名字啦。八郎叫家明,九郎叫家凯,十郎叫家颉。小名你们自己起好啦!”

齐哥宁哥下学归来,洗漱过,换了衣服来看弟弟,给祖母见过礼后,趴在摇床上问:“娘,他们长得一模一样,怎么才能分清他俩啊?”文茵:“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看能不能找出他俩的区别来,这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哦!知道了,娘。”于是,兄弟俩一阵细瞧,齐哥:“哦!我瞧出来了。”宁哥又仔细看了看:“我也看出来了,一个左眉毛里有痣,一个没有。”文茵:“不错,你俩观察得很仔细,有痣的是九郎,叫家凯;没痣的是弟弟十郎,叫家颉。等你爹爹下朝回来,咱们一起给九郎、十郎起乳名好不?”

“嗯!好,哥,咱们去看书吧,得给弟弟取个好听的名字。”“嗯!行啊,娘、祖母我们去看书啦!”“好!去吧,跟着的人好好看护着。”陈夫人:“茵儿,你和你二嫂都要做足双月,这身子得好好养一养啦。”婆媳俩又唠了会嗑儿,陈夫人起身离开。

待得顾家的男人们回府,顾景云见过陈夫人,洗漱换衣之后过来,恰巧两个宝宝醒了,顾景云高兴地抱抱这个,又抱抱那个,回头见齐哥宁哥满眼羡慕,回转身把小哥俩抱入怀中,幸福、温馨充满了整个屋子。

宁哥:“爹、娘,咱们给弟弟起什么名字好呢,听嬷嬷说,贱名好养活,我们给弟弟们起什么名好吶?”文茵想起现代的儿子小时候,特爱看的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皮皮鲁传》和动画片《麦兜响当当》。

沉吟片刻说道:“九郎叫皮皮(皮实,身体强壮。)十郎叫兜兜(可爱的,兜着全家人的爱。)父子仨齐齐点头,表示赞同。到晚上吃饭时,大家都知道了,萍姐听了说:“八弟的小名叫牛牛,嬷嬷说希望弟弟长得像小牛犊子一样壮。”……

“市桥新柳色,又是一年过。 ”威远候府宾客盈门,热闹非凡,继威运候次子儿子的“抓周宴”之后,三子的双胞胎皮皮和兜兜也迎来了自己的“抓周宴”,这小哥俩穿着大红的夏衫,坐在地毯上,周边摆放印章、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小弓、小箭、小弯刀……

皮皮左手抓了本书,右手抓了支笔。兜兜左手抓起砚台,右手抓起小弯刀,还用脚勾住小弓小箭,让周围的人们乐不可支,这小家伙有意思。那祝福的话儿一串串说出来,夸得这小哥俩几乎成了天上有,地上有的神童儿。

随着皮皮、兜兜日渐长大,会走了,会跑了,齐哥宁哥担负起哥哥的责任,哥俩商议过后,齐哥负责皮皮,宁哥负责兜兜,这让文茵轻松了不少。去年买的荒地都己开垦好,林秀原来是农科大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听家里安排进了机关当了公务员,一首以未能学以致用而抱憾。这来到大兴朝总算是能大展身手啦,这为了不漏穿越者的底,把文茵拉出来当了挡箭牌,谁让这大兴朝的文茵是个博览群书且过目不忘的“书霸”吶。

这姑嫂俩人配合默契,把现代的生态农业养殖园,还真给搬到了大兴朝,且己初具规模,优势初显。噢!一首没交侍过:文茵所处的大兴朝处于唐朝之后,宋朝之前,似乎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与史书上的记裁有所不同。

文茵与滢姐正在新置办的田庄里与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农,询问农时天气与耕种的-些事。了空大师带着明心前来,文茵忙迎上去,陪大师在田庄到处走走,看看,不时停下来与遇上的庄里的人招呼应对,或回答大师的疑问。

山上山下转了一圈,文茵请大师到屋里喝茶休憩,文茵、滢姐屏退众人,屋外冬梅远远地坐在廊下,看着不让人靠近。

屋里文茵请了空大师帮忙,把与滢姐写的企划书双手送上,大师看过后,拍案叫绝。文茵:“还请大师帮忙,您知晓我们从哪里来的,木秀于林,威运侯府现在风头有些过盛,我们只想安然度日。所以这企划书上的运作还请大师允许我们冒您之名可好。”

了空大师:“这是造福乡邻,造福边关百姓的好事,老衲笑纳啦。”文茵:“大师,再送您一物,借用大师之名可好?”文茵将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手抄本递于大师,大师接过细瞧,“这太好啦,这是后世的人写的……”“是李时珍耗尽毕生心血,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死后三年才得以刊印,后流芳百世。还有后世有活字印刷,我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还是求大师……”了空大师:“哈哈!你……”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a0he-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