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宁王朱权的“文化转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9章 宁王朱权的“文化转型”

 

金陵城里头,消息传得比风还快。燕王朱棣那档子事儿,头天宫里敲锣打鼓地送赏赐,第二天就传遍了各王府的犄角旮旯。

宁王朱权,这位爷的府邸离燕王府不算远。他这会儿正歪在暖阁的软榻上,手里捏着个薄胎白瓷杯,里头碧绿的茶汤晃啊晃,映着他那张阴晴不定的脸。

“王爷,打听清楚了!”一个心腹内侍小跑着进来,压低声音,“燕王府那边,赏赐堆了半个院子!金锭子银锭子晃人眼!蜀锦苏绣跟不要钱似的!还有一对前朝的琉璃马,听说通体透亮,能照见人影儿!陛下圣旨里把燕王夸得……啧啧,什么‘深明大义’、‘诸王楷模’、‘忠君体国’……好词儿全用上了!”

朱权没吭声,手指头无意识地着光滑的杯壁。他眼皮子都没抬,可那茶汤晃动的频率明显快了。

内侍觑着他的脸色,小心翼翼继续道:

“还有……秦王那边,听说昨儿个摔了个玉壶,动静挺大。晋王把自己关书房里,午饭都没传。代王……还在禁足,不过听说灌了不少酒……”

“哼。”朱权终于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嘴角勾起一丝嘲讽的弧度:

“摔壶?关书房?灌酒?出息!”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那茶水入口,却觉得有点发苦。

楷模?朱老西这“楷模”当得,可真够下血本的!三千精锐,说送就送!王府账本,说交就交!连儿子都主动往苦寒之地塞!这姿态低得,都快趴地上了!可结果呢?黄金白银,绫罗绸缎,还有那顶“楷模”的高帽子,戴得那叫一个稳当!

朱权心里头那叫一个憋屈。他朱权是谁?太祖第十七子!自幼聪颖,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自诩风流儒雅,胸有丘壑!论才情,他自认甩朱棣那武夫十八条街!论抱负,他何尝不想在封地大展拳脚?可这“推恩固本”的刀子悬在头顶,朱棣这“模范”一立,他朱权怎么办?

跟着学?也把朵颜三卫的精锐送出去?把大宁的账本交出去?把儿子也打发到鸟不拉屎的地方?他朱权丢不起那人!他骨子里那份清高和骄傲也不允许!

硬顶着不干?看看朱棣受赏的风光,再看看秦王他们几个的憋屈样儿……朱权心里门儿清,胳膊拧不过大腿!委员会那方蟠龙金印砸下来,谁扛得住?胡惟庸和陈瑛的下场还热乎着呢!

“王爷……”内侍见他脸色变幻,试探着问,“咱们……接下来……”

朱权放下茶杯,眼神飘向窗外。院子里几竿翠竹,在初冬的风里轻轻摇曳,显得清雅又……有点孤高。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幽幽开口,声音带着点自嘲,又带着点决断:“朱老西能当‘武模范’,本王……难道就不能当个‘文表率’?”

内侍一愣:“文……文表率?”

朱权没解释,站起身,整了整身上那件绣着云纹的素雅锦袍,眼神渐渐变得坚定:“备轿!本王要进宫,觐见陛下!”

文华殿里,气氛比前几天轻松不少。朱标脸上难得有了点笑模样,正跟旁边的唐云说着什么。方孝孺也在一旁,捋着胡子,一副忧国忧民的老夫子样儿。朱元璋老爷子今儿没来,但谁都知道,他那双眼睛肯定盯着呢。

“启禀陛下!宁王殿下求见!”内侍通传。

“哦?十七弟来了?快宣!”朱标心情不错。

朱权一身月白锦袍,头戴玉冠,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那气质,跟朱棣的英武截然不同,透着股子书卷气和清贵劲儿。他先是对朱标规规矩矩行礼:“臣弟朱权,叩见陛下!”

“十七弟免礼!赐座!”朱标笑着抬手。

朱权没坐,反而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双手奉上:

“陛下,臣弟今日前来,一是感念陛下与太上皇推行‘推恩固本’新政,实乃固国安邦之良策!臣弟虽愚钝,亦知此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特上表,以示臣弟拥护新政,绝无二心!”

朱标接过奏折,有点意外。这宁王,平时看着清高,没想到这么识趣?他打开奏折扫了几眼,无非是些歌功颂德、表忠心的话,但态度很端正。

“十七弟深明大义,朕心甚慰!”朱标合上奏折,笑容更真诚了些。

朱权却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恳切”和“向往”:

“陛下,臣弟今日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哦?十七弟但说无妨。”朱标心情好,很好说话。

朱权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朗,带着点文人特有的韵律:

“陛下,臣弟自幼不喜弓马,唯爱诗书礼乐,琴棋书画。每每捧读圣贤书,聆听古乐雅音,便觉心旷神怡,俗虑全消。常思古之贤王,以文教化一方,泽被后世,何其风雅!何其令人神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朱标、唐云和方孝孺,语气更加诚恳:

“今蒙陛下与太上皇恩典,推行新政,臣弟感佩之余,亦思有所作为。臣斗胆,恳请陛下允准,允臣效仿古贤,将大宁封地,打造成一方‘文化藩国’!”

“文化藩国?”朱标一愣,这词儿新鲜。

方孝孺的眼睛却瞬间亮了!文化藩国?这词儿太对他胃口了!王道!教化!这不就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吗?!

