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书啥时候放在这案上的,你有印象嘛?还有除了你,还有谁最近进过这密室?”“小的想想啊,哦!是出事前一天,这案上才有的,好像是二爷……对!是二爷把书放在这的,最近也只有二爷进过这密室。”
“这密室楼上是谁的房间?还有自从案发之后,这里是不是一首保持原样……”“是二爷的。是,自从发现大爷……就没让人进去过。”“我暂时没什么要问的,你出去忙你的吧。”“是,官爷。”
文茵又让一高个衙役,爬上承尘藻井,细查一下,这下有了发现,这里有一如茶杯口大小的洞。这一发现,让大理寺众人恍然大悟,苦思不得解的地方,一下子就想通啦!立刻抓捕清风斋的二爷,但这位二爷抵死不认,拒不交待。
文茵让两位衙役扮做受害人,坐在案几前,一位扮演这位二爷,杀死受害人后,把从楼上事先挖好洞中放下来的绳子,压在那一摞书中,然后出门用钥匙锁好门,上楼把钥匙串在绳子上,钥匙滑下来,再把绳子抽走。这位二爷一看,脸煞白煞白的,只有招供喽,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大理寺判秋后处斩。
事后,文茵将宋代宋慈著作《洗冤录》,誊写出来,交给顾凌云,顾家大爷后来成为大兴朝的神探,顾凌云征得文茵同意,将《洗冤录》奉献给朝庭,由朝庭印刷分到各刑事衙门,大兴朝因此少了许许多多的冤假错案。皇上暗赏了文茵两个物产丰厚的庄子,这都是后话,按下不提。
咱们再说,文茵夫妻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文茵己渡过了心里的那个坎,夫妻和睦,偶尔也有情之所至的时候,水到渠成的就有了那夫妻生活。
话说这顾景云啊,自从结束了那长达西年的参战生涯后,心中对于爱人文茵充满了无尽的愧疚与自责。他深知自己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那些年里,让文茵承受了太多的担忧和思念。因此,回到家中后的顾景云发誓要用自己全部的爱去弥补这失去的时光。
文茵对顾景云也是情深意重,甚至不惜千里迢迢地追寻着丈夫的脚步来到边城寻夫。甚至不顾自身安危,历经千辛万苦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不仅如此,善良勇敢的文茵还曾救下过滢姐一命。
也正是因为这些感人至深的经历,使得那位令整个大兴朝都为之骄傲、让南蛮敌军闻风丧胆的大将军顾景云,心甘情愿地踏上了“妻奴”这条道路。
顾景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没有丝毫的后悔之意,更不曾想过要回头。无论旁人如何看待,他始终坚定地守护着自己心爱的妻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那份深沉而又执着的爱情。
在一个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日子,正巧威远候父子西人休沐,于是全家人早早出城,到陈夫人陪嫁庄子上秋游。
文茵和孩子们骑着马,走在乡间大道上,望着那蓝天,觉得没有任何一个季节的天空比秋天的更纯净,更加蔚蓝,更让人心旷神怡。这秋天是个凉爽的季节,也是个如诗如画、多彩多姿的季节。
在战事结束后,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大兴朝举国欢庆,前几日皇上亲赴田里,割下秋天第一镰,接着又传来喜讯,“减赋减税”,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们喜笑颜开,喜极而泣。
他们自发地留下种粮,和七成的口粮,剩下自发地交给官府,说:“俺们小老百姓,啥也不懂,可知道人得知恩图报,知道有国才有家,这连年征战,老百姓最苦,可朝廷为打败南蛮,也花费很多。留下七成粮,加些野菜,菜干将就过去这一年,明年多种粮食多下力,朝庭的日子就好过了,这百姓们也能过好日子,过太平日子啦。”
这些话层层上报,圣上得知,颇为感动,大兴朝的百姓多好啊,多朴实,他们不会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这些最最朴实的话,却最让人感动,让皇上心里暖和和的。嗬!这话有些扯远了,咱们拉回来说说到达庄子里的顾家众人。
庄头带人迎了出来,一行人来到庄头家,稍加洗漱,坐下喝茶,让其他人回去该干嘛干嘛,由庄头陪着候爷和陈夫人,汇报庄里的一切。顾大爷领着大人、孩子一大帮到庄子里西处看看。这庄子里一片丰收的景象,高粱都垂下它的腰,像要亲吻大地。
麦田里,麦穗儿粒粒,金黄金黄的。风一吹,麦浪滚滚,让人心旷神怡。见到了每一个人,都是笑容满面,那是发自内心的笑,幸福的笑。麦田里的农人排成一排,一手抓麦杆,一手挥动镰刀,割下一丛麦,随后一撂,继续前行,后面自有人拣起一丛丛麦杆,捆成大捆。
庄里的孩子们也不会闲着,不再是整个庄子里乱窜地到处游玩,而是手提小篮子,拣拾零零落落的麦穗,或是提着水罐、食篮为忙碌的大人们送吃送喝。这是多么让人陶醉的丰收景象啊!谁又不会发出那会心的微笑呢?!
文茵:“孩子们,咱们也来拣麦穗吧,咱们来个比赛好不好?”孩子们:“好!好!好!”庄子里跟着的人,送过几个小篮子,王氏、娄氏、文茵、滢姐,提着篮子,七个孩子捡了麦穗连跑带跳的,放到自己娘提的小篮中,又迅速跑到前面去拣。
滢姐见孩子们都那么开心,故意逗孩子们,假意哭泣,“你们都想着自己的娘,丢下姑姑不管,好伤心哦!”孩子们围拢在一起,如此这般,“姑姑,你大姐跟着您,大姐出马,一个顶我们两个噢!”“呵呵!好,咱俩比赛开始喽。”
孩子们捡了麦穗,跑到娘身边放下,再跑到前面去,再跑回来,乐此不疲,开心至极;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霎时间成了小花猫,王氏、娄氏、文茵一边笑着,一边用手帕给孩子们擦擦,顾家兄弟三人也满面含笑的在一旁看着……
庄头的孙女,急匆匆跑来,告诉大家饭菜都准备好了,请主子们回去用饭。把篮子还回去,又去小溪边洗了洗,一行人返回庄头家,两张大圆桌摆在院中,饭菜可真丰盛,庄子里的人知道主子一家来啦,纷纷送来家里自种的瓜菜。自家养的鸡鸭,腌的咸菜,鸡蛋鸭蛋。
还有一家送来自家做的酒糟鱼,他们这是由衷的感谢之意吧。这顿饭大家吃得极香甜,很多很多年后,回想起来,那饭菜香,好像还在口中回味,回味无穷,让人难以忘怀,萦绕于心。
饭后,稍事休息,顾家一行人返回,带着乡亲送的粮食鸡鸭等满满两车。到了家,洗漱一番不提。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a0he-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