朱权见引起了注意,声音更加清晰:

“臣愿以部分精锐兵额,换取朝廷支持!臣欲在大宁广建书院,延请名师,刊印圣贤典籍,兴办蒙学,使治下百姓皆能识文断字,沐浴教化!臣欲设立乐府,收集整理古乐遗谱,研习音律,使大宁城内外,弦歌不绝!臣欲……”

他滔滔不绝,描绘着一幅“文风鼎盛、礼乐升平”的美好画卷。

什么“文枢阁”藏书楼,“雅乐坊”传习所,“清流诗社”……蓝图宏伟,理想远大!中心思想就一个:我不玩刀枪了,我要玩文化!我要当个文化人!当个风雅王爷!

朱标听得有点懵,但核心意思他抓住了——交兵权!换文化支持!这买卖……划算啊!太划算了!他正愁怎么让这些藩王远离兵权呢,这宁王自己送上门来了!还送得这么清新脱俗,这么有格调!

“好!好!好一个‘文化藩国’!”朱标还没开口,旁边的方孝孺己经激动得胡子首抖,忍不住拍案叫绝:

“宁王殿下此言,深得王道精髓!治国平天下,首在教化!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殿下能以藩王之尊,行此圣贤之道,实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老臣……老臣举双手赞成!”

他看向朱标,眼神热切得能点火,“陛下!此乃大善!当鼎力支持!”

唐云在旁边叼着烟杆,看着朱权在那儿飙演技,听着方孝孺在那儿捧哏,心里头乐开了花。他强忍着笑,差点被口水呛着。文化藩国?这宁王朱权,脑子转得够快啊!朱棣玩“武模范”,他就玩“文表率”!一个交兵权换实惠,一个交兵权换名声!都他娘的是人才!会钻空子的人才!

他清了清嗓子,也站了出来,脸上堆着“真诚”的笑容:

“陛下!方学士说得对!宁王殿下这想法,高!实在是高!比整天舞刀弄枪,琢磨着怎么砍人高雅多了!也安全多了!格物院那边,别的帮不上忙,刊印典籍的活字印刷术改良版,我们刚弄出来,效率杠杠的!还有新研制的古琴琴弦,音色绝对纯正!只要宁王殿下需要,格物院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

朱权一听,心里头那块石头彻底落了地。成了!有方孝孺这老古板力挺,有唐云这“科技顾问”表态,这事儿基本就成了!他赶紧对着唐云拱了拱手:

多谢驸马都尉!若有格物院鼎力相助,大宁文化兴邦,指日可待!”

朱标看着底下这“文武双全”的两位都支持,龙心大悦!这买卖做得!用点印书的技术和琴弦,换宁王手里的兵权?还有比这更划算的吗?

“准了!”朱标一拍大腿,“十七弟有此宏愿,朕心甚慰!着即下诏!封宁王朱权所请!大宁封地,特准设立‘文化藩国’!户部拨专款,支持书院、乐府建设!工部、礼部、格物院,全力配合!所需典籍刊印、乐器制作,优先供给!兵额交割事宜,由五军都督府与宁王府详议!十七弟,你就放手去干!给咱大明,打造一个文风鼎盛的典范!”

“臣弟!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朱权撩起袍子,郑重其事地跪拜下去,脸上那“激动”和“感激”,演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数日后,大宁城,宁王府。

朱权拿着那份盖着玉玺、墨迹未干的诏书,站在王府最高的望楼上,眺望着远处苍茫的燕山山脉。寒风凛冽,吹得他袍袖猎猎作响。

“王爷,户部的银子到了!第一批!整整五万两!”长史喜气洋洋地跑上来禀报。

“嗯。”朱权淡淡应了一声,目光依旧望着远方。

“工部派来的营造大匠也到了!说是奉旨协助修建‘文枢阁’!”

“礼部送来了三百套《西书五经》!”

“格物院的车队也到了!拉着新式的印刷机和一堆……呃……琴弦?”

手下人七嘴八舌地汇报着,语气里都带着兴奋。朝廷的支持,真金白银,实实在在!

朱权转过身,脸上没什么波澜,只吩咐了一句:

“知道了。按计划办。文枢阁选址城东,要最好的地段,最大的规模。乐府设在王府西苑,清静些。刊印坊……找几个懂行的老匠人盯着,别把驸马爷的新机器弄坏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远处军营的方向,那里驻扎着他曾经倚为臂膀的朵颜三卫精锐。

“兵额那边……”朱权的声音听不出情绪,“朝廷派来轮训的将领到了吗?”

“到了!昨日就到了!是五军都督府派来的参将,姓张,看着挺干练。”长史回道。

“嗯。”朱权点点头,“通知下去,朵颜三卫所有操练、驻防、粮饷事宜,自即日起,全权交由张参将和户部转运司派来的官员负责。王府……不再过问。”

“啊?”长史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王爷……这……这兵权……”

“兵权?”朱权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带着点自嘲,也带着点释然,“那玩意儿……烫手。以后,咱们王府,只谈风月,不论刀兵。”

他走下望楼,脚步轻快了许多。王府里,工匠们己经开始忙碌,丈量土地,搬运木石,准备大兴土木。空气中弥漫着木屑的清香和一种……崭新的气息。

朱权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雪白的宣纸,提笔蘸墨。笔走龙蛇,写下西个大字——大宁文枢。

他看着那西个字,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心的、轻松的笑意。

“文化藩王……”他低声自语,“这帽子……戴着,似乎也不错?至少……比被那金印砸脑袋强。”

王府外,军营里,军队的旗帜依旧飘扬,但指挥权,己在悄无声息间,完成了更迭。而大宁城内,一座座书院的雏形,正拔地而起。宁王朱权,这位曾经的边塞雄主,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风雅”姿态,开启了他的“文化转型”之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ibhh-1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